原標題:漢中山王陵及王室墓文物特展在西安漢陽陵開幕
“父子家國—漢代中山王陵及王室墓出土文物特展”10日在西安漢景帝陽陵博物院開幕,該展覽由漢景帝陽陵博物院、河北博物院聯合舉辦。
漢景帝陽陵、中山靖王劉勝夫婦陵作為陝西、河北兩省的考古大發現與珍貴文化遺產,從不同角度展現了博大而璀璨的漢代文化。其保護、展示與利用已經取得了重要成就,實現了學術成果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本次特展是以漢景帝劉啟、中山靖王劉勝父與子、帝與王的血緣家國紐帶為線索進行的一次展覽實踐,參展文物共計90件(組),以中山靖王劉勝夫婦、中山懷王劉修、中山簡王劉焉等王族陵墓精品文物為主,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7件、二級文物26件、三級文物27件,文物等級高、品類豐富。
據介紹,帝陵是國家文化的重要物化載體,王陵亦是區域政治文化的集中代表。在漢景帝陽陵舉辦該展具有特殊的意義,富有漢文化特色的參展文物契合漢陽陵文物資源屬性,既能反映“家國一體”帝制背景下諸侯王在地方經濟社會中的重要地位與血緣政治關聯,又能彰顯漢代河北區域文化特色,以物証史、透物見人。
本次展覽共分四個單元,分別為“大漢皇子 河北封邦”“君子攸樂 長安寧康”“永為藩屏 漢室興昌”及“魂魄以靈 昭昭未央”。展覽內容設計深入淺出地解讀帝制初期集權不斷加強、封國權力逐漸削弱這一歷史轉變中諸侯王的生命歷程,品讀漢代喪葬觀念中“長樂未央”的浪漫期冀。
同時,為擴大展覽社會影響力,增進公眾對展覽內容的了解和認知,本次展覽還特邀河北博物院院長羅向軍進行了題為《探秘兩中山》的專題講座,講述考古大發現背后與文獻記載之外戰國中山國、漢代中山國兩大地方經濟文化實體的歷史,探索歷史上河北“兩中山”的文化內涵。(張遠)
山東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 7月8日晚上,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第五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詳細】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不負韶華,為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復興的前途。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詳細】
韓正: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 新華社濟南7月7日電 (記者齊中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組長韓正6日在濟南主持召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