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映現時代生活新風貌(解碼線上新風潮)

2020年10月09日10: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短視頻映現時代生活新風貌(解碼線上新風潮)

近年來,從信息傳遞到全民美育,從生活實用到全民藝術普及,短視頻形成了全新的傳媒樣態和文化景觀。通過才藝展示、創意設計、非遺傳承等豐富視聽體驗,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流量和能量兼備的“網紅”,打造了藝術表達與文化實踐的文娛新風尚。

傳統文化成熱門

在短視頻平台上,刺繡、剪紙、印染、皮影、油紙傘、竹編、木匠手藝榫卯等較為“冷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常常獲得數以萬計的點贊和評論。1300多項國家級非遺代表項目,有1200項通過抖音廣為人知。以“皮一下很開心”皮影戲話題挑戰活動為例,產生40.5億次播放量,無數年輕人踴躍參與模仿皮影人物跳舞的挑戰。

2019年4月16日,抖音發布“非遺合伙人計劃”,短短兩周,共有1214項非遺代表項目相關內容在平台傳播,視頻數量累計超過2400萬,觀看超過1065億次。與此同時,快手也發布“非遺帶頭人計劃”,短短3個月,積累了1800萬條非遺視頻,半年內視頻數量增長超過50%,累計觀看超過300億,獲贊超過7億。

短視頻平台也成為戲曲文化走近年輕群體的重要通道。2019年8月以來,抖音與多所大學聯合發起了“DOU藝計劃”,開展以短視頻服務藝術普及和全民美育的探索,助力戲曲藝術傳播傳承,以培養戲曲觀眾,打造戲曲未來。京劇、黃梅戲、河南豫劇、陝西秦腔、湖南花鼓戲、浙江昆曲等地方戲曲成為抖音“網紅”。

以抖音平台2018年6月發起的“誰說戲曲不抖音”挑戰賽為例,參與該挑戰賽的短視頻播放量超過7.4億﹔闡釋變臉技藝的流行歌《說唱臉譜》,在抖音上有超過98.6萬人使用。尤其是黃梅戲話題,內容達到2.1億次的播放量﹔僅黃梅戲《女駙馬》的話題,就實現了2729.3萬次播放。年輕用戶們競相模仿“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黃榜中狀元”的《女駙馬》唱段,展示與眾不同的藝術領悟和學習能力,傳統戲曲文化的魅力以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形式迅速傳播開來。京劇武旦因其紅色絕美的頭飾最受大眾的喜愛,1848.5萬人使用特效妝容制作上傳短視頻,其中絕大多數是20歲上下的年輕人。

短視頻平台不斷邀約傳統文化傳承人親身示范,通過更具網感的手段與方法,引導大眾在參與中領略文化精粹、體驗文化經典。琴棋書畫、戲曲曲藝、傳統工藝、武術搏擊、古風民樂等熱門領域,快速形成令人矚目的短視頻創作創新潮流。通過簡易化、通俗化、趣味化的形式,短視頻對傳統文化藝術的創造性呈現,在“90后”“00后”年輕用戶中得到積極熱烈的正向回應。

政務類短視頻受青睞

短視頻並非隻停留於文藝表達與傳播,而是積極融入中國社會發展的主河道。截至2019年10月,已有超1.6萬家政務機構入駐抖音,累計發布超82萬條短視頻,共獲得超3480億次播放量、139億次點贊量。超過 8000家政務號、媒體號入駐快手,每天在快手上通過快手政務號、媒體號閱讀新聞的網民已經超過3000萬。

據《全民創意時代——2019抖音創作者生態報告》顯示,在傳播效果方面,表現最好的是政務/媒體類作者,單個作品平均播放量已經達到76.9萬,遠高於排名第二、第三的明星、娛樂類創作者的數據表現,証明這些政務類短視頻受到廣大網民尤其是年輕網民的青睞。在快手平台,國家廣電總局優秀網絡短視頻展播快手賬號累計播放量超過7億次,點贊量超過5000萬。

公益服務逐漸升溫

開啟公益服務,參與扶貧建設,體現了短視頻互聯網平台的媒體自覺與文化擔當。

基於區域特色農副產品以及旅游資源的短視頻內容正在興起、升溫。2019年,抖音啟動“山裡DOU是好風光”和“智美鄉村”等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項目,積極整合明星、專家、抖音達人、頭條達人等資源,通過創意短視頻、抖音挑戰賽等方式,幫助貧困地區的特色旅游景點打造品牌,助力當地旅游產業的品牌影響力快速提升。截至2019年7月,“山裡DOU是好風光”已重點幫助7個國家級貧困縣推廣美好風景﹔整體惠及3萬多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累計為貧困地區提供近130億次曝光。

同年,快手正式成立快手扶貧辦公室,探索“短視頻、直播+扶貧”的新模式,大力推動貧困地區脫貧攻堅。2019年以來,中國超過1900萬人從快手平台獲得了收入,其中500多萬人來自國家級貧困縣區。全國貧困縣在快手平台上的賣貨人數約115萬,年度銷售總額達193億元人民幣。除此之外,快手專門設立了“快手社會價值研究中心”,發起了“幸福鄉村戰略”“幸福成長戰略”和“幸福伙伴戰略”,助力鄉村經濟、教育和村民健康的鞏固和發展。

當前,網絡視頻用戶數規模已經達到8.50億,其中,短視頻用戶數高達7.73億,月人均使用時長超過22.3小時。作為一種流行的藝術樣態與文化景觀,短視頻充滿勃勃生機與創新活力,帶來新鮮、便捷、多樣的文化藝術體驗,積極呈現日新月異、豐富多彩的時代生活面貌。

(責編:聶俊穹、劉穎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