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情引導處置46式——輿情語言使用的五大技巧

2020年09月27日09:53  來源:人民網-輿情頻道
 
原標題:輿情引導處置46式——輿情語言使用的五大技巧

  網絡媒體日益發達,公眾話語權空前普及並呈現強勢特征。輿情事件曝光后,網絡輿論就成為事件發展的重要推手。一些地方政府不熟悉輿情回應的語言要求,習慣性地採用官話套話,常常給公眾造成掩飾錯誤的感覺。如何有效發布信息、表達態度,成為考驗地方政府輿情處置的重要因素。

  技巧一:區別公文語言與媒體語言

  政府部門在輿情回應中,需區別公文語言與媒體語言。公文匯報的主體常常是領導干部,匯報內容常常是為完成某項任務、各部門和各級人員做出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而媒體語言側重以事實和細節取勝,弱化領導職位和角色,更加體現對公眾的關切。政務輿情回應因面向公眾,在語言應用方面更應考慮大眾傳播的要求。例如,2017年寧波“11?26”爆炸事件發生后,政務官微發布的事故情況通報共243字,其中220字寫的是各級領導重視。通報還非常細致地羅列了各級領導的職務、姓名,對公眾更關心的事故原因和傷亡等情況卻僅寥寥數字。顯然,這樣的行文不符合輿情語言的要求,在傳播方式、信息渠道多元的今天,這種信息發布看似展示了領導干部履職盡責的形象,實際上是在透支影響力和公信力。

  技巧二:輿情回應切忌官話套話

  輿情事件發生后,一些部門經常因通報的語氣、表述、修辭不恰當引發次生輿情。就某一事件表態時,尤其是因自然災害、生產安全、暴力襲擊等導致的傷亡情況,切忌官話套話。套路表達會使輿情處置部門在處置輿情中顯得冷漠僵化,典型的如“家屬情緒穩定”“人民生活未受影響”等。例如,今年河南原陽4名兒童被埋事件中,調查情況通報“家屬情緒穩定”引發輿論指責。至親身亡是人生悲痛的事,以常人之情度之,豈能“情緒穩定”?該類頑固的思維定式和不接地氣的官話套話,讓官方發布成輿論“炮轟”的靶子。

  技巧三:輿情回應遠離“語言吹捧”

  在輿情回應中,“百忙之中”“親自指導救援”“發表重要講話”等帶有吹捧性質的語言常成為引起次生輿情的重要因素。《新華社新聞信息報道中的禁用詞和慎用詞(2019年7月修訂版)》第五條指出,對各級領導干部的各種活動報道,慎用“親自”等詞。《人民日報》評論指出,“親自”一詞本身並無太多情感色彩,但用來修飾領導干部某些言行時便不那麼妥當。有的領導干部覺得自己權力在握,對下屬和群眾常常是一派“官老爺”架勢,做點分內之事便覺勞苦功高,“親自”也就成了突出其“貢獻”的習慣性修飾。在輿情回應的語言表述中,需避免該類“語言吹捧”引發公眾不滿。

  技巧四:官方回應警惕“雷言雷語”

  一些部門由於輿情素養不足,在輿情回應中說出與公眾關切格格不入的“雷言雷語”,引發輿論批評。2018年,一教師向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人民政府官方微信咨詢問題,卻收到“你不說話沒人把你當啞巴”“我仿佛聽見了一群蚊子在嗡嗡嗡”等“雷人”回復。無獨有偶,2018年,一網民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人民政府區長信箱留言,咨詢“五一期間為什麼隻安排公安局植樹”,官方竟回復“如果對此有不滿,建議另謀高就”。作為政府部門,如此“牛氣”回復,讓公眾“驚呆了”,很容易被視為“權力的傲慢”。雖然相關部門對官微“雷人”回復解釋為系“系統自動回復”所致,也為不當回應道歉,但客觀上依然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引發輿論對相關部門官僚主義的質疑。

  技巧五:輿情回應避免過於絕對

  相關部門在信息披露時,需避免用詞用語過於絕對,如“無可奉告”“純屬無中生有”等,容易激起輿論不滿甚至圍攻。正確的做法是表達共情,謹慎用語,不急於蓋棺定論,為糾正差錯、解決問題留下回旋的余地。在2017年的紅黃藍幼兒園輿情事件中,“老虎團”政委馮俊峰突破傳統話語框架,非常到位地表達了“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也是軍隊的未來”的共情。因事件仍處在調查進程中,馮俊峰在回應中特別強調,“從目前調查情況看,部隊和此次事件沒什麼關系,但這個調查也是初步的,下一步還將繼續進行調查”,沒有急於蓋棺定論,而是強調這是“初步結果”,這種嚴謹反而贏得輿論信任。

  (作者: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輿情分析師 岳亞玲)

(責編:公雪、劉穎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