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秋色濃 鳳凰山下笑聲來

2020年09月25日09:55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近年來,山東省淄博市加大扶貧工作力度,脫貧攻堅腳步堅實有力,富民產業捷報頻傳。

淄博市周村區王村鎮寧家村原來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今年,村裡建起了幸福苑,村裡11戶貧困戶吃住都有了保障。除了貧困戶,今后村裡75歲以上的老人也可入住。對於寧家村的村民來說,開心的事遠不止這些,今年村集體收入實現近70萬元,村民將再次拿到分紅﹔村裡還被列入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項目。

周村區王村鎮鳳凰山寧家村鳥瞰圖。(攝影:徐晨)

9月17日,在鳳凰山跑馬場建設工地,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華山正在了解工程進度,他希望能趕在國慶節前投入使用,游客的到來會為村裡增加不少收入。

回憶起2016年剛回村擔任支部書記那會兒,李華山記憶猶新,他說全村一共475人,貧困人口就有110人,經濟來源以種植農作物為主,基本是靠天吃飯,村集體收入為零,是遠近聞名的省定貧困村。新一屆村“兩委”上任后,村裡通過流轉土地實現了村集體資產增收,隨后又硬化了8000平方米的村內道路,實現硬化道路戶戶通。這幾年,村裡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扶持,村裡先是建起了多處金魚養殖基地,他們還和山東金鳳凰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一起打造了鳳凰山綜合體。

在這個過程中,電力保障為村集體發展提供了重要助力。去年3月4日,10千伏寧家村2號台區新建工程開工。春寒料峭,25人組成的施工隊伍走進鳳凰山,持續奮戰半個月,最終完成了400千伏安變壓器、37基電杆及3000多米高、低壓線路的架設任務,為鳳凰山旅游開發提供了充足的電力保障。目前,村用電負荷從100千伏安增容到1000千伏安,低壓供電半徑由700米縮短至350米。

周村供電中心工作人員在寧家村錦鯉養殖場排查用電故障。(攝影:李漢棟)

“我們的金魚以出口為主,年銷售量超70萬尾,收益比較好,能保証扶貧項目穩定發展。同時,我們也會優先雇用周邊村的村民,尤其是貧困戶,讓他們在家門口增收。”村裡金魚養殖大棚負責人李先生說。

李華山表示,鳳凰山綜合體規劃由“農業種植養殖區”和“文化旅游區”兩部分組成。農業種植養殖區主要是種植採摘林,建設珍禽養殖場、金魚養殖基地等﹔文化旅游區計劃修建馬場、美術館、滑雪場,並遷移原位於文昌湖的動物園等。“我們採取公司化運作,突出市場作用。”山東金鳳凰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鳳凰山工程全部投入運營后,部分收益將用於村民分紅,其他用於維持運營。

走在村裡,處處都能看到村民開心的笑容。目前,鳳凰山綜合體項目環山公路、停車場等旅游基礎設施正在建設中,景區功能進一步完善。到時,寧家村將真正實現鳳凰涅槃、浴火重生,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李漢棟 張吉寶)

(責編:宋歌、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