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吃的是渾濁的自備井水,出門兩腳泥。山東臨清市康庄鎮雖然名字裡有個“康”字,生活離全面小康還有不小的差距。2018年9月底,山東省省派臨清康庄鄉村振興服務隊10名隊員來到這裡,帶領康庄五個村村民補短板促民生,播下振興的希望。如今的康庄鎮,村民打開水龍頭水嘩嘩流,娃娃們上的是家門口的公立幼兒園,走的是水泥路,連周邊村子的村民都來這裡跳廣場舞……兩年的時間,村子從外到內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服務隊黨支部成立。(山東省市場監管局供圖)
補短板促民生 康庄鎮走上康庄大道
初秋的清晨,竹子扎成的籬笆伸出一叢紅艷艷的月季花,涼絲絲的秋風吹動著水泥路兩邊的垂柳微微搖曳。大官庄村的村民打開水龍頭,洗菜煮飯,開始了一天的忙碌。以前村民都是從自備井裡打水,打上來的水得放半天澄下泥才能吃,去年秋天村裡通了自來水,村民們吃上了放心水。和大官庄村民一起完成供水改造的,還有康庄鎮的肖庄村、東六裡長屯村和侯寨子村,它們都是鄉村振興臨清康庄服務隊所服務的村庄。
2018年9月,服務隊的隊員們初到康庄鎮,就開始走村入戶摸底調研,了解村庄情況,傾聽群眾訴求。通過調查研究,服務隊了解到這幾個村的基礎設施條件相較薄弱。按照鄉村振興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的工作要求,隊員們立刻明確“補短板、促民生”的工作方向。一批“民生工程”密集開工:2個村沒有通自來水,2個村供水管網老化,百姓飲水不安全。服務隊協調臨清水利部門,推進“四村水改”,為四個村投資129萬元,讓1397戶群眾飲用上甘甜的長江水。東六裡長屯村百姓痛感出行難,村裡胡同是泥土路,“村村通”遲遲沒動工,服務隊協調交通部門現場辦公,2.2公裡的高標准柏油路在2019年10月鋪設完成,還利用幫扶資金及其他資金積極推進,採用水泥路、紅磚等多種形式,完成了村內道路硬化,徹底消除了出行痛點。肖庄村、侯寨子村、大官庄村、南劉庄村等道路工程也已完成,5個村水泥硬化村內主干道29.1公裡,鋪磚硬化“戶戶通”道路15.6公裡,修建下水道4.4公裡,徹底解決了群眾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問題。各村公共文化設施缺乏,服務隊就協調資金,在官庄村修建2226平方米的民生綜合服務中心,集黨建廣場、幼兒園、衛生所、大舞台、村民娛樂室、村辦公場所於一體。南劉庄村整治村內“官帽坑”,建民生廣場和剪紙展覽館,留住鄉情。東六裡長屯村利用清產核資收回的坑塘,建文體廣場。肖庄村根據人口分布情況,新建共1100平方米的村民活動廣場三處,為村民提供休閑娛樂的場所。
“補短板就是補民心,五個村就是我們的工作崗位,農民的事就是我們的事,為農民辦一些實事,隻要農民滿意高興,我們流再多的汗水也是值得的”,服務隊長、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陳耕說。
2018年10月22日,來到村裡不到一個月,服務隊就在臨清市第一個農村黨支部誕生地——侯寨子村,成立了省派臨清康庄鄉村振興服務隊臨時黨支部。從這一天開始,這個臨時黨支部,成為了服務農民、服務脫貧、服務振興的堅強堡壘,服務隊員們下定決心,定思路、定任務,將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和所服務5村振興的責任扛到了每個人的肩上。
大掃除。(山東省市場監管局供圖)
用真情洒汗水 好日子是干出來的
採訪時,康庄鎮肖庄村正在鋪設一條水泥路,山東省派臨清鄉村振興服務隊員、來自省市場監管局的楊林和施工方、監理人員討論下一步的計劃:“這是民生工程,一定要嚴格按照設計施工,保証工程質量”。兩年來,服務隊員們走村串項,摸實情、干實事、抓落實,皮鞋換成登山鞋。
幸福不是從天而降,好日子是干出來的。建設美麗宜居村庄,除了工程建設,更需要每個人的行動。服務隊隊員們腳踏實地的作風,也給村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侯寨子村村支部書記侯傳理說,2019年春節假期不久,他接到了通知,服務隊隊員准備在每周五來村裡義務打掃公共衛生。當時他和村裡很多人都在犯嘀咕——這些省裡來的領導給村民打掃衛生?不是開玩笑吧?結果他們真做到了。兩位駐侯寨子村的服務隊員與當地鄉鎮的20名機關工作人員一起,一掃就是大半天。提起當時的想法,來自聊城監獄的奚道林和聊城大學的教授張文會挺有感觸:“做再多思想工作,不如靠上去干。從我們打掃衛生開始,村民們的覺悟也一天天提升了。”
“周五大掃除”,只是服務隊身體力行,改造村容村貌的開始。他們的目標,是讓大家形成一個自覺維護衛生的習慣。2019年底,服務隊又出資雇用挖掘機等機械,對五個村的坑塘溝渠、衛生死角進行了徹底的清理。再配上硬化的路面,幾個村子一下干淨了許多。服務隊隊員們用實際行動,改變了服務的5村長期垃圾亂倒、雜物亂放等“臟亂差”的生活習慣。
東六裡長屯村村主任王其甲自豪地說:“周邊幾個村的婦女都來我們這裡跳廣場舞,孩子們也來打籃球。這真是給我們村掙足了面子。村民心氣提升了,凝聚力上來了,干啥事都事半功倍。”
硬化胡同。(山東省市場監管局供圖)
當好“領頭人” 留下一支“不走的服務隊”
村庄漂亮了,鄉風淳實了,產業不能落下。2018年12月,經服務隊聯系,濟南厚道人保健食品生產企業來康庄鎮參觀考察廠房選址,2019年11月,濟南厚道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臨清分公司已經完成前期所有手續,開始正式投產。企業目前聘用5村近20人,幫助農民就近務工、增加收入。針對康庄特色產品,服務隊先后請來大潤發超市、華聯超市的負責人,促進農超對接和農網對接,為產品搭建新銷售平台。服務隊利用技術專家優勢,指導農民使用新型控釋肥和高效低毒農藥,還免費發放增產劑進行示范,2019年使用小麥快熟寶的增產效果非常明顯,平均每畝地能增產近130斤,增加收入一百多元。
“農業強不強,關鍵在領頭羊﹔農民富不富,關鍵在支部。”這是服務隊員們到康庄后體會到的一句話。陳耕說:“到基層后,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解決農村問題,關鍵要靠組織引領,改變農村面貌,就要建強基層黨組織,組織強,百業興,才能農村美、農民富。”
2019年3月20日,服務隊帶領幫扶5村“兩委”到茌平縣賈寨鎮耿店村參觀學習,耿店村是當地有名的“大棚村”,全村人均純收入達三萬多元,被譽為“魯西小壽光”。參觀學習后大家認識到,村黨支部在耿店村的發展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在黨組織的帶領下,耿店村實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學習歸來后,5村分別開展了“學習耿店,建好支部”的主題黨日活動,各村“兩委”們紛紛表示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將擼起袖子加油干,發揮出“領頭羊”“引路人”的作用。為了留下一支“不走的服務隊”,服務隊強化村黨支部日常學習,開展“學紀律條例,守黨章黨紀”教育,重視發展新黨員,2020年初兩個“軟弱渙散村”順利摘帽。服務隊爭取250萬元中央扶持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財政補助資金,投資建設4個標准化雞舍,租賃給臨清市雙聖養殖有限公司生產養殖。雞舍投入使用后,5村村集體將每年獲得收益20萬元。
調研農業產業情況。(山東省市場監管局供圖)
助力教育 埋下希望的種子
6月8日,官庄村裡傳來了朗朗讀書聲,48個娃娃坐在嶄新的教室裡,聽老師們講述百年前,從這裡走出的文學大師季羨林的故事。這座以傳播國學為特色的幼兒園,在完成正常課業之外,還會學習詩詞、描紅等。
這所幼兒園的成立,出發點就是讓村裡的小孩從小就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原本這裡有兩所民辦幼兒園,存在著諸多不規范的地方。服務隊了解到情況后,積極爭取社會單位捐資,聯合當地教育部門,在原有村委會的基礎上,翻新改造出一個擁有四間教室和小操場的新園區。康庄鎮中心幼兒園園長呂秀青帶領新的師資力量進駐,國學大師的故鄉終於有了一座嶄新的公立幼兒園。課余時間,教師李姍會帶著孩子去季羨林故居看看,讓他們從小就能感知先賢給這座村子留下的寶貴財富。“希望他們從官庄出發,像季老一樣,有遠大的理想,成為國家需要的人才,也為家鄉再爭光。”
送孩子一個書包,不如送孩子一個思想。去年6月,肖庄小學、侯寨子小學34名優秀師生赴濟南研學,這是服務隊員們用自己的工作經費送給孩子們的一份別樣的“六一”禮物。山東省博物館、大數據展示館、濟南市歷下區俊德實驗學校、大明湖景區,精心設計的路線讓孩子們拓寬了視野、增加了知識。肖庄小學校長張洪軍說:“帶孩子出去一趟,看似小事,但讓孩子感受大城市和先進科技文化,對孩子來說就是開拓了眼界,也播下了鄉村振興的希望。”
兩年來,服務隊的隊員們看著康庄鎮5個村一點點地變化,短板補齊了、環境整潔了、活動豐富了、組織建強了,正在向著康庄大道邁進……康庄鎮發生的這一切,都踐行著他們真心下基層,一心促振興的諾言。
“回首兩年來所做的一切,我們覺得讓老百姓在當下感受幸福,看未來心懷希望,鄉村振興才有不竭的動力。”陳耕說。(宋翠 楊林)
文明創建頒獎。(山東省市場監管局供圖)
山東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 7月8日晚上,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第五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詳細】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不負韶華,為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復興的前途。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詳細】
韓正: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 新華社濟南7月7日電 (記者齊中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組長韓正6日在濟南主持召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