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老把式”變“甩手掌櫃”,人民日報關注昌樂縣種糧大戶張建勛

本報記者 王 沛

2020年09月23日09:2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大田種糧“神器”多(深度觀察)

又是一個豐收節,又是一年豐收季。

廣袤的田野裡,金黃的稻穗壓彎了腰,挺拔的玉米稈迎風搖曳。在廣場,在地頭,時時聽到爽朗的笑聲,處處都是歡慶的場面。

馳騁沃野的一台台新農機,正是一個側面,折射出我國農業生產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折射出糧食豐收背后的堅實底氣!

這是不斷升級的先進裝備。沒有農業機械化,就沒有農業現代化。曾經,手插青秧、揮鐮割麥,農民“一滴汗珠摔八瓣”,數不盡的辛勞。如今,大田裡眾多“神器”各顯神通:產前有育秧流水線,產中有植保無人機,產后有聯合收割機、秸稈打捆機。目前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0%,從“人扛牛拉”到“機器耕種”,“面朝黃土背朝天”成為歷史,一台台現代農機化身生產利器,在田野裡釋放出巨大動能。

這是集成高效的技術支撐。從“靠經驗”到“靠數據”,從“傳統農業”到“智慧農業”,農機化帶來技術革命。北斗導航、物聯網等新技術廣泛應用,農機安上智慧大腦,田野連上傳感器、大數據,“人在干、雲在轉、數在算”,越來越多綠色優質的農產品走出田間,走向市場,種糧的好效益化作農民的張張笑臉。

農機手、飛防手、農業經理人,田野裡涌現出一批批新型職業農民,他們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成為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生力軍,解開了“誰來種地”難題,為農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千村萬鄉的豐收圖景串聯成片,我們有底氣,繪就更有奔頭的農業前景。

 

豐收節裡探農機

大田種糧“神器”多

雨后放晴,山東昌樂縣朱劉街道西尖庄村種糧大戶張建勛的地裡,立秋后播種的蘿卜已破土,壯實的玉米稈迎風挺立。廣闊的農田難覓人影,七八台大型拖拉機和機械設備整裝待發。

“2000畝的農田,日常管理全靠我們夫妻倆和2個工人,隻有農忙時才會臨時雇人。”坐在辦公室裡,52歲的張建勛不慌不忙。2015年,他開始投身規模農業,由最初的900多畝陸續擴到了2000畝。這個季節,地裡種著1300畝玉米、600畝蘿卜和100畝蔬菜,等這些作物收獲后,再輪作小麥。

“能種這麼多地,多虧有這些機械設備。”旋耕機、專業播種機、聯合收割機……一套套現代化農機裝備,就是張建勛一年年擴大農業生產的底氣。2018年,張建勛購買了小麥寬幅精量播種機,“一次播種8壟,寬幅3米,能帶800斤化肥、600斤種子,可走多個來回……一天最多能播350畝,比起原來一次播6壟的機器又先進了不少呢。”

眼下,1300畝玉米豐收在望,張建勛的玉米聯合收割機、旋耕機已整修好。上半年收獲小麥的時候,前面是秸稈一體化收割機,“專注”收割小麥、打秸稈,后面的玉米免耕播種機緊跟其上,環環相扣,一點時間都沒浪費。

“過去哪想得到種地也能這麼便利!機收、秸稈還田、播種,看上去是三個環節,如果分開干,不光費柴油,對土壤也造成破壞,翻耕多了,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張建勛說,一體化收種管理模式,不僅節本增效,更有利於養護耕地。

平時,張建勛穿著整潔的襯衣,很少需要到地裡忙活,從原來的傳統庄戶“老把式”變成了發展現代農業的“甩手掌櫃”。職業形象的轉變,得益於現代化機械設備的應用。張建勛說:“踏踏實實,緊跟政策走,用好農業科技,種糧前景敞亮著呢!”

【小檔案】

新型聯合收割機、秸稈打捆機、免耕播種機等機械作業的普及,讓小麥收割、秸稈打捆、下茬播種“一條龍”作業變為現實,從“開鐮”變成“開機”,大大提高了收種銜接效率。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23日 第 19 版)

(責編:鄭浦麗、劉穎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