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工程樣車年底即將下線,我國常導高速磁浮已基本具備工程化試驗示范條件。”9月11日,記者從“2020高速磁浮交通論壇”上獲悉。
當天,該論壇在青島舉行,由中國工程院和中國中車主辦,中國工程院院士孫永福等17名院士以及200多位來自國內高鐵、磁浮領域知名專家,圍繞高速磁浮交通技術進行深入研討,就中國高速磁浮發展路徑和方向進行了戰略研究,為我國高速磁浮可持續發展提供戰略指導。
與會專家表示,作為國際尖端技術,高速磁浮是引領軌道交通未來發展的方向之一,是助力我國交通強國戰略的重要支撐,我國應加快推進時速600公裡常導高速磁浮試驗線建設,早日實現工程化落地,搶佔國際軌道交通技術“制高點”。
“經過近20年的研發,我國已掌握常導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形成全套工程化解決方案,成功研制自主化樣機,高速磁浮已進入工程化應用‘沖刺期’”,中國工程院院士孫永福告訴記者。
2002年,我國採用常導技術在上海建成了世界首條高速磁浮商業運營線,實現了時速430公裡的運營速度。上海示范線迄今已安全運營18年,技術成熟度和安全可靠性得到了充分驗証。基於上海示范線,自“十五”以來我國連續四個五年期間持續投入,開展常導技術自主化和創新研究,前三個五年期間基本解決了系統技術理論問題。
在繼承前期成果和經驗基礎上,2016年我國瞄准工程化產業化目標,啟動了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交通系統的研制,重點解決工程應用技術難題。目前已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今年6月試驗樣車完成了低速狀態下的功能調試,狀態良好,達到設計預期。“5輛編組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工程樣車目前已在中車四方股份公司進入總組裝,2020年底即將下線,將形成常導高速磁浮全套技術和工程化能力”,據中國中車科學家、高速磁浮項目技術總師丁三三介紹。
與會專家認為,常導技術經過長期運用考核,技術成熟可靠,我國已形成成套自主化工程解決方案,具備了進一步工程化的條件。當務之急是加快建設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試驗線和示范工程,開展全速度級試驗驗証和系統優化,加速工程化產業化進程,爭取早日實現商業運用,實現我國軌道交通技術持續領跑,佔據未來競爭戰略制高點。同時,進一步深化超導磁浮和低真空管(隧)道磁浮等不同技術制式高速磁浮交通研究。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更高速的出行需求日益凸顯。當前我國經濟結構升級帶來的商務客流、消費升級帶來的旅游客流、城市群一體化帶來的通勤客流,對交通運輸提出了更快速、更舒適的高品質發展需求。高速磁浮可成為旅客高速出行的有效途徑之一,豐富我國綜合立體交通網絡。2019年,高速磁浮作為前沿關鍵技術被列入我國《交通強國建設綱要》。
“高速磁浮填補了輪軌高鐵與航空運輸之間速度空白,對於形成多維交通架構,保持我國在高速軌道交通領域先進優勢,提供行業高質量發展引擎動力,助力產業創新發展,支撐交通強國建設意義重大。”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何華武表示。(侯琳良 鄧旺強)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山東頻道
山東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第八次會議 山東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第八次會議 始終保持攻堅克難良好狀態 以深化改革創新為高質量發展賦能 9月10日上午,山東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第八次會議,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深改委第十三次、十四次和十五…【詳細】
李干杰到山東中醫藥大學走訪慰問 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9月9下午,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干杰到山東中醫藥大學走訪慰問,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問候和崇高敬意,向大家長期對教育事業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謝。 李干杰來到山東中醫藥大學長清校…【詳細】
山東省公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及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督察整改落實情況 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於2018年11月1日至12月1日對山東省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針對大氣污染問題統籌安排了專項督察,並於2019年5月10日反饋了督察意見。山東省委、省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