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情引導處置46式——官方回應要有溫度

2020年09月11日14:53  來源:人民網-輿情頻道
 
原標題:輿情引導處置46式——官方回應要有溫度

  隨著移動智能終端的普及使用,我國網民規模逐年擴大,與之相伴的,互聯網問政成為公民意識逐漸增強的表征。各級政府部門陸續開設政務新媒體,為上情下達、拉近領導干部與普通群眾距離做出重要貢獻。不僅如此,在重大公共事件發聲后,作為官方信息窗口,政務新媒體以其突出的靈活性和互動性,成為新聞發布會的重要補充、媒體採訪報道的“定音鼓”。

  在擁有以上諸多優點之余,新的宣傳工作格局也要求官方信息通報必須直面網民、直面輿情。如何讓信息發布成為實體工作的重要助力而非阻礙,無不正面考驗有關部門的輿情素養。當發生輿情事件時,在信息發布中表明態度、體現誠意,就顯得尤為重要。表明態度、體現誠意是指在信息發布時,針對該事件的特點和性質,體現出負責任、有擔當、有溫度、有誠意的態度。

  官方回應的溫度與信息准確、事實細節同等重要,在輿情處置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第一,官方回應的溫度是展現官方信息發布賬號背后人之溫度、情之真切的關鍵,為后續實體工作贏取公眾信任。例如,突發事故引發人員傷亡時,相關部門首先要做好傷員救治和情緒安撫工作,體現出尊重生命的態度。第二,在輿情引導處置中,表明態度、體現誠意能夠較好地安撫輿論情緒,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如果該事件是人為原因造成,還需要表明會盡快查明事故原因,並依法依規嚴肅問責的態度,體現出相關部門嚴肅對待、絕不姑息的決心和誠意。

  官方對公共事件的回應,是公眾認識有關部門的重要窗口,如果在信息發布中,措辭不當,缺少人文關懷,則會引起輿論反彈。如,2015年山東濱源化學有限公司“8?31”重大爆炸事故發生后,山東東營政府門戶網站發布消息提及“事故造成13人遇難,遇難者親屬情緒穩定”,引發輿論嘩然。光明網批評該通報缺失人性。相反,有溫度的官方回應,則能夠為信息發布部門贏取公眾好感,如2019年山東莘縣公安局的警情通報則因為滿含溫度,走紅網絡。通報對2月9日發生的“莘縣燕塔一青年男子墜落身亡”一事進行說明,定性事件為個人自殺行為。同時,通報中勸導民眾“自珍自重”,特別提醒“希望大家看到通報能夠體諒他家人的感受,不再傳播血腥視頻,不再惡意揣測死因”。該則通報獲得網民廣泛點贊,認為文字充滿溫度,富有人文關懷。

  在官方回應中體現溫度,也需注意把握分寸,過猶不及。一方面,官方信息發布需保持適當的“矜持”,在關懷和嚴肅之間把控平衡,避免從過分冷漠走向過度煽情﹔另一方面,官方信息的溫度也需注意結合有關部門自身的職能和責任,做到有的放矢,恰如其分。如2019年12月發生的民航總醫院殺醫事件中,國家衛健委的回應在嚴肅和溫情之間給出良好示范。患者家屬孫文斌因不滿醫生楊文對其母的治療,在急診搶救室內,持事先准備的尖刀反復切割、扎刺值班醫生楊文頸部致其死亡,引發輿論熱議。12月26日,國家衛健委在北京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健委宣傳司新聞網絡處副處長成義針對此事做出回應,“這不是一起所謂的醫患糾紛,而是嚴重的刑事犯罪”。國家衛健委獲悉楊文醫生受傷致死事件以后,心情非常沉重和憤怒。楊文醫生是一名優秀的醫生,是工作中的骨干、家庭的支撐,對待患者態度和藹。這種傷害醫生的嚴重刑事犯罪行為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從這些內容中可以明確感受到國家衛健委對此事的態度——性質惡劣,嚴肅處理。國家衛健委肯定了楊文醫生的個人價值,嚴厲指出了孫文斌行為的不良影響,該態度與輿論期待一致,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平息了輿論的憤怒情緒,也向外界傳遞要保護好醫護人員人身安全的信號。國家衛健委釋放出這樣的信號,為醫護人員注入強心劑,更為有學醫夢想、正在學醫的青少年消除疑慮,營造良好的行醫氛圍,保障醫學方面人才不因惡性事件而退卻。

  綜合而言,官方回應增添適當的溫情表達和人文關懷,將令信息通報更好地輔助實體工作,增強有關部門的公信力。

  (作者: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輿情分析師 鐘新星)

(責編:聶俊穹、劉穎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