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就業“是非題”非全日制學歷沒資格?

2020年09月11日14:52  來源:人民網-輿情頻道
 
原標題:研究生就業“是非題”非全日制學歷沒資格?

  近日,各地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陸續被媒體披露,據中國青年網、澎湃新聞報道,海南、廣西、甘肅、江蘇、內蒙古等地在就業招聘、人才落戶等方面存在對“非全”學歷求職者的歧視問題,引發社會輿論關注。9月4日,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回應表示,“2019年12月,教育部辦公廳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已明確用人單位應為不同教育形式研究生提供平等就業、落戶機會。”雖然已有政策明確規定要杜絕學歷歧視鏈,但部分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媒體仍擔憂是否會存在隱性歧視問題。此外,有媒體注意到,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等多個網絡互動平台上,近年來均存在不少網友咨詢、反映統招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這些留言中有部分已經得到相關部門的回應解答,有的則尚未有正式回復。

  (媒介傳播渠道分布圖,單位:篇)

  “非全日制”難以打破刻板印象,社會認為學歷“很水”

  從網民評論來看,多數網民將“非全”研究生與在職研究生劃等號,對其概念仍停留在“課時少”“難度低”“教學質量差”“拿錢買証”等,認為該學歷含金量不如全日制。但事實並非如此,據媒體報道,除了真正在職讀研的那部分人,很多應屆本科生攻讀“非全”研究生其實是跟全日制研究生一樣脫產學習。而且為了學習,這些同學往往比全日制研究生付出了更多。對非全日制研究生被質疑“很水”,部分教育專家也指出“非全”存在的一些問題。據中國新聞周刊2019年報道,時任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的周光禮認為,從學習投入度來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教育質量得不到保障。加之,生源質量非全日制也比不上全日制。東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楊穎秀表示,國內部分學校、專業招收非在職人員讀非全日制碩士,主要是為了解決生源問題。實際上,非全日制碩士都屬於專碩,從本科應屆生中招專業碩士是不合適的,也未與國際社會接軌,國際上基本都是在職人員讀專業碩士。楊穎秀指出,在一些高校,本科應屆生被招為非全日制研究生后,其培養方式、就業去向等與學碩的區別並不明顯,培養質量也難保証。

  “非全日制研究生遭歧視”熱點詞雲圖

  (來源: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

  學歷歧視需加強問責監管,更需杜絕隱形歧視

  據媒體報道,目前“非全”研究生在就業中面臨考試資格被取消、選調生被拒簽、編制難落實、政策申請被駁回等諸多問題。“對學歷歧視幾乎沒有問責,是這類歧視長期存在的根本原因。”對此,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指出,消除學歷歧視,必須兩手抓,一手抓教育質量保証,確保不同教育形式的人才培養質量標准一致﹔一手抓公平就業,就業權益保護,對用人單位查証屬實的歧視行為,必須糾正並問責。界面新聞表示,要想讓“非全”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平起平坐,就需要進一步加強政策執行和社會監督,轉變用人單位的人才觀念,打破“唯學歷論”的選人用人窠臼。而相比於赤裸裸的就業歧視,更加可怕和令人擔心的則是隱性歧視。比如,在招聘公告中不排除非全日制學歷等條件,但是在實際篩選時則加以“系統性清除”,認清並加強對此類隱性就業歧視的政府監管,是未來更加值得關注的課題。光明網稱,治理對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學歷歧視,不僅關系到給非全日制研究生營造公平的就業環境,而且也關系到這一研究生教育形式的未來。如果社會對非全日制研究生充滿偏見、歧視,那麼將嚴重影響其招生以及培養質量。

  “非全日制研究生遭歧視”媒體網民觀點對比圖

  (來源: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

  輿情點評

  1.“非全”概念糾偏,需媒體正確引導。在本事件中,輿論呈現兩極化趨勢。在媒體報道中,多是披露“非全”研究生遭受學歷歧視,並有部分媒體解析“非全”政策。觀察網民評論,多數網民對“非全”政策誤解很深,主要原因還是不了解政策內容,信息更迭慢,觀念守舊。面對社會輿論對“非全”的偏見,主流媒體應正確引導輿論,厘清事實,及時糾偏,為推動政策落地創造良好輿論環境。

  2.黨政機關引領示范,推動就業機會公平。媒體報道顯示,除部分企業存在用人不合規外,政府部門在公務員考試、編制落實、人才引進方面也存在歧視嫌疑。朝令夕改、政策落實不到位、部門間缺乏聯動、推諉責任等問題,不僅造成不良社會影響,有損政府公信力、制度權威性,更損害“非全”群體利益。在人才招聘中,公職機關更應帶頭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從而推動整體社會觀念改變。

  3.完善引導措施,加強政策監管。部分學生反映,盡管教育主管部門再三強調“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只是入學和學習方式上的差異,但因沒有相應配套政策和措施的引導,故而造成了今天非全日制研究生群體的尷尬處境。此外,針對媒體學者擔憂學習投入度、教學質量、隱形歧視等方面,均需有關部門及高校加強關注,完善教學制度,引導社會招聘流程,出台監管政策。

(責編:聶俊穹、劉穎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