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馬連 綠色崛起——萊西市馬連庄鎮“產業扶貧”助農民增收致富記

2020年09月08日10:19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立秋之后,馬連庄的原野到處一派盎然生機。

車沿軍武河邊走,河水明澈,水草豐美,鷗鷺翩躚,牧歌悠揚,蔥郁的綠色徐徐向遠方延伸……爬了幾個緩坡,在那片“半地下雙坡式”大棚園區停了下來。棚裡,套了袋的葡萄沉甸甸地挂滿枝頭。這是萊西市馬連庄鎮投資665萬元於2018年建成的扶貧項目,所栽60畝“陽光玫瑰”是葡萄中的珍品,盛果期畝收入可達10多萬元。

澆灌這園區的就是軍武河的水。軍武河是馬連庄鎮的“內河”,全長14公裡,從東北往西南蜿蜒全境,而后匯入膠東的母親河——大沽河,繼而流向浩瀚的黃海。河道每隔一段就有水壩,蓄了常年用的水,一路上澆灌著綠色,澆灌著興旺,澆灌著全鎮人民豐收的喜悅。

在孔家村南的園區,100座鋼構大棚鱗次櫛比。區內修路和鋪設管道的工人還在緊張施工,棚裡的農工陸續收工,回家做午飯了,都是鄰近的村民,來去方便。

記者在大棚裡看到,黃瓜架上瓜瓞連綿,正是採摘上市的時候。鎮上分管扶貧的領導介紹說:“這個投資1350萬元建的園區,本來是要種甜瓜的,因新冠疫情錯過季節,隻好改種黃瓜、辣椒等。現在看,收入也還不錯。”

馬連庄鎮扶貧產業大都是農業項目,甜瓜種植突出了其產業特色,早熟的甜瓜早已銷往各地,剛上市的時候每斤賣到30多元﹔金銀花正一茬接著一茬地收採,實行加工銷售一體化……帶領員工走上富裕生活的這個“龍頭”,就是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國有公司”的青島馬連庄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國有公司”是馬連庄鎮貫徹落實“產業扶貧”政策的杰作。鎮黨委認為,“從實際出發,重新把農民組織起來,就要通過合理利用農村資源開發擴大國有財源。有了國有財源,黨政才有話語權,扶貧才有主動權。”他們隨即於2017年,利用市鎮兩級資金辦起了這個公司。

“國有公司”以流轉方式從農戶手裡取得土地,現在已有近3萬畝。土地按等級每年每畝付給農民500元-700元流轉費,相當於原來自種收入的2倍以上﹔流轉出土地的農民到園區做工,一天工資100元-120元,收入翻著番長。

鋼構大棚

馬連庄地處萊西北部,屬革命老區,是青島市著名的“紅色小鎮”。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這裡就有黨的活動,是招(遠)萊(陽)掖(縣)邊區連片的“小蘇區”,抗日戰爭時期是膠東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1948年到1949年初,這裡的夭山屯和河崖村分別是膠東區黨委、行署的所在地。

2014年,馬連庄鎮被識別為“經濟薄弱鎮”,有省定貧困村2個,貧困戶117戶181人﹔青島市定經濟薄弱村6個,貧困戶450戶747人。經過3年奮斗,到2017年貧困村全部脫貧﹔2018年,“經濟薄弱鎮”的帽子也摘掉了。

目前,盡管還有按規定享受貧困待遇的人和戶,實際收入卻早已脫了貧,就連朱塂村那個妻兒智障的徐世喜一家也養了羊,享受了低保,在村裡的公益崗上領工資,去年全部收入達6000多元。下窪子村徐明雷因喝酒喝窮了家當,喝跑了妻子,經鎮干部和親友幫助勸解戒了酒,治好了病,享受了各種幫扶政策,生活早已好了起來。

人有旦夕禍福。該鎮黨委、政府認為,農戶偶罹病災還可能返貧,還需要及時救助﹔農民的生活標准和生存環境也要不斷提高和改善。建“國有公司”可以增加“造血”功能,是解決扶貧資金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現在,“國有公司”資產已達到1.8億元,有較大規模的產業基地7個,種植了除葡萄等品種外,還有萬壽菊、大櫻桃和紫花苜蓿及小麥、玉米等經濟作物。

2019年,“國有公司”實現銷售收入400余萬元,利潤108萬元,除按資金佔用額拿出8%作為扶貧專項資金外,全部用於擴大再生產。預計今年的收入和利潤可分別達到4000萬元和800萬元。公司越來越壯大,扶貧資金越來越豐裕,新的貧困能夠及時得到化解,貧困人口的生活、生存質量也越來越高,美好生活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軍武河溯源工程正向源頭推進,不斷延伸著河水澆灌的長度,延伸著“紅色馬連,綠色崛起”的旅游,延伸著美麗鄉村的無限生機……(周琳華 宮泉激)

(責編:邢曼華、劉穎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