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鋼共舞24載的鋼鐵“繡花匠”——記山鋼股份萊鋼銀山型鋼板帶廠熱軋車間軋鋼工王萬鬆

2020年09月08日10:23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生產遇到技術難題,找老王﹔新產品開發不好干,找老王,要說老王也沒啥不一樣的,就是個能將帶卷在軋機機架間‘穿針引線’細致人”同事們如此評價王萬鬆這位鋼鐵“繡花匠”。

24年的軋鋼生涯,每一秒鋼帶軋制的過程,每一次精准的人工干預,王萬鬆心頭都倍感壓力。他常說,客戶和我們的產品之間,隻有一雙手的距離。因為技術過硬,每次開發新產品時,技術部門總要和他“碰碰頭”,聽取他的軋制建議﹔走訪考察市場也會帶著他,客戶的意見建議他聽得最明白,也和用戶最為交心。日積月累,王萬鬆歷練成長為軋線新產品開發的“金剛鑽”,帶動寬帶在新工藝裝備條件下實現產品創效能力的飛躍。今年以來,寬帶線成功開發Q460MD、LG700L、LG600XT等新產品,汽車大梁鋼成功打入中國二汽、重汽等馳名廠商,也在梁山挂車市場站穩腳跟。同時,實現了2.5mm薄規格的穩定軋制,1.8mm、2.0mm極限薄規格連續20支穩定生產,大梁鋼月產破萬噸,“薄”出了效益,“硬”出了競爭力。

每一顆匠心的生成,都需要敏而好學的滋養。王萬鬆雖然身在一線操作崗位,但學習並沒有因為工作任務的繁重而擱置。技校畢業不久,他就開始學習研究軋鋼專業書籍,把一線生產和專業知識相結合,知識日漸豐富,也便有了更加深入的視角。當身邊的工友關注溫度、速度、壓下量這些看得見的生產數據時,他卻對晶體結構、合金相變、力學性能這些“看不見”的原理進行細致觀察,遇到新鋼種的集中軋制,有的職工就喜歡“蹭”他的班,看上半個鐘頭取取經,回去也給自己的班員“充充電”。王萬鬆也樂於分享自己的經驗心得,在給別人解疑答惑的過程中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和收獲。多年學習和實踐的積累,讓王萬鬆在“首鋼杯”第九屆全國鋼鐵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上獲得金屬軋制工第九名的佳績,他所在的班組先后有五名同志走向了技術和管理崗位,有六名同志由門外漢成長為軋鋼生產骨干。

把匠心匠藝傳播出去,王萬鬆的訣竅從不私藏,還善於從各班組“挖寶”。“每個班組都有自己的工作特點,隻有多向別人學習,取長補短,才能推動整個軋鋼班組的不斷進步”,他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帶鋼邊部刮傷問題制約是成材率的“老大難”問題,為此他常在四班蹲點觀察,乙班的粗軋來料板型控制得好,丁班鋼溫控制嚴格,通過長期跟班觀察,王萬鬆積累了大量數據,提出通過控制鋼溫,控制粗軋來料板形,調整彎竄輥設定值及對軋機負荷的合理分配,成功解決了帶鋼楔形大、凸度過小及板形差的問題,使楔形控制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大幅提升了產品質量控制能力,實現了年增效益300多萬元。面對薪酬制度改革和人員不斷壓減的新局面,王萬鬆積極實施管理創新,針對產量和質量雙提訴求,對標定側導板、彎曲輥等一系列質量控制要點的勞務定價做出調整,引導大班成員關注質量維護。在他和工友們的努力下,今年以來,產線薄規格軋廢率降低了54%,發現液壓閥組泄漏等隱患問題9次,產線全年3次打破日產記錄,品種鋼比例達79.58%,創歷史新高。

如今,王萬鬆先后榮獲了全國鋼鐵行業技術能手、山東省冶金行業首席技師、山東省冶金行業五一勞動獎章、山東省突出貢獻技師、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工匠、山鋼集團首席技能大師、山鋼股份萊蕪分公司首屆“十大工匠”等榮譽稱號。然而當被問到成功的秘訣是什麼時,他的回答卻讓人意外:“我沒有什麼秘訣,軋鋼工作是重復性的工作,我也只是將重復的工作用心做好,幾十年來能干好這麼一件事,我就感覺挺值。”(鄭毅 苗睿 徐嚴誠)

(責編:邢曼華、劉穎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