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遠景能源前工程師侵犯商業秘密被判刑引輿論關注
2020年6月29日,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一宗侵犯商業秘密案,以侵犯商業秘密罪判處被告人劉忠炎(遠景能源前工程師)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00萬元。29日當天,監測到與之有關的信息共計154篇次。
8月 18日,廣東省揭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公開宣判,認為上訴人主觀惡意明顯,行為性質惡劣,犯罪后果嚴重,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截至8月24日12時,該話題共計引發媒體報道及轉載790篇次。
二、一審判決后輿情升溫,新聞及自媒體平台為主信源
1.一審判決熱度高於二審,整體輿情進入回落期
劉忠炎侵犯商業秘密事件輿情走勢(單位:篇)
由上圖可知,該事件輿情傳播高峰出現在兩次判決之后,6月29日,案件一審公開宣判,相關話題熱度迅速攀升,並於6月30日達輿情峰值,當日相關信息共計194篇。此后輿情熱度逐漸降溫,至7月15日后第一波輿情趨於平息。
8月18日,案件二審判決后,話題輿情熱度再次升溫,當日相關輿情信息共計85篇,達到本次輿情小高峰。此后輿情熱度開始回落。
整體來看,目前該事件在經歷第一次輿情高峰及第二次輿情小高峰之后,進入輿情傳播的回落期。
2.新聞、微信、APP渠道信息量合計佔比近九成
劉忠炎侵犯商業秘密事件信息來源分布
從傳播媒體角度分析,與“遠景能源前工程師劉忠炎侵犯商業秘密事件”有關的信息主要來自新聞、微信、APP客戶端三個渠道,其中新聞媒體渠道信息量佔比37.21%,微信渠道信息量佔比為32.03%,APP客戶端渠道信息量佔比19.11%,三大渠道信息量合計佔比近九成。
三、媒體報道轉載為主,案件事實認定引發專家不同觀點
案件一審宣判后,媒體對該話題關注熱度迅速提升。相關報道及轉載主要有對判決內容的轉載、對事件的復盤、行業專家的不同意見等幾個方面。
1.報道以轉載為主,部分媒體強調案件系“個人行為”
媒體就該話題的報道轉載主要以對一審判決內容的轉載及事件整體的復盤。如《法治日報》刊文《輾轉千裡喬裝打扮竊取商業秘密》,詳細介紹了被告人如何潛入現場竊取商業秘密並躲避抓捕,同時因此給明陽公司造成了多少損失,以及司法機關是如何確認事實、適用法律就該案定罪量刑等。
此外也有部分媒體在標題中強調了涉事被告人的“個人行為”,如《前員工涉竊取商業機密獲刑純屬個人行為》 《因個人行為獲刑,遠景能源前員工涉商業秘密案宣判》等,相關媒體有中國網、大眾財經網、中金在線等。
2.部分專家就“拍照能否竊取風機商業秘密”等持不同意見
一審判決之后,有媒體及行業專家就“拍照能否竊取風機商業秘密”“重大損失認定是否公正”兩個問題展開討論。
《能源》雜志刊文《明陽風機商業秘密疑被侵犯案引發業內質疑》,引用專家觀點表示,在風機安裝現場和機艙內拍照並不能竊取風機的技術訣竅,如果想竊取商業機密,需要拿到設計圖紙或者計算機軟件控制代碼,亦或對風電機組內部關鍵設備進行詳細拆解。對個人來說,想獲取這些核心技術極其困難,僅僅通過拍攝機艙和塔筒是不可能做到的。
此外,對於劉忠炎拍照造成的重大損失認定結果,文章引用其辯護律師觀點表示,劉忠炎非法入侵涉案風電機組,明陽公司出於穩妥考慮進行檢測本無可厚非,但這些費用應當是合理、必要的。
3.網民評論以調侃為主,責任歸屬及拍照竊密話題討論度集中
該話題在微博論壇等自媒體平台的討論量較少,除了對判決及相關新聞的轉載外,大部分是以調侃的語氣評論,並提及此前中電電機前董事長王建裕獨自翻牆進入了華永電機廠區偷拍的行為。
有部分網民認為既然司法裁判已經確認這起“侵犯商業秘密案”屬於劉忠炎的個人行為,那麼就不應該歸責於公司。
也有網民表達了對拍照是否可以竊取商業秘密的不同意見。
四、風電行業專利爭訟日趨升溫,輿情長尾效應須重點關注
1.風電行業快速發展,知識產權類輿情呈現升溫態勢
風電行業的知識產權、專利糾紛以及商業秘密侵權等一直以來都是行業熱點輿情來源之一。2011年開始,伴隨著國內風電產業快速發展的趨勢,知識產權和專利問題開始凸顯。華銳風電被訴專利侵權事件就曾引發行業廣泛關注 。
2011年9月,美國超導針對華銳風電發動了多起知識產權類訴訟和仲裁,向華銳風電索賠12億美元。此外,美國超導公司及其旗下的美恩超導等還將華銳風電及其3名員工告上法庭,訴其侵犯商業秘密。英國《金融時報》2012年4月報道稱,相關法律糾紛已給華銳風電的海外項目蒙上陰影,其潛在最大海外合約之一——與愛爾蘭開發商“主流可再生電力”(Mainstream Renewable Power)合作的21億美元項目,因此遭到擱置。2018年,這場耗時七年的訴訟糾紛以華銳風電賠付美國超導575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3.83億元)達成和解。
該話題引發國內輿論的高度關注,相關評論文章層出。媒體認為,華銳風電與美國超導之間這場識產權案件,暴露出中國風電行業在快速增長的同時,背后的專利問題已經不容忽視。《中國建設報》刊文稱,沒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拿來主義”,極易引發知識產權紛爭,國內的風電產業實現可持續、又好又快發展,關鍵還是解決自主知識產權問題。
此外,2020年4月18日,中電電機創始人王建裕翻越鐵柵欄進入競爭對手華永電機生產車間偷拍商業機密被抓獲一事,引起輿論嘩然,輿論一方面調侃上市公司董事長“親自上陣偷拍競爭對手”,一面也感嘆部分國內企業對知識產權及專利領域相關法規的漠視。雖然5月7日晚間,中電電機確認,對於“未經許可進入華永電機廠區並進行拍攝一事”,宜興市公安局決定不立案,但該事件的網絡影響已形成,對行業形成一定沖擊。
2.行業專利之爭愈演愈烈,警惕輿情長尾效應
2020年8月,風電巨頭通用電氣公司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起對西門子歌美颯專利侵權的訴訟,稱后者的風力渦輪機侵犯了其技術專利。2017年,通用電氣還曾向加州法院提起對維斯塔斯的專利訴訟。由此可見,風電領域專利之爭已成為風電龍頭逐漸白熱化的市場之爭的延伸,法律風險、經濟風險與輿論風險多重交織。同時在“董事長”“工程師”偷拍競爭對手之類的話題中,由於事件主體的特殊身份,易受“標簽效應”影響引發輿論調侃,輿情長尾風險較高。如在本次“遠景能源前工程師劉忠炎侵犯商業秘密事件”相關評論中,中電電機王建裕翻牆偷拍事件就被網民多次提及。
目前國際上一些知名風電企業正在不斷加大全球知識產權戰略布局,將專利技術納入產品標准中形成專利壁壘,成為其實現商業競爭目的的重要手段,與此同時,國內風電行業在此領域的表現有待加強。國內風電行業要從專利之爭中突圍,除了在技術層面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快行業基礎專利布局之外,在意識層面也要加強行業的專利風險認識,提升行業人員相關法律法規素養,同時建立健全專利預警機制,盡量避免專利侵權事件發生。
山東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 7月8日晚上,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第五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詳細】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不負韶華,為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復興的前途。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詳細】
韓正: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 新華社濟南7月7日電 (記者齊中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組長韓正6日在濟南主持召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