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某潛艇部隊:邁向水下“新長征”

2020年08月21日14:52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海軍某潛艇部隊:邁向水下“新長征”

破浪遠航。王青 攝

蔣金良不尋常——

他是海軍聲納專業比武冠軍。2018年6月11日,習主席視察他所在的海軍某潛艇部隊,在聲納聽音訓練室現場出題抽考,蔣金良的回答准確無誤,習主席豎起大拇指為他點贊。

蔣金良的“水下戰位”也不尋常——

由於常年關注水下目標識別,他睡覺有時出現幻聽,耳朵鑽心地疼。后來他找到一個秘訣:將水下噪音細節與生活中熟悉的各種聲音對應起來,構建起一個艦船噪音形象化的“音感世界”。通過這種方法,他的專業訓練事半功倍,判別目標更加快速准確。

然而,今天的這場較量更不尋常——

耳機裡傳來的陣陣“嗞啦嗞啦”聲,混雜著潮汐浪涌、海洋生物和各型船艇發出的噪音——聲納信號數據量是海軍比武標准的兩倍,辨別難度可想而知。蔣金良的對手,是聲納業務長張友奎帶領聲納團隊研發的一套新型訓練系統,被大家稱為“智能聲納兵”,本領非凡。

“這可是聲納號手與‘智能聲納兵’的第一次比武……”蔣金良喃喃自語。

對這場較量,擔任裁判的張友奎有更深的思考:通過勤學苦練,像蔣金良這樣的優秀聲納兵,已經把“聽音辨型”的技能,練到了人力所能達到的極限。隻有創新訓練思維、升級訓練條件,探尋新的戰斗力生成路徑,才能在未來海戰中打勝仗。

從積累式、經驗式練兵到“人工+智能”的組合,這場較量的背后是訓練模式的悄然變遷。

談到這個變化,張友奎難忘習主席親臨綜合模擬樓察看潛艇部隊訓練情況時的情景——

模擬訓練設施怎麼樣?能不能滿足需要?有沒有實際困難?習主席邊走邊看,問得很仔細。得知訓練設施能夠較好模擬實裝性能參數,官兵在這裡得到很大鍛煉,習主席很高興,叮囑有關方面加強訓練條件建設,為部隊訓練提供有力支撐。

“就是在這個房間裡,習主席現場出題考核並為聲納兵過硬的專業技能點贊。”張友奎說,“習主席的點贊,是我們的無上榮光。但戰斗在聲納戰位,不能隻聽見祝賀的掌聲,更應該聽到催征的號角。”

習主席視察結束后,張友奎和戰友們重新對聲納戰位能力標准進行全方位研究,查找聽音訓練與實戰的差距。經過兩年奮戰,他們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訓練系統,開啟了向“數據”要戰斗力的新征程。

牢記領袖囑托不斷前行,沿著強軍藍圖加緊趕路,不只是聲納兵,這支潛艇部隊的各個戰位都在轉型中重塑“能力坐標系”。

某艇員隊電工技師黃井磊,曾是海軍維修技能比武冠軍。然而這個電工專業響當當的人物,卻在一次專業比武中滑落到第四名。

復盤比武過程,首先讓他倍感壓力的是考卷之變:除了本專業內容加載實戰背景之外,他還必須接受一個隨機的副項考核:在聲納兵負傷、設備出現故障時,由黃井磊代為維修聲納設備。

“增加副項,並不是為難比武選手,這些情景是實戰過程中很可能遇到的。比武的目的,就是為了測准戰斗力的‘水深’。”比武組織者如是說。

仗怎麼打,兵就怎麼練。他們研究提出了“全要素、全過程”的實戰化訓練理念,通過模擬手段把海上實戰化環境搬到訓練教室,實現岸港訓練與水下戰場的“無縫對接”。

習主席視察當天,艇長劉雲海率艇出海,向著大洋深處挺進。

這是一次面對戰場背景、復雜海況和極限考驗的長航。每向前一步都是一個新的探索。暗流涌動中,官兵們與“敵”周旋,斗智斗勇,圓滿完成多個訓練科目,一舉打破潛艇航行經度跨度最廣等4項海軍紀錄。

記者想請劉雲海談談當時的感受,沒想到他因為訓練任務太緊,居然爽約了4次。

最后,記者通過電話“追到”劉雲海,他告訴記者:“習主席下艙室、進戰位,勉勵我們堅定理想信念,建設堅強集體,把打贏本領搞過硬。我們頓感責任重大、使命艱巨,不敢有絲毫鬆懈!”

把打贏本領搞過硬,不是在舊的平面上循環,而是在新的體系中拓進。一次次深海潛行,他們標定著戰斗力的新刻度。

這是一次驚心動魄的捕捉——對手在哪裡、什麼航向、何時會來……事先全然不知。突然,一個微弱的信號一閃而過,頃刻消失得無影無蹤。但是,這瞬間的一閃,在聲納號手的腦海留下刀刻般的印記。

“主動出擊!”他們運用信息系統,巧妙地將水聲世界的“天時地利”化為作戰優勢,對手漸漸現出原形。於無聲處聽驚雷,他們創下了預警時間最長、探測距離最遠的紀錄。

這是一次間不容發的出擊——開局就是難局,狡猾的對手採取曲折機動、水聲欺騙的戰術,在聲納嘈雜的背景中時隱時現。戰機稍縱即逝,怎麼辦?指揮員果斷下令:第一時間實施大轉角攻擊!這個戰術指令極具風險,一旦出現失誤,搜索失敗的魚雷,有可能會轉向攻擊母艇。指揮艙裡的空氣仿佛一下子凝固了。

“打!”全艇官兵嚴謹操作,魚雷如離弦之箭扑向目標。置之死地而后生,他們打出了新型武器系統精准使用的范例和底氣。

“這是大風大浪裡練就的過硬本領!”部隊長董震說,“大洋上的風浪並不安靜,我們為國家枕戈待旦,一分一秒也不能含糊。”

“習主席的囑托和厚愛讓我們始終有一種緊迫感,激勵著我們不斷探索,勇敢前行。”航通長宮書偉接受採訪時,剛剛隨潛艇執行訓練任務歸來,靠港還不到1小時。前不久,他們奉命出海開展邊界條件下實彈訓練。返航后隨即再次出征,探索編隊協同訓練和兵力協同運用方法。

“過去潛艇出航需要較長的准備時間。如今一道命令,潛艇即刻離開母港。”某艇員隊政委蘇雲寶告訴記者,隨著練兵強度不斷加大,海上實訓逐漸增多,每年出海超過200天的艇員比比皆是。

潛航深海,常與強手相遇。起初,年輕的艇員會比較緊張。狹路相逢多了,官兵越練越沉著:“再高明的對手也並非不可戰勝,關鍵是把自己的本領練到極致。”

一次次驚心動魄的大洋角力,讓官兵越練越清醒:“我們破浪遠航,存在即是一種宣示,無聲勝有聲。”

一次遠航,官兵不僅探索出一系列新戰法,竟然還寫出84首詩詞,裝訂成冊。

鋼鐵意志和深藍語境的表達,是一種經歷了驚濤駭浪之后的沉靜和從容。這讓蘇雲寶想到了長征,“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中,隻有最勇敢最浪漫的人才能走向樂觀的未來”。

“長征,同樣是人民海軍潛艇部隊的符號圖騰。牢記領袖囑托,穿越新時代潮聲,我們必須走好我們這一代潛艇人的長征路。”他說,正如潛艇官兵心中的夢想,“去遠航,一個崛起的民族在我身后!去遠航,一支英雄的艦隊破浪向前方……”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