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觀察】
為了給廣大未成年人營造健康的上網環境,日前國家網信辦啟動為期兩個月的“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整治誘導未成年人無底線追星、飯圈互撕等行為。近年來,愈演愈烈的“飯圈文化”偏離正常軌道,演變成網絡平台上不同明星粉絲間的互相攀比、攻擊、謾罵,干擾了信息傳播秩序,污染了網絡傳播環境。有關部門出手整治網絡環境,對“飯圈文化”進行引導規范,可謂及時雨。
1.“飯圈”是什麼圈
“飯圈”即粉絲圈子的簡稱,而粉絲則因明星偶像而產生,並以明星偶像為中心,依托各種網絡社交媒體建構自己的生活和行為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以“追星”和“造星”為核心、具有鮮明集體特征的“飯圈文化”。
“飯圈文化”是娛樂行業迅猛發展的產物。第一代粉絲的出現可以追溯到2005年的選秀娛樂節目《超級女聲》。自那以來,“粉絲”成為追星群體的代名詞,圍繞不同明星形成的粉絲圈被稱為“飯圈”。作為一種集體性的追星文化,“飯圈文化”由此誕生。
“飯圈文化”是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不斷演變的。早期的《超級女聲》開創了短信投票支持喜愛明星的方式,這是一種遠距離、離散式、個體化的追星模式。這種模式曾經被眾多電視選秀節目復制。但從嚴格意義上講,彼時的粉絲還算不上真正的“飯圈”。
微博、豆瓣、貼吧等網絡社交平台興起后,“飯圈文化”的網絡屬性日益凸顯。很多網絡選秀節目都開通了網絡投票方式,不僅拉近了粉絲與偶像之間的距離,擴大了“飯圈”的規模,而且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這種通過網絡社交媒體將粉絲聚集在一起,擁有嚴密組織結構和運作方式的追星團隊就是嚴格意義上的“飯圈”。
微博、豆瓣、貼吧、抖音、虎牙等社交媒體作為“飯圈”的主要聚集地,造就了眾多具有共同利益的粉絲圈層。粉絲群體借助社交媒體,將“飯圈”內部單一信息病毒式地擴散至整個網絡,並衍生出獨特的“飯圈”用語,如nbcs(no body cares,即無人在意)、srds(雖然但是)等。
在建構出專屬話語體系后,“飯圈”最重要的內部活動就是有組織地為所追偶像進行定向操作,即幫助藝人進行打榜、控評、反黑、應援以及公益活動。所謂打榜,即通過集體性的引流,助推“飯圈”偶像的音樂或影視作品升至各大榜單前列,並維持較高流量及話題度。所謂控評,即在自己偶像專屬自媒體賬號評論區內,以統一格式對評論內容進行控制,不允許出現有損自己偶像形象的評論內容。所謂反黑,即幫助偶像進行危機公關,減少大眾對自己偶像的誤解。所謂應援及公益,就是“飯圈”粉絲在線上線下開展各種支持偶像的公益活動以引導輿論。“飯圈”的身份認同正是在這一系列有組織、有秩序的話語體系及日常活動中得以實現的,而這些話語體系、活動方式、組織規則和運作形態的集合就是“飯圈文化”。
2.為何“飯圈”戾氣這麼重
現在的“飯圈文化”已經不同於早期單打獨斗式的粉絲文化。在“飯圈文化”中,最為常見的就是粉絲為偶像發聲。這原本正常,但隨著追星向狂熱化方向發展,一些粉絲出於對偶像的極端偏愛,出現非理性的集體性偏激行為,甚至滋生出網絡暴力。
“飯圈”粉絲通過集體性的網絡操作,對發表不利於其偶像言論的人實施大規模攻擊,對圈外不同觀點進行壓制。比如,你在網上稍稍對某明星有所批評(哪怕這種批評是善意的、建設性的),也可能招來明星粉絲群體性的攻擊、謾罵,甚至連你的家人、同事也不能幸免。當這種不理性的追星演變成狂熱,進而形成網絡暴力,連明星本人也可能被裹挾反噬。比如,當明星發言呼吁粉絲冷靜時,其粉絲不但不聽,還會認為明星的這種表態是受到了某種壓力,於是一邊為明星抱屈,一邊發起更猛烈的攻擊。這種狂熱操作和網絡暴力,最后隻會傷害明星的形象。
“飯圈文化”中的粉絲有很多類型,除了“唯粉”(隻喜歡明星組合中的唯一成員)、“團粉”(喜歡某明星組合)、“CP粉”(喜歡一對明星)外,還有脂粉、媽媽粉、姐姐粉、女友粉等,其中黑粉是導致當下“飯圈”內外戾氣橫行的重要推手。
嚴格來講,黑粉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粉絲,而是基於利益對特定明星實施抹黑作業。在資源有限的娛樂圈中,相似“人設”的明星偶像比比皆是,於是一些粉絲為了穩固自己偶像的話題度、熱搜度、排行榜和流量,幫助偶像搶奪娛樂資源,不惜化身對家的粉絲,抹黑造謠,故意引發網絡罵戰。其中,有一類職業黑粉,只是按照雇主的要求為偶像吸引粉絲,同時還收集傳播對家明星的黑料。職業黑粉就像網絡水軍一樣,污染了網絡環境,破壞了“飯圈”生態,這不僅涉及道德問題,更涉嫌違法。
3.引導“飯圈文化”向良性方向發展
“飯圈”內外出現如此多的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一些青少年粉絲思想不成熟、法律意識淡薄,網絡社交平台主體責任缺失,相應的監管、監督存在漏洞。因此,解決“飯圈文化”中的問題,需要綜合施策,辨証施治。
一些網絡社交平台對自身的主體監管責任分解不具體、任務不明確、理解不到位。還有一些社交平台基於商業利益,熱衷於培植高度吸引粉絲眼球的所謂熱搜榜、流量榜,甚至還刻意打法律擦邊球,助長了不良“飯圈文化”的滋生。因此,應以國家網信辦此次專項整治行動為契機,加大對網絡傳播行為的監管力度。各網絡平台必須以“人民至上”為最高原則,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切實落實用戶實名注冊,徹底堵塞平台運營中的監管漏洞。相關的軟件應加裝防沉迷系統,引導青少年正確使用社交平台,對於那些刻意炮制的虛假熱搜榜、排行榜、流量榜要堅決予以取締。
在“飯圈文化”的建構中,偶像明星居於中心位置,他們的言談舉止直接影響著“飯圈”的行為建構。為此,筆者建議在明星群體中引入信用黑名單機制,對那些德不配位的明星要有懲戒,對引起嚴重網絡暴力事件的當事明星,要追究其責任,以此倒逼明星加強對粉絲的引導。
“追星”可能是青少年難以放棄的文化娛樂訴求,關鍵是如何進行正確引導。一方面,要幫青少年樹立正確的“追星觀”。追什麼星?不能僅限於“流量明星”。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鐘南山、李蘭娟等抗疫英雄成為“全民偶像”,應該引導青少年多追這樣的明星。比如,有的學校舉辦“追星”主題班會,師生最后達成共識:追星要適度,以法律為底線﹔學會辨析“愛豆”言行,明星的人品最重要。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對職業黑粉及各種網絡暴力領頭粉絲的懲處力度,必要時,要用好法律武器,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對其進行處罰,涉嫌犯罪者,依據《刑法》追究他們的刑事責任。此外,網絡平台也要承擔起主體責任,努力形成針對職業黑粉的全面防御體系。
(作者:馬立新,系山東師范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教授、博導﹔康森,系山東師范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碩士研究生)
山東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 7月8日晚上,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第五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詳細】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不負韶華,為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復興的前途。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詳細】
韓正: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 新華社濟南7月7日電 (記者齊中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組長韓正6日在濟南主持召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