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 加快文旅復蘇

廖燦亮

2020年08月14日10:25  來源:人民網-輿情頻道
 
原標題:推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 加快文旅復蘇

  近日,文旅部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旅游企業擴大復工復業有關事項的通知》,恢復跨省(區、市)團隊旅游:各省(區、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經當地省(區、市)黨委、政府同意后,可恢復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經營跨省(區、市)團隊旅游及“機票+酒店”業務。

  受疫情影響,文旅行業成為遭受重創的行業之一。隨著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旅游業相繼恢復經營,跨省團隊旅游也於近日恢復,文旅行業復工復產穩步推進。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加快推進全國文旅行業全面復蘇,需要社會各界大力扶持。

  新冠肺炎疫情下文旅行業新趨勢、新機遇

  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當前文旅行業呈現出一些新趨勢。

  第一,“網民打卡”成文旅業發展新動力,短視頻成文旅傳播新形式。新冠肺炎疫情重塑了網民生活模式,更多的消費、傳播場景將由線下轉到線上。因此,“網民打卡”在制造網紅景點、擴大文旅傳播等方面的潛力將進一步釋放。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中國網民規模達9.04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4.5%。龐大的網民規模構成了中國文旅產業的一大消費市場。不少旅游景點被網民打卡后,在互聯網名噪一時,成為“網紅打卡地”,並吸引更多網民慕名前來打卡。

  短視頻是“網民打卡”的重要形式。短視頻是一種比文字、圖片更為豐富、更具分享精神的表達方式和信息傳播手段,能給網民感官、視覺和聽覺綜合的印象,讓用戶對旅游景點產生不同尋常的體驗。越來越多的網民習慣在短視頻平台發布旅游景點視頻,交流旅游攻略和體驗,為其他網民出游提供推薦與參考。

  第二,新技術、新運用與產業進一步融合,打造文旅新體驗。在新冠疫情防控中,5G、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移動互聯網新技術、新運用廣泛深入應用,賦能賦智各行各業,在支撐精准防控、保障居民生活、助力復產復工與經濟社會全面恢復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新技術等在各行各業的應用進一步拓展,文旅產業也呈現出與其融合加速的趨勢,進一步改變了旅游產業發展的格局、形式、營銷和體驗。

  比如,當前許多景點嘗試利用人工智能、智能導游等新技術,豐富游客沉浸式體驗,滿足游客個性化消費需求,提高智慧景區智能化服務水平。很多景區都開始安裝“無接觸”人臉辨認設備,旅客不需要帶身份証、不需要列隊買門票,直接在APP上完成線上預定即可刷臉進入景區,極大地提升了旅游體驗。有酒店測試應用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等技術,讓游客分享旅行體驗。游客戴上VR頭套就可以通過3D形式360度身臨其境地分享其他游客的旅行記錄和觀看評價。

  第三,疫情催生文旅新業態,開啟文旅發展新模式。受疫情防控影響,“雲上游”“數字景點”等旅游新模式迅速發展,為旅游業發展賦予了新動能。據媒體統計,疫情防控期間,包括北京八達嶺長城、頤和園、圓明園等景點在內,全國有超過100個城市的500多個景點,可以用VR全景技術進行參觀,體驗當地的風土民情和土特產品。故宮博物院打造“數字博物院”並推出“雲游故宮”,輸出更多精品數字文化傳播內容。網民通過故宮博物院官網和官方微信,也能游覽故宮。瀏覽區域包括開放區域以及養心殿、重華宮等暫未開放區域的外部空間和內部空間,還有VR全景觀賞,給網民帶來了全新的體驗。

  旅游部門、企業紛紛試水網絡直播,通過直播介紹景點並帶貨,減少疫情對行業帶來的損失,推動當地旅游行業復產復工。3月23日,攜程聯合創始人在海南三亞亞特蘭蒂斯酒店帶貨直播,1小時內賣掉了價值1000萬元的酒店套餐。此外,桂林、杭州、桐廬、臨安、余杭等當地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親自登上平台“直播帶貨”,宣傳本地旅游資源,並銷售當地旅游產品。

  政策紓困推動文旅產業復蘇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國家及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門積極應對,出台措施幫助旅游企業紓困,包括退還旅行社質保金、加強導游隊伍勞動權益保護、出台旅游業復工復產指導意見等扶持政策,有效提振文旅行業信心。

  比如,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關於統籌做好鄉村旅游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加快市場復蘇有關工作的通知》指出,在財政金融領域,應指導鄉村旅游企業和從業者用好稅費減免、金融貸款、融資擔保等政策﹔調劑部分旅游發展基金支出用途,支持鄉村旅游中小微企業貸款貼息工作﹔指導經營主體對接人社部門,按規定爭取“以工代訓”補貼。

  與此同時,多地出台相關政策,積極推動文旅產業復產復工,幫助文旅行業渡過難關。截至7月,全國已經有北京、上海、天津、海南、四川、雲南等多個省市出台了支持文旅企業有序復工復產的具體措施,包括稅收減免、費用減免、金融支持、社保支持、勞資支持、保証金暫退、設立文化和旅游產業紓困基金、開展旅游培訓在線課程等。

  此外,為有效應對疫情對文旅消費的影響,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多地多部門相繼發放文旅消費券,推動文旅行業復蘇。7月,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局聯合13家景區景點、鄉村旅游點推出5000萬元海口旅游消費券。同月,廣州發放3000萬張“廣州文旅惠民消費券”。據官方介紹,通過政府補貼、平台讓利、商家打折,消費券活動預計可以拉動消費1.5億元。

  進一步推動文旅復蘇建議

  當前,我國文旅業處於疫情重創后與逐漸恢復時期。隨著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向好,在相關政策的支持下,國內旅游市場必將逐步升溫,被疫情壓抑的文旅需求將逐步釋放。相關部門應把握機遇,加快推動文旅行業全面復蘇。

  第一,運用短視頻營銷,形成網民打卡參與傳播熱潮。傳播力就是生產力。旅游部門及景區應把握網絡發展與傳播規律,在微博、微信、抖音等互聯網平台開設賬號,主動利用互聯網推進地區形象傳播、打造地方影響力,通過互聯網平台,把疫情后景區發展成就、民族文化、風土人情、自然風光等信息傳播至每個網民,為宣傳景區形象、推銷旅游產品、形成旅游IP等發揮重要的傳播作用。

  特別要重視短視頻營銷,帶動網民積極性宣傳景區景點,擴大城市影響力。比如,西安要求各黨政機關開通短視頻平台抖音賬號,用短視頻傳播西安文旅文博形象。西安市旅發委還與短視頻平台合作,通過文化城市助推、定制城市主題挑戰等四大板塊,來對西安進行全面包裝,在世界范圍內推廣西安的旅游資源。之后,西安永興坊的“摔碗酒”“西安城牆”“大唐不夜城”“無人機燈光秀”等西安特色景點,先后刷屏成為“網紅”景點,吸引了眾多年輕用戶群體前往旅游。西安也從“千年古都”華麗轉身為“網紅城市”,在互聯網上煥發了新的生機。

  第二,以疫情為“契機”,推動旅游產業數字化升級。在疫情的影響下,各行各業紛紛“上雲用數賦智”,推動數字化轉型。旅游行業也要抓住機遇,積極推動數字化升級,提升各地景區智能化水平,增強游客體驗感、參與感、融入感。

  比如,景區利用大數據等新技術、新運用,促進升級改造票務系統,使用提前預約、線上購票、語音導覽、加大運力調配等非接觸方式購票和健康游覽﹔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打造智能語音導覽、智能遨游車等功能,提供旅游線上場景服務,提升游客旅游體驗﹔將人臉識別、刷臉支付等應用於線下各個場景﹔積極發展直播旅游、直播帶貨等等。

  第三,拓展線上業務,促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應對疫情影響,不少旅游景區推出“雲”模式游覽,豐富消費者體驗。比如,一些景點景區在與互聯網短視頻平台合作推廣,打造“網紅”景點的同時,積極發揮文創IP優勢,拓寬文旅盈利模式。有條件的地區可通過直播、短視頻、VR等形式,在線展示景點,推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促進旅游新場景的普及應用。

  第四,重視輿情監測與輿情回應,維護景區網絡形象。當前,一些旅游景點存在訂單退改難、低價陷阱、“天價”消費等,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極容易被放大並迅速發酵。不僅影響游客體驗,也容易對旅游景點,甚至整個城市形象帶來負面影響。負面形象一旦產生,很難在短時間內修復。因此,旅游部門需要加強監管,暢通游客投訴渠道,保障游客的合法權益,為旅游業復蘇營造良好的氛圍。

  (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主任輿情分析師 廖燦亮)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