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丨讓青春在鄉村振興中閃光

2020年08月14日09:04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原標題: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丨讓青春在鄉村振興中閃光

近年來,一大批素質高、品行好、眷戀故土的好青年脫穎而出,為鄉村振興注入了青春活力,帶動更多年輕人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大潮中,成就人生價值。

翟傳龍:擦亮家鄉水果品牌

出生於1984年的翟傳龍,在外打拼了十多年,2015年9月選擇從大城市回到家鄉投資創業。

朱田鎮位於費縣西部,丘陵和山區居多,降水量豐富,日照時長充足,適合種植多種水果。“父老鄉親辛辛苦苦種了一年地,由於缺乏科學種植和品牌理念,一畝地的水果產值比別人少太多了。”作為一名新農人,翟傳龍下決心打造好“麗果麗鄉”平台,為家鄉做點事。

翟傳龍結合沂蒙山地區獨特的地理優勢,走出一條“因地制宜整合資源,打造家鄉特色品牌”的幫扶道路,目前家鄉所產的草莓、西瓜、胡子賴桃等已經在“麗果麗鄉”各門店“上新”,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看到父老鄉親獲得實實在在的回報,翟傳龍從內心感到喜悅:“現在正在進行果品產業鏈深度融合布局,計劃建立果業種植、生產、加工基地,助力家鄉水果產業大發展。”

王飛:鄉村草莓別樣紅

鄒平市合勝草莓專業種植合作社理事長王飛,創業5年來,從白手起家到現在擁有31座效益可觀的草莓大棚,在鄉村振興的舞台上闖出了一片天。

中專畢業后,王飛不甘心“一輩子在家守著幾畝薄田過日子”,通過學習和鑽研,他發現草莓採摘項目既環保還能有效利用農村土地資源,很有前景。他便一頭扎進去,一邊學習理論知識,一邊跑到省外、周邊學習寶貴經驗,對內鑽研技術,對外跑銷路。

幾經“折騰”,王飛終於獲得了成功,種出的草莓不僅品相好、個頭大,而且口感好,十裡八鄉的游客慕名而來,絡繹不絕。大棚畝產由原來的3000斤突破到現在的7000斤,效益可觀,為村裡蹚出一條致富路。

疫情期間,王飛第一時間參加了臨池鎮青年戰“疫”突擊隊,在檢查站服務了近兩個月,用實際行動展示出青年一代的擔當。

趙文鑫:用技術振興鄉村

“30元一斤的韭菜、40元一斤的甜瓜、100元一斤的桑葚,是鑫誠農業堅持技術引領、實施‘品牌高端化’戰略帶來的可喜成果。”山東鑫誠現代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技術總監趙文鑫說。

鄉村振興,出路是科技,活力在創新。在趙文鑫帶領下,鑫誠農業創新規模化種植模式,發揮龍頭引領作用,整合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建立“企業+貧困戶”“企業+村集體+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帶動周邊1100余戶農民年均增收22000元、624戶貧困戶實現穩定脫貧,15個村集體收入全部穩定在3萬元以上。

針對惠民縣農產品品牌打造和市場開拓滯后等問題,趙文鑫在蔬菜、水果等特色產品的質量、包裝、品牌打造和銷售方面狠下一番功夫,制定基地標准化生產技術手冊,印發1萬余份發放到當地農戶。目前,鑫誠農業已與阿裡巴巴、樂村淘開展深度合作,產品銷往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出口日、韓等國家。

胡春青:在鄉村振興舞台上抓機遇

在曹縣大集鎮胡樓村,有這樣一對夫妻,通過電子商務推廣銷售演出服飾,為家鄉脫貧攻堅貢獻力量。

大集鎮是全國知名的“淘寶鎮”,村民們紛紛主動或被動地觸網“撈金”。2014年,回家探親的胡春青和妻子孟曉霞,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開了一家淘寶店。隨著訂單越來越多,兩人決定投身到返鄉創業的熱潮中。

曹縣以生產和線上銷售表演服、木制品為主,產品趨於同質化,銷售對象以國內消費者為主。“是不是可以做原創,將產品賣到國外?”憑借著一股子干勁兒,再加上對市場的敏銳嗅覺,夫妻倆的小店越干越紅火。2017年,兩人租用了村內的扶貧車間,開起了自己的加工廠,還帶動了周邊15個村民和3個貧困人口就業。第二年,胡春青夫婦的淘寶店銷售額就已突破500萬元。“有機遇的時候,要抓住。在鄉村振興的舞台上,我們一定會走得更堅定、更長遠。”胡春青滿懷信心。(張依盟 徐明星 龔保)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