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濰坊市稅務部門聚焦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積極選派駐村幫扶“第一書記”,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精准落實稅費優惠政策,豐富扶貧攻堅手段,幫助貧困地區和百姓結合實際發展特色產業,助推幫扶點脫貧致富、舊貌換新顏。
偏僻山溝建起了觀光旅游景區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濰坊市稅務部門全面落實扶貧工作包村責任人、貧困戶幫扶責任人、項目包靠責任人“三個責任人”要求,准確核實掌握幫扶對象情況,為脫貧致富出實招、解難題、拔窮根。
2018年,張曉明被濰坊市稅務局選派到青州市王府街道史店村擔任第一書記。史店村由於地理環境因素,山路崎嶇,村民出行困難,土地零散無法機械化作業,村民主要依靠種植果樹、散養家禽維持生計。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駐村2年多來,張曉明挨家挨戶了解情況,和村委干部一起實地考察研究,聯系技術人員,著力發展符合村情實際的特色產業,在項目精准上下功夫,為史店村量身定制旅游產業發展方案,打造荷花窯洞景區產業鏈。同時,積極與上級溝通,爭取到重點旅游項目專項資金66萬元,幫助建設玻璃吊橋,成為景區特色觀光項目之一,預計每年能為村裡增收近6萬元。
為了吸引游客,張曉明還協調資金40萬元,對長500多米的進山旅游觀光路進行了整修,硬化道路面積約2000平方米,解決了景區道路不通暢、游客步行觀光不便等困難。2020年6月,景區“百畝花海”項目建設完成,史店村南邊的荒山變成了“綠水青山”,成了遠近聞名的旅游景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解決了村裡50多人的就業問題。
轉換思路,做山水文章,綠水青山真正成了金山銀山。如今的史店村,周邊山更綠了,村民臉上的笑容也更多了。
定點幫扶暢通十八彎裡致富路
熱得晃眼的山路,汗水濕透了衣服,63歲的孟慶利卻走出了雄赳赳的氣勢。在臨朐縣辛寨鎮牛山東頭村村委會辦公室,他把一紙申請書擺在村支書李文採桌上:“書記,我要申請脫貧!”
“稅務局扶貧干部給我聯系了養路工的工作,一年6000塊﹔幫我加入果蔬合作社,一年能分紅9000左右﹔政府還花了2萬塊給我修了房子……”孟慶利掰著手指頭一筆筆算著自己的收入。
發生在孟慶利身上的故事正是臨朐縣稅務局精准扶貧的結果,同樣受益的還有該村的廣大農產品種植戶。
要致富,先修路。幫扶伊始,臨朐縣稅務局扶貧隊伍就根據村裡佛手瓜、柿餅、油桃等農產品質量不錯,但苦於道路難行,“守著寶山賣不出錢”的實際,積極主動協調匯報,爭取臨朐縣政府、扶貧辦、交通運輸局等的支持,用一個月時間快速硬化打通了自然村到省道的600余米的區間道路,並協調將該村到省道間長約7公裡的砂土路納入了臨朐縣農村公路改造計劃,爭取到了財政撥款200萬元,加快了道路建設進度。
道路通車后,牛山東頭村黨支部書記李文採高興地說:“稅務局幫忙把路修通了,老少爺們再也不用兩腳泥了,獼猴桃、佛手瓜等農產品不愁有銷路而運不出去了。粗略估算,僅獼猴桃一項,一畝地就比去年能多拿近1萬元,村民收入增加不少。”
小小“榛心”為鄉親帶來致富大產業
脫貧攻堅,產業興農。濰坊市稅務部門發揮稅收職能作用,為農業產業持續送政策、優服務,促進農業產業發展,更好服務精准脫貧和鄉村振興。
山東華山農林科技有限公司是位於諸城市的一家集榛子種植技術推廣、榛子國際國內貿易、食品行業榛子原料供應於一體的高科技農林企業,是山東省鄉村振興科技聯系點,帶動周邊村庄3000多農戶、6個專業合作社,發展種植平歐大榛子,種植規模達到2萬多畝,每年一畝能增收8000元,幫助132戶省定貧困戶實現了脫貧,把荒山變成了農場,有效促進了當地農民就業增收、脫貧致富。
山東華山農林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中國經濟林協會榛子分會會長魏本欣介紹:“這幾年,政府各部門在建設配套水網和灌溉設施、購買榛果加工設備、銷售臻系列產品等給予了很多幫助,稅務部門為產業發展出謀劃策並落實了各項稅費優惠400多萬元,提供了很大支持。”
當地稅務部門抽調48名業務骨干組成黨員先鋒服務隊,對17個涉農重點項目進行重點包靠,採取走訪調研的形式,了解企業涉稅需求,為項目發展精准把脈,個性化制定輔導內容,為每個重點項目建立《適用稅收優惠和減稅降費政策清單》。先后建立重點項目檔案34個、推送優惠政策130余條,力促精准脫貧、鄉村振興。
“有了各方面的幫助,我們發展的信心更足了,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形成以榛子採摘、深加工、民俗一二三產高度融合的產業格局,規模擴大到三萬畝,能輻射到20個自然村,讓周邊的老百姓都富起來。”魏本欣說。
稅費優惠助力“海龜”返鄉創業圓夢
2010年,留學歸來的張曉東放棄了在北京待遇豐厚的工作,選擇回到位於安丘市的老家——柘山鎮,開始創業。在充分考察研究后,他依托當地優越的地理生態環境,開發建設金水谷生態農庄,大力發展農家樂。
“在我們發展的過程中,當地政府各部門給了我們很多幫助,金水谷剛開業那會兒,稅務部門就送來了各種優惠政策。”張曉東說,“我們享受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稅費方面每年就能節省一萬多元,有政策托底,我們心裡更有底氣。”
據了解,當地稅務部門依托稅收大數據分析,根據金水谷“企業+農戶”的經營模式特點,整理52項支持脫貧攻堅稅收政策,開展專項輔導,服務企業精准享受稅收優惠。
張曉東創立的農家樂發展起來了,帶動了當地的鄉村旅游發展,也為村民們帶來了新的工作崗位,吸引了不少年輕人返鄉就業。
人回來了,資金也注入了,以土地為股,引進現代化產業,年底分紅,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2021年,張曉東的“南果北種”項目將陸續和游客見面,到金水谷的游客將能體驗到現摘現嘗芒果、荔枝等熱帶水果的樂趣。
從“海龜”到“泥腿子”,張曉東帶領著鄉親致富奔小康。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像張曉東一樣選擇返鄉創業,脫貧致富的美麗鄉村展現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李剛 解彬)
山東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 7月8日晚上,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第五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詳細】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不負韶華,為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復興的前途。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詳細】
韓正: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 新華社濟南7月7日電 (記者齊中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組長韓正6日在濟南主持召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