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柴大學招生了,想不想成為下一個“大國工匠”?

2020年07月31日15:07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濰柴大學招生了,想不想成為下一個“大國工匠”?

  在美麗的風箏都濰坊,有一所以企業命名的大學--濰柴大學。她像一顆璀璨的明珠,矗立在濰柴集團旁邊。近日,濰柴大學公布2020年秋季招生計劃,共招收240人。該校以客戶需求為導向,聚焦高技能人才培養為目標,打造“大國工匠”為己任,圍繞企業戰略,致力服務於山東重工各企業的發展。“大國工匠”王樹軍就是該校的優秀畢業生。

  濰柴大學(濰柴高級技工學校、濰柴職業中等專業學校)1960年建校,是由濰柴控股集團投資,經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濰坊市教育局審批的全日制職業學校。學校1989年率先與德國漢斯·賽德爾基金會合作,並探索建設德國“雙元制”辦學模式。2014年,投資1.98億元開工建設新校區。2016年學校整體搬遷至新校區,正式更名為濰柴大學 。

  今天的濰柴大學樓宇錯落有致,形成獨特的校園建筑群。校園環境優雅,建筑物周圍綠樹環繞,繁花錦簇,碩果累累,生機盎然。教學設備設施先進,教學獨具特色﹔圖書館藏書15000余冊,電子圖書100000冊,每月更新5%,互聯互通,閱讀無限,為全校師生及公司員工的學習、生活提供了便利條件。

  學校擁有多個省市級名牌專業,其中機械加工專業被德國羅爾手工業行會認定為工長技師培養資質,成為中國職業教育培訓的成功范例和特色品牌。學校致力於新的教學方式改革,以完成工作任務為目的的行動導向型培訓為主導,培養學生在工作中發現、分析、解決和總結問題的能力,鍛煉學生操作、應用能力,獨立、協作、自學等一系列能力,使其具備終身自我學習能力,更能適應不斷發展的社會需求。

  該校常設新能源車輛、工業機器人、工業控制、精密制造與裝配、機電一體化、柴油機裝試與檢測、數控加工、數控維修、鈑金電氣焊、市場營銷、工業物流等13個專業。自辦學以來已累計為企業和社會培養數萬名高級技能人才,其中多人已成為省、市首席技師,成就最高者當選年度大國工匠。

  該校借助國際化企業濰柴的品牌和實力,充分發揮企業辦學優勢,引進企業先進管理理念,在教學改革、德育建設、教學管理等方面有了很大突破,已成為國內校企合作模式的領航者。先后成為首批全國機械行業職業教育教師企業實踐基地、山東省新型學徒制試點單位、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行業公共實訓基地之先進制造業公共實訓基地,2019年10月學校榮登“2019中國企業大學50強”。

  該校堅持大國工匠、濰柴“黃埔”、薪火相傳的辦學理念,以建設一流的文化大學、黨建大學、職業教育大學、在線培訓大學為目標,旨在成為高端技能人才和一線指揮官的專業學府、全集團干部員工重要的培訓基地和考試測評中心。

  濰柴大學2017年在數控車、數控銑、車工、電氣安裝與調試、機電一體化、焊接技術、工業機械裝調7個工種的技能大賽中共獲得全國一等獎2個,全國二等獎2個,全國三等獎2個,山東省二三等獎、優秀獎11個,濰坊市一二三等獎8個。2018年在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全國機械行業數控銑選拔賽二等獎,第二屆全國智能制造應用技術技能大賽職工組二等獎,山東省第六屆職工職業技能競賽鉗工一等獎。

  榮膺2018年 “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王樹軍(濰柴動力一號工廠員工),就是濰柴大學的優秀畢業生。以其名字命名的“王樹軍勞模創新工作室”先后被命名為“山東省勞模創新工作室”和“全國機械冶金建材系統示范型職工(勞模)創新工作室”。

  歷經50多年的積累與傳承的濰柴大學,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培育了一大批引領行業轉型的優秀工匠人才,成為培育“大國工匠”的搖籃。目前,濰柴擁有大國工匠1名,全國質量工匠1名,中國機械工業百名工匠2名,齊魯大工匠2名,齊魯行業工匠5名,齊魯首席技師5名,山東省機械行業首席技師3名,山東省突出貢獻技師5名,濰坊市首席技師8名,濰坊市有突出貢獻技師9人,濰坊市金牌職工3名等。(張蓓)

(責編:宋歌、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