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菏澤:電力扶貧“點亮”脫貧致富路

2020年07月27日10:40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人民網濟南7月27日電(劉祺)菏澤東明縣長興集鄉,有著5.8萬畝耕地面積,大部分位於黃河西岸。多年來,這裡的村民們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守著黃河澆不上地。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加上種種歷史原因,一直未能接通灌溉電源,隻能靠人工或者柴油機提水,澆水問題成為制約攤區農業發展的瓶頸,萬畝農田擺在那裡,農民的收入卻微乎其微。

“這裡地多,耕地面積也很寬廣,特別適合連片耕種,但是由於澆水比較困難,作物收成也不好,導致價格也很便宜,一畝地現在也就一兩百塊錢,很少有人會來租種。”7月25日,楊庄村黨支部書記趙東方告訴記者,農民自己也覺得靠著它賺不到多少錢,很多地就都荒廢了。

電力工人在現場勘查。(攝影:柳波)

“守著黃河沿,灌溉卻靠天”,了解到這一情況后,2018年初,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深入調研,現場勘查,決定投資1070萬元,架設超過15公裡的10千伏跨黃線路,以徹底解決黃河西岸灘區農業和農村生產用電問題。

“這項工程的社會效益遠大於經濟效益,它結束了黃河西岸農田無電灌溉的歷史,使當地老百姓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大大提升了灘區群眾的幸福感。”東明縣供電公司總經理劉連海表示,助力黃河灘區脫貧致富,是我們的職責和榮耀,我們將不斷提升供電能力,滿足灘區農業生產和產業發展的用電需要。

10千伏的“潤農線”正式通電。(攝影:柳波)

2018年底,這條被命名為“潤農線”的10千伏線路正式通電,解決了黃河西岸灘區農業和農村生產用電問題。

解決了灌溉問題,萬畝薄地變良田。種糧大戶趙慶雨在楊庄村迅速以每畝1000多塊的價格承包了600畝農田種植小麥跟玉米,在他看來,隻要能澆上水,旱澇保收。由於澆水方便,加上機械化種植、精細化管理,一年下來趙慶雨的收入達到了三四十萬元。

“以前沒有電,澆水太不方便,對在這裡包不包地也非常猶豫,但現在就沒有這個顧慮了,推上電閘,水就來了,澆水特別方便。”趙慶雨臉上洋溢著笑容,“現在的話,畝產能達到1000斤以上,最高能達到1500斤,灌溉成本也降低了近一半。”

農忙時節,趙慶雨就從楊庄村及周邊雇上五六十個人幫忙,其中多數是貧困人口。一年下來,每人能拿到兩三千元的收入,既幫助了種植,也增加了貧困人口的收入。

黃河攤區的村民生活越來越好。(攝影:柳波)

自從“潤農線”架通以后,不少村民還種起了瓜果蔬菜,甚至建起了蔬菜大棚。來自河南的喬增正還來黃河邊包了170畝水窪地,養起了黃河鯉魚、澳洲龍蝦、泥鰍等水產品。

“我是去年10月份來這裡承包的地,現在是三個池子,四五天就要從黃河裡打一次水,差不多連打兩天兩夜。是供電公司給我拉了一條專線,沒有電我這邊的魚肯定運營不了。”喬增正表示,目前效益不錯,我准備秋天再承包400畝地,擴大養殖規模。

如今,黃河攤區的村民收入有了顯著增加,錢包也漸漸鼓了起來,致富路也更加寬廣。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