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至14日,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孫立成率領濟南市代表團赴浙江省杭州市、寧波市、嘉興市,圍繞加快打造“五個濟南”進行學習考察、招商引資。在嘉興,代表團參觀了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考察了烏村夜間業態、旅游開發等情況。
文化濟南是“五個濟南”的一項重要內容,打造文化濟南,烏鎮能提供哪些借鑒?
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最佳選擇
從人們印象中的江南水鄉千年古鎮,到如今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舉辦地”,近年來,烏鎮無論是城市形態、城市功能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國際化的氣質已經得到初步顯現。
2014年11月19日,對烏鎮而言是個難忘的日子。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拉開大幕,並永久落戶。這是中國舉辦的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互聯網大會,也是世界互聯網領域的高峰會議。
自從之后,連續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都在此舉辦。其中,於2019年10月20日開幕的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主題為智能互聯·開放合作——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當時,來自政府、國際組織、領軍企業、技術社群和社會團體等方面的1500余位中外嘉賓,圍繞創新發展、網絡安全、文化交流、民生福祉和國際合作等議題進行探討交流。
如此高規格的互聯網峰會選擇烏鎮,烏鎮又有著怎樣的魅力呢?
在世界互聯網大會選址之初,專家組便提出了幾個條件,第一是互聯網經濟比較發達,第二是能找一個像達沃斯那樣的小鎮,然后賦予它互聯網的魅力,第三它能代表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后來專家們尋找了很多地方,經過反復比較,認為烏鎮是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最佳選擇。
時任浙江省省長的李強在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發布會上曾表示,浙江在互聯網行業的發展上有自己的良好基礎和獨特優勢。首先,浙江的互聯網應用做得比較好,特別是電子商務比較發達,信息消費能力比較強。第二,浙江圍繞互聯網領域創業創新的氛圍非常好,還有就是浙江信息基礎設施相對比較完善,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相對比較快。
極具江南特色的烏鎮擁有7000多年的文明史和1300多年的建鎮史,是中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鎮之一,已經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
此外,烏鎮地處滬杭蘇“金三角”中心位置距杭州、蘇州均為80公裡,距上海140公裡。高速、高鐵四通八達,密集的大巴、高鐵每天半小時滾動發車直達烏鎮,交通極其發達。
正如時任桐鄉市委書記的盧躍東所說:“我覺得世界互聯網大會與其說是選擇烏鎮,不如說是選擇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這是現代互聯網技術與中國社會融合發展的一種象征。”
古鎮文化的互聯網探索
經歷了6屆互聯網大會的熏陶,古老的烏鎮與互聯網之間,似乎形成了完美的契合。最先進的科技,正融入最傳統的生活。
素有“中國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譽的烏鎮,2001年開放后,即列名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2007 年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09 年獲亞太旅游協會(PATA)生態旅游金獎。
鎮內歷史古跡眾多,古民居密布,有著約16萬平方米的歷史街區建筑。 在一期東柵景區獲得巨大成功的基礎上,2003 年開始了二期工程——西柵大街的保護與開發。2007 年春節正式對外開放,當年接待海內外游客217 萬人次,門票收入達 9900 萬元。西柵已成為現代都市人的“度假社區、夢幻天堂”。
自1999年開發至今,20年間,旅游業也成了烏鎮互聯網發展的縮影。
2012年8月,淘寶烏鎮旅游旗艦店正式上線,游客通過電腦和手機就可以訂購住宿、景區門票、紀念品。
2012年6月,烏鎮西柵景區基本實現了無線網絡全覆蓋。2019年10月,烏鎮各景區實現了5G全覆蓋。
此外,由烏鎮旅業自主開發上線的烏鎮旅游導覽平台也正式投入了使用,平台功能包括“游客自助在線預約”“景區線路規劃”和“酒店客房引領”等,這些功能的成功實現,使景區服務最大化地融入到每位游客游玩體驗的每一個環節中,提升了景區一站式服務能力。
通過精准定位,如今游客隻要拿出手機掃一掃,就可以呼叫游覽車隨時“接駕”。烏鎮景區從2016年4月起,就逐步在景區的游覽車和搖櫓船上安裝了GPS和北斗雙模定位系統,並且設立監控調度室,手機掃碼叫車運用在景區,這在全國景區中較為領先。
互聯網洗禮打響數字經濟
互聯網為烏鎮帶來的改變,不只是旅游業。
桐鄉市委常委、烏鎮鎮黨委書記姜瑋曾表示,歷經6屆烏鎮峰會的洗禮,互聯網、文化等基因快速融入融合,突破江南水鄉的傳統印跡,烏鎮實現了從“形象單一到內涵豐富、結構單一到多元融合、管理單一到治理集成”的三大轉變,讓城鎮內涵更豐富、氣質更彰顯、烏鎮IP更響亮。
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召開時,烏鎮的數字經濟相關企業僅12家,而截至目前,這個數字已經達到了919家。這五年,烏鎮地區生產總值從28.4億元增長至64.6億元,財政總收入從4.9億元增長至11.6億元……中國質量認証中心2018年公布的數據顯示,“烏鎮”區域品牌價值已達到299.58億元!
桐鄉市委書記盛勇軍透露,自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展以來,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桐鄉鮮明的特征。五年來桐鄉數字經濟企業的數量增長了5倍,信息制造業的產值和信息軟件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每年均以50%的速度增長。
桐鄉市市長於會游透露,未來將進一步深化烏鎮互聯網創新發展試驗區核心區建設,加快把試驗區打造成“全球頂尖的互聯網國際交流會展地、世界一流的互聯網產業集聚地、賦能未來的互聯網創新策源地、示范引領的互聯網治理先行地”。
烏鎮對打造“文化濟南”的借鑒
在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濟南代表團了解世界互聯網大會的辦會經驗和成果,認為烏鎮利用世界性大會的平台大力發展文化旅游、會展經濟等服務業的經驗值得濟南借鑒。對烏村“休閑度假村落”的打造,濟南代表團也表示贊賞。
換言之,烏鎮規模雖小,但對泉城建設“文化濟南”仍具有借鑒意義。
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濟南文脈綿長、底蘊深厚,為加快打造“文化濟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塑成了獨特的優勢。
站在高起點上打造“文化濟南”,濟南計劃怎麼干?
在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是一項重要內容。報告提出,今年將推動與泰安、曲阜共享文化旅游資源,打造世界級“山水聖人”中華文化樞軸;加快建設黃河文化體驗區、主題公園,打造黃河文化保護傳承高地。實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開展文物拯救保護行動,抓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加強歷史遺跡保護修復,延續城市文脈,留住城市記憶。挖掘整理泉水典故文脈,推動“濟南泉·城文化景觀”申報世界遺產,擴大泉城文化國際影響力。加強與周邊城市合作,整體策劃包裝名泉、泰山、齊都、運河等優質資源。
與此同時,濟南還將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升產業競爭力。建設直播經濟總部基地、短視頻雙創基地,打造新媒體之都。積極推進博物館、檔案館、規劃展覽館等設施建設,新建“泉城書房”12處,推動更多圖書館實現通借通還。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愛國衛生運動,讓文明成為泉城最美底色。(楊天)
來源:天下泉城
山東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 7月8日晚上,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第五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詳細】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不負韶華,為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復興的前途。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詳細】
韓正: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 新華社濟南7月7日電 (記者齊中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組長韓正6日在濟南主持召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