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菏泽干部短板,张新文撰文阐释“读书观”

2021年06月16日09:18  来源:东岳客
 
原标题:有感菏泽干部短板,张新文撰文阐释“读书观”

昨天出版的菏泽日报头版头条,是市委书记专门写了篇文章劝人多读书,题目为《要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仔细看了看,是张新文读了作家黄企生的《天下没有白读的书》,很受启发,于是推荐给菏泽人看。

很多人感到奇怪,今年的世界读书日(4月23日)已经过去了,按常见的操作,这一类劝人多读书的文章多是在读书日前后发。但是也没有规定,倡导读书的文章必须在读书日发。

无论怎么想,有一个事实是肯定存在的:张新文书记一定是感受到了菏泽一些干部的能力短板,确实需要从书本里增强本领。

张新文2019年7月份到菏泽任职,马上就满两年时间,对菏泽干部的整体情况已比较熟悉。

今天,我向大家推荐一篇好文章——《天下没有白读的书》。这篇文章的作者黄企生是一位从部队退休的老领导,多年来,他笔耕不辍,著作良多。有感于最近沉渣泛起的“读书无用论”之说,他挥笔写下了这篇文章,从各个方面讲述读书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劝人读书可谓循循善诱、苦口婆心,我读了以后很受启发,也有了很多思考。这篇讲读书的文章,对于正在奋战“十四五”、开启新征程的菏泽广大干部群众来说,应该也很有启迪。

要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中共菏泽市委书记 张新文

中华民族有悠久的重视读书传统,有一幅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道出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密码。党的领导人都高度重视读书,毛泽东同志一生博览群书,为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光辉榜样。

菏泽的干部任劳任怨、能吃苦,但眼界胸怀和知识储备还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有的不懂不问也不学,工作得过且过;有的走上新的工作岗位,3个月甚至半年还不熟悉基本的情况,根本原因也在于不善学习甚至不想学习。当前,菏泽正处于全面开创后来居上新局面的关键阶段,加快发展任务繁重。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要挤时间读书,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势的本领,在推动发展中奋力闯出一条新路来。

领导干部要注重学习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经历了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一部中国共产党党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发展史,也是无数革命先烈的奋斗史。学习历史特别是党史,可以让我们明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可以更加坚定我们的信仰,凝聚我们的力量,启迪我们的智慧,磨砺我们的品格。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强化担当精神,站稳群众立场,切实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

领导干部要注重学习经济和科技知识。经济工作依然是我市当前的中心工作,领导干部要做懂经济的内行,多读一些经济方面的书籍,掌握基本经济原理,善于用经济的思维谋划工作,用经济的方法推进工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领导干部要加强对新科学知识的学习,关注全球科技发展趋势,在决策过程中超前谋划,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领导干部要多读一些文学书籍。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是人类文明的精神宝藏,是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可以给我们提供人生的滋养,有助于开阔我们的眼界,涵养我们的素质。那种把读文学书籍当作不务正业的观点,极端浅薄无知,应当为大家所摒弃。

领导干部还要多学无字之书。读书就是学习,学习不尽是读书。“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从这个观点来说,读书又是无所不在的。我们不仅应当善于从书本中求取知识,还应当时时处处向身边人学习,向周边的人、向更先进地区的人学习,更要善于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要身在菏泽、学在天下、放眼天下,多看多学多思考,不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升本领。学无止境,读书亦无止境,值得我们一生努力。

古人讲,“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尤其需要提倡人人读书。菏泽要发展,读书须先行;菏泽要崛起,学习是要务。希望大家行动起来,加强学习、形成自觉,在全社会大兴学习之风,共同营造全民读书的浓厚氛围。

天下没有白读的书

黄企生

网上有个话题热议:读了很多书早就忘记了,那读书的意义在哪里呢?

尤其是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学,读那么多的书干嘛?

最终同读书不多的女性一样,差不多还不是回到一座城市,打一份工,学得再好,同样还不是洗衣做饭,相夫教子,何苦折腾?

事实真是这样,读不读书意义不大?或者读多读少差不多吗?

一个字:错,甚至是大错特错!

首先,每读完一本好书,心灵都会得到一次升华和洗礼。表面上看,似乎读过书忘了,或许时间一长不记得了,但其实它对人生的影响和改变是恒久的。

人们常说,读书可以改变命运,是否全部完全改变命运很难说,但不读书和少读书,肯定很难改变命运。

没有知识,就缺乏智慧,特别是缺乏现代高科技的素养,就缺乏生存和竞争的本领,人生舞台上很难成为主角,充其量在人生旅途中边边角角打打工,跑个“龙套”。

尤其是进入新时代,像改革开放初期,有不少土豪,“斗大的字不识几个”。

有的靠勤奋吃苦,顽强拼搏,获得“第一桶金”;也有的靠投机得手、逆袭成功同样挖到“第一桶金”。

改革开放初期,各式各样的人,获得成功的大概率事件,还真的不少!

但如今信息化、智能化时代,没有文化想塑造成就,站在人生舞台的巅峰,改革开放初期的“样式”几乎不可能“复盘”。

一句话,没有真才实学,进入新时代,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演绎出精彩、赢得人生,几乎是不可能的。

直言不讳地说,要在江湖上混出“名堂”,简直是“天方夜谭”。

毫不夸张地说,书读多了,会让你在人生舞台上拥有的可能越来越多,成功的概率越大!常常是才华有多大,舞台就可能有多大。

一个认真读过很多书的人,书本内容难免会忘记,但读过的书,早就融入了自己的血液、骨髓、灵魂,沉淀成智慧、经验和情感,只要有一个触动点,就会喷薄欲出,只要有一个机遇,就会脱颖而出。

机遇偏爱有准备者,很大程度上机遇偏爱有真才实学的人。

再漂亮的容颜,会有变老的一天,再强壮的身体,也会有衰弱的一天,唯有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会逐渐积累在你的气质里,变成你永久的财富,始终让你保持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甚至越走越远,始终活力四射!

其次,人生没有白读的书,每一本都算数。有人直言,女孩子读书读多读少最终结局差不多,没必要读那么多的书。

这可能是个伪命题,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一定市场!

毋庸置疑,读过不少书的女孩子,哪怕最终跌入繁琐,洗尽铅华,但同样的工作,却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不一样的素养;同样看待和处理一件事,却可能是天壤之别!

有位哲人曰:“不读书的人,天和地都是狭小的,他充其量只能活一辈子;多读书的人,天和地却是广阔的,他能活上三辈子——过去—现在—未来!”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有读书能改变其气质,变换骨相。

再次,读书使人更开阔和辩证看世界,人生格局会变大。高尔基有句名言:“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与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毫不夸张地说:读书对一个人格局的形成,既是“地基”,又是“高楼”。

人们常说,“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可事实上有一句话更让人醍醐灌顶:如果不读书,行再多的路,也不过是个“邮差”。

读书提供了一个跳出来看待事物和世界的全新广阔视野,否则看待当前万花筒社会的种种复杂现象,很可能会产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偏差!

而书籍往往能打开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的视野,从更长更宏观的历史周期上,获得更完整更全面的认识!

它会使你内心世界变得越来越强大,更清醒更理智把握过去、当下和未来!

“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句话不仅不会过时,而且不可能被颠覆。

各位朋友,应永远铭记铭刻!

来源:浮见、泰山笔记

(责编:刘颖婕、邢曼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