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因地制宜书写海洋生态文明“长岛答卷”

2021年06月10日21:04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人民网烟台6月10日电 (谈媛)近年来,长岛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把山水林海城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大力抓好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积极发展生态渔业和生态旅游业,推进长岛海洋生态保护和持续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互促共进、良性循环的新路子,书写了一份海洋生态文明的“长岛答卷”。

长岛综合交通枢纽:“互联网+”特色的“智慧型”水路、陆路无缝链接港口

乘着船一进入长岛港,一座现代化风格的大型建筑伫立眼前。经过近两年的建设,长岛综合交通枢纽主体已全面完工,进入室内装修施工作业阶段,预计在2021年内正式投入使用。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约2.48亿元,新建客运站1949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日最大旅客吞吐量可以达到12万人次,成为集旅游、购物、物流、休闲观光等综合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客运滚装中心、旅游服务中心、商贸中心、物流中心。

客滚船旅客上下船采用登船廊道,车辆上下船通过登陆点或液压连接桥,人车合理分流,互不干扰,节省旅客和车辆的上下船时间,有效提高了运营效率。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车辆行驶中的相互交叉,减少拥堵,降低车辆能耗,综合交通枢纽将客滚和客运分区,上下船车辆停车场与接送旅客车辆停车场分别布置于客运站两侧。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屋顶设有光伏发电设备,大幅减少煤电能源消耗量。空调系统采用海水源热泵系统,新风采用全热型新风换气机组,充分利用排风的冷、热量。枢纽采用楼宇自控系统,针对客运站内空调新风机组、总排风机、集水坑与排水泵、电梯、变配电、照明等各种机电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和监控,以达到效率最优。

项目建成后还将进一步完善区域交通体系,结合智慧港口综合平台建设,系统解决长岛港区车客分流、口岸监管、功能布局等问题,打造“五型智慧港口”和“航站式服务”,使长岛港逐步建设发展成为具有“互联网+”特色的“智慧型”港口,为长岛居民和旅客出行提供更加舒心便捷的交通服务体验。

长岛综合交通枢纽

长岛海洋生态文明展览馆:立体呈现海岛型地区生态建设的“长岛样板”

沿着南长山岛西南沿岸踱步,你会发现一栋独特建筑立体凸现在蔚蓝海岸,这就是长岛海洋生态文明展览馆,它的作用正如它凸现在海岸一样,立体的呈现了海岛型地区生态建设“长岛样板”。

长岛海洋生态文明展览馆由一个主题展区、两个专题展区和公共服务空间“三大功能区”组成。一个主题展区,主要以“绿水青山 生态兴岛”为主题,重点布局了“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绿水青山 向海而生”、“生态保护 第一要务”、“生态产业 基础支撑”、“生态制度 重要保障”、“共建共享 基本原则”和“美丽长岛 伟大使命”等七个主题叙事单元,通过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全方位、立体化的介绍了长岛人文历史、生态资源,展示了长岛在推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打造蓝色生态之岛、休闲宜居之岛、军民融合之岛中的经验做法,为海岛型地区生态建设提供了生动的“长岛样板”。

更重要的是《父母爱情》的导演刘静(笔名刘政)就出生在长岛,在这里度过了她的童年时光和中学时代,刘静说:“《父母爱情》是我熟悉的生活。什么叫‘熟悉’?就是你从小在家里家外都能看见的。海岛上,左邻右舍,叔叔阿姨,那时候各家都是开着门过日子,没有什么秘密。”而刘静所指的海岛,就是长岛。

长岛海洋生态文明展览馆

聚焦长岛综试区,体验垃圾分类新模式

“之前岛上没有实行垃圾分类的时候,垃圾异味大,夏天蚊虫多,岛上一刮风,塑料袋就随风飘散。自从推行了垃圾分类,垃圾变废为宝,村里干净了,好的环境吸引来了更多的游客,我们渔家乐的收入也提高了。”经营渔家乐的张大姐和记者们分享着垃圾分类后村里发生的新变化。

目前,长岛综试区为城乡居民统一采购配置家用两分类垃圾桶18000余套(组),城区居民一桶两分,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容量各20L,渔村居民两桶一组,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容量各30L。根据居民不同生活场景,配置符合居民使用要求的设施。在城区主要位置设置智能收集设备63套,自动称重、自动积分,投递记录实时查看,在智能设备点位全覆盖安装高清视频监控,在改善居民使用体验的同时,加强对分类收集行为的监督。除此之外,为加强群众参与积极性,综试区推行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制,通过手机扫描垃圾分类点的识别码就可获取积分累计卡,每次垃圾分类前先刷卡再正确分类就可以获取积分,积攒积分可以兑换物品。既提高了群众积极性也提高了群众的垃圾分类意识。

工作人员展示垃圾分类新模式

长岛的吃与住:绿色环保扇贝养殖与高质量生活民宿

说到吃,作为一个海产品为主的海岛,长岛的扇贝当仁不让。作为长岛渔业养殖大户,北城村栉孔扇贝养殖规模占全区80%以上。该村三面环海,海区面积大,栉孔扇贝品质好,产量高。

从1982年北城村出现第一支扇贝养殖队,到1984年北城村已经有了5支扇贝养殖队,再到如今北城村已经形成了“苗种+养殖+加工+销售+回收利用”全产业链服务模式;从2012年北城村扇贝养殖负债500万到如今拥有设备价值近两亿。“北城人”就是靠着坚持、创新的精神一步步铸就了今天的辉煌。

一个小渔村,一个党支部,一家合作社,一条生产线……北城村在生动诠释着如何践行海洋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环保理念。

北城村栉孔扇贝养殖 

谈及住宿,那必然绕不开长岛“渔家乐”,长岛“渔家乐”兴起于1999年,是全国“渔家乐”的发源地,以“吃住在渔家,游玩在海上,揽胜于景区,娱乐在渔村”的浓郁海岛文化特色,备受游客青睐。目前全区共有22个村经营“渔家乐”项目,业户1128户2.4万余张床位。

“这个从18年开始建造马上营业的民宿,它的主旨就是打造一个高端民宿,为大家提供高质量的居住环境。”民宿老板孙世涛向记者介绍道。据了解,长岛“渔家乐·民宿”从疫情开始就着手实行“三年提升计划”,通过合理规划、财政奖补、产业招商、抱团发展等方式形成了特色布局、提升了品牌形象。

(责编:郑浦丽、邢曼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