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这三年,济南社会治理绘制美好民生愿景

2021年06月04日10:10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原标题:砥砺奋进这三年,济南社会治理绘制美好民生愿景

章丘区文祖街道三德范东村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的村居环境。在解放路街道青龙街日间照料中心,老人们享受着“老者助餐”带来的便利。 济阳区垛石街道柳家村的许方霞通过努力实现脱贫,近日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年华似水,匆匆流淌。带着“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嘱托,济南加速推进现代化社会治理,给城市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遍地开花的乡村蝶变,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千条线”纳入“一张网”,社会治理网格化创新实践的“翅膀”日渐丰盈;“城市大脑”加速“进化”,渗透进城市的每一寸肌理……泉城现代化社会治理亮点纷呈,不断绘制美好民生蓝图。

日子越过越红火

济阳区垛石街道柳家村从没项目缺产业、脏乱差的“贫字当头”,发展为现在的高产、精致大棚随处可见;

平阴县安城镇在东毛铺村创新“一核五治”乡村治理模式,天桥区桑梓店街道小寨村构建“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重塑了生态优美、风情浓郁的美丽新村;

老人们可以在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通过老者助餐的服务模式,为生活添加多样“美味”。

……

三年来,赏心悦目的“村变”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近日,记者来到柳家村,道路干净有序,街边绿树成荫。柳中巷、幸福大街……柳家村每条街都有一个诗意的名字。

“以前的街道坑坑洼洼,没啥说头。现在,每个胡同都有了专属命名。连俺们村里的姑娘都变美了!”说这句话的人,名叫许方霞,她曾是村里生活窘迫的贫困户,现在是邻里间公认的“励志大姐”。

近几年,政府提供资金,帮着柳家村建起四个扶贫大棚,由贫困户优先承包,第一个报名参加的许方霞口袋鼓了起来。

“让村里的贫困户脱贫,走上致富路,村风好起来,村庄自然就美起来了。”济南市妇女联合会权益部部长杨敬华表示,在党政所急、妇联所能、妇女所需的交汇点上准确定位,在广大农村创新开展以“庭院美、生活富、家风好”为主要内容的“出彩人家”创建工作,将创建工作向社区延伸,实现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更好地促进乡村蝶变。

大棚里,挥汗如雨的许方霞笑得眯起了双眼。“赶上了一个好时代,社会越来越好了,俺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跑在“格子”里的红臂章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那些活跃在一线的人、落实在基层的事,就像是组装机械设备时所必需的丁丁卯卯,汇聚微薄之力滴水穿石。于是,改变发生了。

发端于2005年的基层治理模式——网格化,让社会治理更出彩。三年来,社会治理网格化的创新实践,让网格员成为社区群众“最亲切的人”的同时,也激活了基层发展活力,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近日,记者在历下区燕山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的电子地图上看到,每个常住人口都有精准的数据“画像”,每栋房子都区分“自住、出租、群租、闲置”等状态,用不同颜色标注,网格化管理让人们目光所及之处的隐患无所遁形。

在社区的人群中,那个胳膊上戴着“红臂章”,步履匆忙的人,名叫刘爽,是燕山社区的专职网格管理员。她正在忙着给社区的独居老人送急用药物,这一上午下来,各种琐事的解决基本靠“跑”,微信运动里的步数一般都是数万步。

“别看就是些‘芝麻绿豆’的小事,一件件加以解决,才能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刘爽如是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济南进一步推动法官、民警、律师联系社区网格,调动各种力量来到百姓身边。从以前的邻里纠纷乱糟糟,到现在的啥事‘先找网格员评评理’,我们的观念转变了,思路也就打开了。”燕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宁宁介绍,济南依托网格,完善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的工作机制,让基层网格治理有人、有权、有物,成为一个好用、管用的“聚能环”,这是现代化社会治理所带来的一项重要改变。

城市“大脑”装了智慧引擎

碧水轻摇之间,城市发展日新月异。

改变的背后,蕴藏着改革、创新、共享的济南“密码”,凝结着具有时代价值和深远意义的济南探索。

十六里河派出所“社区智慧警局”提供的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已深入人心;

大明湖派出所“舜警超脑”智慧社区管理系统依靠一张全覆盖、智能化立体防控网络的布建成就了“最强大脑”;

济南公安“e警通”微警务服务平台上线以来,实名注册用户达240余万人,服务惠及群众超千万人次;

……

三年来,全市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不断探索完善社会治理新模式。

发展是不可逆的趋势,前行是不可挡的潮流。

济南市市域社会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专班负责人王朋介绍,为深入落实关于社会治理工作的相关部署要求,济南采用项目化管理方式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建设。通过市级统筹、分级实施,着力推出一批市域社会治理示范项目。其中,首批确定纳入市级项目28个、区级项目10个。

今后,全市将打造一批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品牌,推动形成具有济南特色、时代特点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未来之济南,城市治理者的“驾驶端”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乘客端”将同向发力、交互赋能,驶向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的宜居之地。

砥砺奋进这三年 社会治理

一组数据

市、区县财政投入社区党建和工作经费年均增幅超过20%,全市132个街道、850

个城市社区全部高标准建设“一站式”党群服务中心,新增综合服务面积15万多平方米,社区年均工作服务经费超过30万元。

全市优化调整网格1.89万个,建立网格党组织1.3万多个,建立“1+1+N+X”(1名网格长、1名专职网格员和多名兼职网格员、派驻执法人员)网格工作联动模式,全市新招录专职网格员1400余人、调整配备网格员4.2万多人,实现了社区工作力量倍增。各级累计投入9000多万元,为社区引进专业化社会服务机构和社工项目850多个,选派社工人才1.3万余人次。

去年以来协同解决老旧小区电梯加装、小区乱停车等物业问题2300多个。

省、市、区县共2640多家机关企事业单位、19.6万多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与网格治理,累计开展志愿服务90余万人次,解决基层关切问题4万多件。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056元、增长7.5%;济南夺得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三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改革热度指数副省级城市第一,城市人才吸引力全国八强,获评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一个人物

宁宁

社会治理路上那一抹“党旗红”

如果社会治理是一种颜色,那应该是一抹“红”……

三年来,历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机制改革,很多基层干部心中的鲜红党旗,随着时间流淌,镌刻于心。

作为一名社区管理者,历下区燕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宁宁从基层一路成长至今,是现代化社会治理进程中的受益者,也是聚焦社会治理、凝聚社区力量的见证者。

作为党员干部,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不是简单地维护社会秩序,而是要把党的领导根植于基层、根植于人民群众心中,让党建引领成为社会治理的“定海神针”。

如今,燕山社区里树木荫翳、鸟儿欢唱,这样优美的环境离不开社区居民的竭力协作和全体工作人员的热情付出。社区不断调动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热心人”的积极性,带动居民在协商中凝聚共识、在参与中聚人成事,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

寒冷冬日为老人送温暖、疫情防控期间为居民送关怀、危难之际勇敢逆行的最美志愿者团队——“泉城义警”,就是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强有力体现。

三年来,助老、环卫、治安、文体等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群众与党组织的联系更加紧密,归属感、认同感越发强烈。从政府治理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层发展活力逐渐被激活。一路走来,从奋斗着的“我”,逐渐组成“我们”。

未来,时光定能见证不凡!

一张蓝图

“聚力攻坚,全力创新,努力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李本海表示,2020年,我市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抓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成效明显,形成了市级统筹协调、县级组织实施、街镇强基固本的全域推进工作格局,首创了网格服务管理地方标准,“雪亮工程”公共安全视频点建设应用工作全省领先,“网格+积分”等一批经验做法得到推广,有力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是创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的关键一年,我市将按照一流标准,坚持系统规范一体推进,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操作规范和执行标准,提升科学化水平;坚持凝聚力量创新服务,依托综治平台打造解决问题的“主战场”和“前沿哨所”,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坚持注重基层,依靠群众,拓展社会治理途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共同体,努力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济南、法治济南。

评论:“向下扎根向上开花”

三年来,总被一种带有温度的社会凝聚力所震撼,总被众多坚守如一的事迹所感动。

拥有40年党龄的老党员赵元军,精神矍铄、双手灵活有力,一双胶鞋、一把镰刀,钻进河边树林里一干就是一整天。问他为什么十多年如一日地在社区做绿化志愿者,他的回答掷地有声:“我是个党员,总要为社会做点事。”

去年,在战疫一线,志愿者团队“泉城义警”二中队队长张强背着几十公斤的消毒设备跑上跑下喷淋,连续坚守几十个小时后,突然体力不支晕倒;

……

他们近乎执拗的坚持、心怀他人的胸襟,从不论报酬、不计得失。这让很多年轻人看到了社会发展滚滚向前的背后,是一群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前辈”。

人们常说,“向下扎根、向上开花”。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如果人人都能在平凡的岗位上扎下根系,努力开出繁花朵朵,那这个社会必定是花团锦簇、春意盎然。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在这个旗帜鲜明的队伍里,济南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优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围绕提升居民自我服务能力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

让“热心人”带动更多的“热心人”,描绘“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做志愿,志愿为人人”共建共治共享的画面。

如果人人都有“扎根开花”的决心,那守望相助、乐观包容的风尚将会成为一个亮丽的城市标签。(孙慧娟 杨晨)

(责编:郑浦丽、邢曼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