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邵莉:“东强”则“济南强” 则“山东强”

2021年03月03日11:34  
 

按照济南市委、市政府关于“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的战略部署,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区政府、功能区、部门研究制定的《城市发展新格局之“东强”——近期重点打造片区和项目行动方案》(简称“方案”),2月6日正式面向社会发布,这一方案将作为实施“东强”战略部署的行动指南。近日,天下泉城客户端专访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邵莉,了解“东强”方案制定背后的故事。

东强”和“强省会”战略的内在逻辑:

“东强”则“济南强”

“东强”区域在5个方向区域中担负着重要使命,是“强省会”战略的责任担当以及打造“五个中心”的主要载体。济南市委市政府多次表示,要确保“东强”战略迅速取得突破,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在邵莉看来,“东强”之所以成为强省会的战略责任担当,首先是“东强”区域发展基础好,目前在五个方向区域里“经济总量最大,实力最强”。自2003年“东拓”战略实施,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东部城市发展框架已经完全拉开,加上章丘撤“县”设“区”,济莱合并,“东强”范围达到了2300平方公里。这个区域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有三个国家级开发区,自贸区济南片区也位于此,CBD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齐鲁科创大走廊、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也在加快打造……

一个个重大项目加速推进,为“东强”提供了无限潜力。“‘东强’区域正在聚集形成先进制造、大数据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金融、总部商务等现代化产业集群,科创要素、科创载体平台也在加速集聚。”邵莉说,这里还有“空、铁、公、水”四港集聚,客货运体系发达,具有发展枢纽经济、外向型经济的优越资源条件。

邵莉认为,“东强”区域有条件也应当担负起强省会的使命,在“强省会”战略中打头阵、当先锋。方案明确“东强”的实施目标是“科技创新强、产业实力强、发展活力强、对外开放强、辐射带动强”。

“这就表明,东部要持续做强,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代表性区域;要当表率,自身做强了就能辐射带动全市的发展,进而在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中发挥龙头作用,乃至成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可以说,东强则全市强,济南强则山东强,这是东强和强省会战略的内在逻辑。”邵莉说。

八大重点板块强化系统统筹

每一板块为统一整体,相关区县需协同推进

根据方案,“东强”区域包括东部主城区和副城区,涉及历下区、历城区、章丘区、莱芜区、钢城区以及高新区。行动方案中,明确了八大主要推进方向以及八大重点板块。

市、区、部门协同推进对于战略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邵莉介绍,“东强”方案策划的重点是市级统筹推进的重点片区和项目,另外各区也在谋划区级推进重点。方案中的八大重点板块几乎都是跨行政区的,结合了各板块所在地区的基础条件、特色资源、内在联系,确定了不同的方向和定位,在不同的方面担负着重要使命。

“每个板块都强化系统统筹,是个整体,不是各个区各自为政,每个板块中由多个片区和项目组成,再细分解为若干行动任务。市委市政府强调,这些重点要在市级统筹部署下,相关区县负责落实实施。”邵莉说。

以“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建设完善齐鲁科创大走廊”板块为例,涉及了高新区、历城区、章丘区。邵莉介绍,方案明确了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主引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阵地的定位,构建以产研院、超算中心、中科院科创城等为核心的四个创新圈,下面又细分了十多项行动任务。相关三个区需要找到自己的担当,担起相应的职责,按照规划部署落实实施、协同推进,才能发挥聚合效应,共同完成既定目标和任务。其他的板块也是同理。”

“东强”方案中的三大新亮点板块

智能智造走廊、枢纽新城、生态风貌廊道

记者注意到,方案公布的八大重点板块中,对已具雏形、处于建设完善中的“CBD奥体中心区”板块,进一步提升了定位,要打造城市新中心区;对已在推进中的“齐鲁科创大走廊”板块,进一步梳理了空间,明确了重点格局;对“莱芜—钢城”板块进行了整合提升,要打造先进制造业中心;对交通和市政两个基础设施板块,提出了要补足补齐的重点作为支撑保障。

邵莉表示,另外三大重点板块则是此次“东强”方案中的新亮点。

方案提出“实施工业强市,规划打造智能智造走廊”。邵莉告诉记者,这一设想最初是去年5月她在区县发展战略座谈会上提出的,得到了相关区和部门的认可,之后逐步成熟,已被纳入到济南“十四五”规划中。方案明确以世纪大道为发展轴,串联济南高新东区、明水经济开发区和济东智造新城,以胶济铁路与经十东路之间为主体区域,依托两侧区域产业基础,打造集聚智能制造产业的大走廊,与齐鲁科创大走廊平行衔接,双廊联动,科创与产业互动。这里将是科创、智造济南的主阵地,也是对接淄博协同发展的主载体。

“强化“四港三区”联动,策划打造枢纽新城”这一板块设想也是于去年提出的,邵莉介绍,这次策划明确了方案,被认为是新亮点,将成为“东强”重要的新增长极。方案提出要充分发挥“空、铁、公、水”客货港集聚优势,统筹董家铁路货运枢纽地区、东客站—济钢片区、临空经济区发展,优化产业、功能、配套布局,实施“四港三区”联动,重点发展枢纽型产业和外向型经济,集聚打造国际陆海枢纽港核心区,建设枢纽新城,推进枢纽、产业、城市互促联动发展,构建内陆沿海双向开放枢纽、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门户。

“策划打造‘黄河—小清河—绣江河—绣源河’生态风貌廊道”是在研究地区蓝绿生态本底时提出的。“东强”区域也要在做好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构建蓝绿交织、青山入城、水城共融的生态格局。”邵莉说。策划依托小清河、绣江河、绣源河景观带,以绿道绿廊串联黄河、华山湖、白泉湿地、东湖水库、白云湖湿地等生态资源,挖掘整合沿线历史人文资源,打造链接“南山北水”的东部生态文旅走廊。

“东强”方案历经6次市级专题研究、审议

非传统意义的空间规划

2020年7月23日,中共济南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会议上,济南明确提出了“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蓝图刚一绘就,行动指南的制定便随之开始。

邵莉坦言,这是一个“很费心力”的过程。据介绍,去年8月,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济南市按照聚焦近期市级统筹推进重点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的工作思路,组建了专门团队,开展近期重点打造片区和项目策划,为“十字”城市发展新格局战略落地实施提供行动指南。

团队首先对“十字”城市发展新格局进行了初步统筹研究,从全域协同发展的角度,初步划定5个方向的区域范围,建立了初步认识和判断,然后按照计划部署依序、分步、压茬开展“中优”、“东强”、“西兴”、“南美”、“北起”区域的策划,明确各区域目标定位、推进方向、近期重点打造片区和项目,最终形成行动方案。

邵莉告诉记者,每个方向区域策划开始时,都要开展基础调研,梳理相关既有规划,了解区县发展诉求,研判优势和问题等等,济南市委主要领导每次都会带队深入现场调研和座谈。策划方案拿出后,济南市委、市政府会组织专题研究,会征求相关区县、部门、平台的意见建议,然后要经过市政府常务会审议、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最后形成行动方案印发、发布,由市级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实施。

“这种高规格、全流程充分体现了这一系列工作的全局性和重要性。”邵莉说。

在5个方向区域中,“中优”方案最先出炉,“东强”方案随后在今年2月初完成并发布,目前都在紧锣密鼓推进实施中。邵莉透露,团队目前正在“西兴”策划中,方案已基本完成。每个区域的方案策划过程大概是3个多月。

邵莉告诉记者,这一系列工作不是传统的、常规的空间规划,而是以空间为载体统筹全要素的行动规划和项目策划。“综合性强,关系全局,要求很高,实际上调动了我多年、多方面的积累和思考,不是单靠几个月就能做好的,所谓厚积薄发吧。”邵莉说。

据了解,“东强”方案的出炉经历了6次市级层面的专题研究、审议。邵莉告诉记者,每次专题研究、审议后,都要经过更高标准、更高要求的修改、提升、完善。“我们对这套策划成果的要求是强化系统统筹,不要虚话、套话、废话,不堆砌,每一句都要精准、有价值、富含信息量,把国家、省、市战略落实到每一项行动中,把要倡导的思想理念贯穿在每一个项目中,而且每个项目、每个行动都具有可行性。”邵莉说。

来源:天下泉城客户端

(责编:公雪、邢曼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