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玉文化发现及交流专家共论“玉”见文明

2021年05月24日15:3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原标题:围绕玉文化发现及交流专家共论“玉”见文明

本报电 “中华民族爱玉和用玉的传统始自约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时期,延续至今……”日前,“从兴隆洼到三星堆·金沙——岫岩玉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不同地区玉文化的发现及文化交流、岫岩玉的历史地位与作用等话题进行深入研讨和交流。

专家认为,玉器见证了中华文明形成和连续发展的光辉历程,发挥了凝聚民族共识的重要功能,是各民族融合发展和团结进步的重要物质见证。

从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玉器资料看,内蒙古敖汉兴隆洼遗址出土的玉玦、匕形器等,多用岫岩透闪石河磨玉雕琢而成,是迄今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玉器,这将我国雕琢、使用玉器的历史推进到距今约8000 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奠定了中国玉文化发展史的深厚根基。

中国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表示,红山文化时期,兴隆洼文化雕琢和使用玉器的传统得以传承,玉器的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多,玉雕工艺技术取得飞跃性进步,玉器的使用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出现了用岫岩透闪石河磨玉雕琢而成的玉龙、玉人、玉凤、玉龟、勾云形玉器等典型器类,确立了较完备的玉礼制系统,成为中国史前雕琢和使用玉器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并对夏商周及后世用玉制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教授熊增珑指出,玉器的拥有和使用权成为早期礼仪的重要内容。红山文化玉器反映出“古礼”的功能,并影响到周边地区,形成了几个区域性用玉中心。这一阶段正是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的重要时期,玉文化的传播,包括玉料和技术的传播,促进了交流。岫岩玉及其辽西地区玉器制作工艺在史前玉文化发展中占据了独特的位置。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卢兆荫认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玉文化与中华文化一样,也具有从多元走向一体化的发展过程,岫岩玉在中国玉文化的发展、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赵晓霞)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5月24日 第 11 版)

(责编:郑浦丽、刘颖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