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潍坊市委书记 田庆盈
近年来,潍坊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战胜了连续两年的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经济社会发展站上了新起点。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872.2亿元,总量居全国大中城市第39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73.9亿元,总税收770亿元、居全省第3位;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8755.1亿元,居全省第2位;各项存款余额超过1万亿元,实现历史性突破。
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十强”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2.45%,“四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7.7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2.26%。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潍柴集团研制出全球首款热效率突破50%的柴油机。动力装备产业集群入围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质效显著提升。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肯定“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为动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努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全国唯一的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获批建设,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北大现代农业研究院等重大平台建成投用,禽肉出口货值、蔬菜出口量分别占全国1/6、1/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居全省第1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结束,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74个,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9:1,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十三五”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18.1%,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比“十二五”末分别削减14.1%、18.6%、31.8%和32.5%,2020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67天,超过省定目标25天,是全省首个全面完成“十三五”空气质量约束性指标的地市,省控及以上重点河流全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目标要求,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
民生福祉大幅提升。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保持在80%以上。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36.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37个省定扶贫村摘帽。大力化解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问题,为7.24万户群众办理房产证。中心城区实现供热企业直供到户全覆盖。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跨上4万元、2万元台阶。2020年群众满意度调查结果居全省第3位,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十四五”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我们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发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理区位优越、交通条件便利等优势,凝心聚力,创新实干,锚定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元、冲刺全国大中城市综合实力前30强、加速迈入国内二线城市行列的目标,加快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
聚力在产业转型升级上加速突破,为过万亿元奠定坚实基础。坚持高质量发展,突出做强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两大主业”。农业是潍坊的品牌产业。我们将围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以创新提升“三个模式”为统领,以国家农综区建设为着力点,在融合发展、科技创新、开放带动等方面加快突破,力争到2025年,构建起“粮菜果肉蛋奶”全产业链格局,农业增加值达到550亿元以上,进一步擦亮“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金字招牌。潍坊制造业基础雄厚,我们将围绕提升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重点打造高端装备、高端化工、食品加工、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5个千亿级产业和生物医药、高端铝材、新材料、应急安防、磁技术等10个500亿级产业,大力培育龙头企业群、隐形冠军企业群,整合各类资源,支持潍柴、歌尔、豪迈、弘润等行业龙头做强做优,天瑞重工、金鸿新材料等隐形冠军做大做强,力争到2025年,营业收入达千亿级企业达到4家,500亿级企业达到6家,上市企业达到70家以上,规上企业营业收入突破1.5万亿元,打造“全国制造业看山东,山东制造业看潍坊”特色名片,争创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
聚力在科技创新上加速突破,为过万亿元注入强劲动力。坚持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积极创建“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增强企业创新研发能力。出台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政策,支持优势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激光雷达、光电子、磁悬浮、高分子材料等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到2025年末,实现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SDL科学实验室、高端装备山东省实验室等国家级、省级重大平台,提升潍坊产业技术研究院、北大现代农业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创新水平,拓展产学研用融合通道,力争“十四五”期间每年新建6家以上省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30家以上市级科技创新平台。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布局人才链,实施高层次人才聚集、专业技术人才提升和高技能人才振兴等“人才兴潍”工程,抓好“引、育、用、留”各个环节。加快潍坊医学院升格医科大学,提升潍坊学院省市共建水平,推动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建设,在创建“潍字号”大学方面实现新突破。
聚力在项目建设上加速突破,为过万亿元提供强大支撑。常态化开展项目“大比武、大竞赛”。加速推进项目,突出抓好中央商务区、潍柴国际配套产业园、歌尔数字化产业园、正大360万只蛋鸡全产业链、伊利10万头现代化奶牛牧场等省市重点项目,加快5G、人工智能和京沪高铁辅助通道、潍烟高铁、胶东战略水源地等基础设施建设。精准招引项目,突出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提升风筝会、中日韩产业博览会、鲁台会等节会办会质量,深耕京津、长三角、珠三角、港澳台以及日韩德等重点区域,集中攻坚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引进一批头部企业、链主型企业和“大高外强”优质增量项目。谋划储备项目,聚焦“十强产业”“两大主业”以及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谋划一批新旧动能转换标志性重点项目和经济社会效益高的项目,支持现有企业“老树发新枝”,新上产业链延伸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绿色低碳的优质项目,争取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重点项目库。
聚力在营商环境上加速突破,为过万亿元创造一流生态。加快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突破行动,着力打造审批更少、效率更高、服务更优、群众获得感更强的发展环境。全力抓好万名干部联系包靠企业(项目)制度。优化问题收集、协调解决、考核督办等全链条服务机制,发挥“潍企通”智慧管理平台和“12345”热线作用,及时、准确解决企业运行以及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助力企业健康平稳发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政务服务“双全双百”工程,全面实施无差别“一窗受理”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全面推开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进一步拓展“一次不跑·事就办好”“一件事·一次好”“跨省通办”等改革的覆盖范围,实现高频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全面提升法治化水平。坚决落实法治环境重点攻坚任务,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城市建设,规范司法执法,为企业运行、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持续优化涉外服务,提升对外开放和营商环境国际化水平,力争3年内营商环境综合评价进入全省前三位。
山东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7月8日晚上,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第五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详细】
山东各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不负韶华,为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山东各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详细】
韩正: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 新华社济南7月7日电 (记者齐中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组长韩正6日在济南主持召开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