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消防史上参与支队最全、人员最多、装备最多的地震拉动演练

地震救援跨区域实战 山东这么练!

2021年05月09日18:57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人民网东营5月9日电(谈媛)在5.12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山东省消防救援总队于7日至9日在东营开展了“使命召唤·齐鲁砺剑-2021”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地震救援跨区域实战拉动演练。据了解,这是山东消防史上参与支队最全、人员最多、装备最多的一次地震拉动演练,演练共持续了3天,72小时。

演练围绕地震救援队伍的管理、搜索、营救、医疗、后勤等五大方面能力,设置力量调派、模块化运输、航空投送、火灾扑救、区域搜救、犬搜索等科目。共调集全省 16地市消防救援支队,1支搜救犬机动专业队,共 155辆消防救援车辆、1300余名消防指战员、10头搜救犬。

潍坊市消防救援支队地震重型救援队携带个人72小时保障、防疫物资以及破拆、救生等装备进行徒步协行。 谈媛摄

火速集结 周密部署

演练模拟山东省北部某沿海城市发生里氏7级地震,震中有人员被困。接报地震灾情后,省总队立即启动重特大地震应急预案,调集消防救援支队以及搜救犬机动专业支队实施跨区域增援;同时派员赶赴灾区成立前方指挥部,组织指挥救援行动。

7日早上6时,随着山东省消防救援总队指挥中心的一声令下,来自全省的7支重型、9支轻型地震救援队,以及1支搜救犬机动专业队火速进行队伍集结、兵力投送。

滨州支队徒步携行途中遇断桥路障处,前路不通。支队通过铁锹填埋创造斜坡,多人合作支撑的方式克服困难,顺利通过。 谈媛摄

7日19时52分,16支地震救援队全部按计划到达宿营区。对参演消防指战员来说,这既是一次体能考验也是一次意志力大考验。从集结点到宿营地,所有参演的消防救援人员需要携带各种救援装备器械徒步携行近六公里的路程,其中包括“模块化”的“大号行李箱”,里面装满了地震救援需要的各种装备器械。

为尽可能贴近地震灾害的特殊环境,演练现场模拟了坑地、水洼等各种可能在地震救援中出现的极端环境。高强度的体能消耗,使指战员们的体力达到了极限,汗水浸透衣物,背上的包袱愈发沉重,但没有一人放慢脚步,继续保持整齐的队伍向前行进,最终完成了徒步行进、车辆停靠、搭建营地等工作。

直升机物资投送。 谈媛摄

简短的休整过后,从7日晚9点多一直到8日凌晨1点左右,16支地震救援队按照救援区域划分领受作战任务,并连夜对灾情现场开展侦察、灾情评估及营救方案制作等任务。在灾情现场,侦查员按照规程仔细对灾情进行摸排,除了用肉眼观察、呼喊搜寻外,还利用雷达测试仪、生命探测仪等高科技装备对幸存人员进行搜寻定位,对现场暗藏的危险点,侦查员则做出明显的标记,以备在实施救援时重点关注。

“黄金72小时” 地震救援队全面“开战”

破拆施救、伤员转运等任务是整个演练的重中之重,也是号称地震救援“黄金72小时”的关键所在,是考验消防救援人员抢救人员生命的重要节点。

8日上午8时30分开始,16支地震灾害救援队携带必要的现场救援器材装备和持续操作所需的生活物资,依次进入救援区域,对被困人员展开破拆施救。第一时间进入救援区域的还有一支特殊的队伍——搜救犬机动专业支队,10名训导员携10头搜救犬进入指定救援区域,对灾害现场进行人员搜索定位和地震废墟。由于搜救犬拥有超级灵敏的听觉、视觉和味觉,所以它们也被称为拥有超能力的“消防员”。经过近一个半小时的紧张搜救,搜救犬机动专业队成功搜索到1名“被困人员”。

济南消防重型地震救援专业队发现被困人员,探测小组入场侦查内部情况、施划提示标识、制定救援方案,准备开始施救。 柏方朔摄

为符合灾情的设置要求,演练模拟“断水、断电、断网、断路”等极端恶劣环境,组织参演单位实施72小时自我保障;演练模式首次引入“导调、互评、考核”机制,设置37名导调评核员,全程调度、靠前把关、现场打分。实施“医疗急救包扎、狭小空间破拆”等单兵科目,“灾情评估报告、向上/向下安全破拆、绳索斜向救助”等班组科目和“民航转运人员、直升机投送物资以及高空悬停救援”等形式内容,在空间破拆项目中,救援人员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在规定时间内破拆200毫米或300毫米厚的钢筋混凝土楼板,打通一条足以通过被困人员的“生命通道”,并按照方向要求将被困人员救至指定安全区域,救援难度可想而知。

济宁支队正在执行向上安全破拆任务。 徐浩摄

此次演练中,两次问鼎全省年度练兵比武尖兵比武对抗赛的济宁支队表现不俗。狭小空间破拆、横向支撑破拆等搜救任务,对地震救援专业技术要求高,因此济宁此次派往一线的15名指战员,都是由支队火狼特战队里选取的。据济宁支队消防指战员介绍,火狼特战队是支队依托特勤消防站建立的一支综合性的消防救援突击队伍,是支队尖刀队伍里的刀锋力量,强壮的体魄是火狼特战队的“入场券”。

“实兵、实装、实战” 提升队伍地震灾害救援能力

此次演练不仅检验了消防指战员的身体素质,还深层次检验了省总队地震灾害救援力量体系和能力建设阶段性成果。

为符合灾情的设置要求,演练模拟“断水、断电、断网、断路”等极端恶劣环境,组织参演单位实施72小时自我保障;演练模式首次引入“导调、互评、考核”机制,把演练当作“模考”,设置37名导调评核员,全程调度、靠前把关、现场打分。具体实施“医疗急救包扎、狭小空间破拆”等单兵科目,“灾情评估报告、向上/向下安全破拆、绳索斜向救助”等班组科目和“民航转运人员、直升机投送物资以及高空悬停救援”等形式内容,在空间破拆项目中,救援人员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在规定时间内破拆200毫米或300毫米厚的钢筋混凝土楼板,打通一条足以通过被困人员的“生命通道”,并按照方向要求将被困人员救至指定安全区域。

“这次演练是我省目前为止参训队伍最多的地震救援演练,坚持“实兵、实装、实战”原则,采取不打招呼、不露细节、无预案、随机拉动的模式,全要素、全时段模拟地震灾害救援全过程,磨合各部门、各处室应急联动响应机制,进一步提升队伍地震灾害救援能力。”山东省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李建春说。

(责编:刘颖婕、邢曼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