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全省文物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三五”时期山东考古成果丰硕,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山东省完成考古调查、勘探工作637项,已注册各级各类各所有制博物馆从352家增至603家,完成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资源调查工作。“十四五”时期,山东省将擦亮“海岱考古”品牌,进一步推进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加强文物价值挖掘和传播利用。
山东是文物资源大省,拥有世界文化遗产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6处,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意义重大。在考古工作方面,山东省将实施焦家遗址、岗上遗址、城子崖遗址、两城镇遗址等考古工程,2025年建成20个国家及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并对外开放。开展东平湖、威海湾等水下考古工程,启动水下文物数据库建设,公布首批山东省水下文物保护区。组织海岱地区古代文明化进程研究、齐鲁文化考古学研究等“考古中国”课题。
为加强文物价值挖掘和传播利用,山东省将深化文博场馆内涵建设,推动尚未开放的文保单位实现局部或定时开放,有条件的积极探索夜间开放。开展文物流动展览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提升馆藏文物展出率。在依法保护的前提下,推动更多文物古迹、革命遗址纳入旅游线路,大力发展研学旅游、红色旅游、遗产旅游,推出更多更富体验性、吸引力的旅游精品线路。
此外,今年山东省还将提升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水平,编制实施山东革命片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沂蒙、胶东、渤海、鲁西四大革命片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齐静)
山东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7月8日晚上,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第五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详细】
山东各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不负韶华,为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山东各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详细】
韩正:做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 新华社济南7月7日电 (记者齐中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组长韩正6日在济南主持召开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