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为何要写《杜甫传》?

2021年04月25日09:28  来源:中国山东网
 
原标题:冯至为何要写《杜甫传》?

  1987年,在答复《华夏诗报》编辑部提问时,冯至讲,对我影响最大的诗人和诗作是:杜甫、歌德、里尔克。

  从1937年南下途中反复阅读日本人编的《杜工部选集》引起的心灵共振和吸引,到1942年6月在昆明购得仇注杜诗,细读后产生想写一本传记念头,再到1947年开始写作,可以说,冯至在经历上、精神上、思想上、学养上已做了较长一个阶段的准备与积累。

  关于《杜甫传》写作过程,冯至是这样叙述的: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同济大学内迁,我随校辗转金华、赣县、昆明,一路上备极艰辛。从南昌坐小船到赣县,走了七八天,当时手头正带了一部日本版的《杜工部选集》,一路读着,愈读愈有味儿,自己正在流亡中,对杜诗中“东胡反未已,臣甫愤所切”一类诗句,体味弥深,很觉亲切。后来到了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教德文,课余之暇,颇留意于中国文学。有一天在书肆偶得仇注杜诗,又从头至尾细读,从此形成了自己对杜甫的一些看法。当时我想,在欧洲即使是二三流作家也都有人给他们作传,中国却连大文豪都无较详细的传记,实在太遗憾了。

  萧统的《陶渊明传》、元稹的《杜子美墓志铭》、新旧《唐书》中有关李、杜等的记载,都过于简略了,为此决意给杜甫作传。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全副精力来做这件事,所以我的准备工作用去了四五年时间。我首先做杜诗卡片,按内容分门别类编排,如政治见解、朋友交往、鸟兽虫鱼等等。同时对唐代政治经济、典章制度、思想文化诸方面的发展沿革,也作了必要的了解,国内学者如陈寅恪等的有关著作,也都读了。另外,对杜甫同时代诗人李白、王维等的生平、思想、创作情况,也有了基本的掌握。在这样的基础上,我才开始写《杜甫传》,那已经是1947年的事了。

  1946年7月,冯至回到北平,任教北京大学西语系,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开始了《杜甫传》的正式写作。

  1951年1月至6月,冯至以《爱国诗人杜甫传》的总名,在《新观察》上连载了12期,题目分别是:一、童年;二、吴越与齐赵的漫游;三、与李白的会合;四、长安十年;五、战乱中的流亡生活;六、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七、陇右的边警与艰险的山川;八、成都草堂;九、再度流亡;十、幕府生活;十一、夔府孤城;十二、悲剧的结局。

  杜甫之于冯至到底发生了什么,冯至的《杜甫传》到底赋予杜甫怎样新的意义,应从更宽阔的背景上——包括个人的时代的多方面来把握《杜甫传》的价值和意义。

  其一,它是一部整体性均衡之作。

  冯至写《杜甫传》时,没有同时代人对杜甫的记载,没有日记、信札可以参照,虽然查阅了大量史料,但这些史料在准确性上难以令人信服,比如,新旧《唐书》中关于杜甫的本传,不及两千字,冯至发现竟有十几处错误。这给冯至带来了不少困难,诗人只有在这方面“断念”,转而将目光投向杜甫作品本身。

  关于诗的研究,中国古代多注重考据、注释、欣赏三方面,缺乏将诗人与作品联系起来通盘研究的传统,在这种情况下,冯至坚持从诗出发,以杜解杜,系统地归纳综合,希望开拓一条诗人传记写作的新路径:

  这诗人的人格是怎样养成的,他承受了什么传统,有过怎样的学习,在他的生活里有过什么经验,致使他、而不是另一个人,写出这样的作品?这些,往往藏匿在作品的后面,形成一个秘密,有时透露出一道微光,有时使人难于寻找线索。这秘密像是自然的秘密一样,自然科学者怎样努力阐明自然,文学研究者就应该怎样努力于揭开这个帷幕。

  把一个诗人的作品当作一个整个的有机体来研究,把诗人的生活作一个详细的叙述,一方面帮助人更深一层了解作品,另一方面——如果这研究者的心和笔都是同样精细而有力——使人纵使不读作品,面前也会呈现出一个诗人的图像。

  《杜甫传》实际上就是以杜诗为依据,将杜甫的作品当成一个整体来研究的。冯至坚持将时代背景与诗人产生、现实生活与个人生活、诗人的政治热情与艺术追求、客观的叙述与主观的分析有机统一起来,可以说完整呈现了一个古代优秀爱国诗人的生活场景和风格画像。

  冯至认为,杜甫从早年到晚年的诗作、忧国忧民的积极精神是首尾一致的,从《望岳》到《登岳阳楼》的自然风景诗篇,从《兵车行》到《岁晏行》的历史实景再现,从“致君尧舜上”到“落日心犹壮”的个人情志抒怀,在冯至眼中,尽管心情、境界、旋律不一,但其忧国忧民的积极精神是贯穿始终,情怀如一的。

  其二,“人民性”与个人的承担执着。

  冯至的《杜甫传》是写于特殊年代的一件特殊作品——国家和民族处在重大转折关头的时代背景,个体应当有怎样的思考、承担与执着?所以研究《杜甫传》的意义和价值,不应只把它放在学术评价的背景上进行。

  在冯至眼中,“杜甫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诗人”,可以说杜甫的诗体现了诗与现实的社会政治及自由伦常的密切结合,体现了杜甫作为一个诗人由个人抒情叙事向“人民喉舌”的演变轨迹:

  他(杜甫)怎样从炫耀自己的家族转到爱祖国,从抒写个人的情感转到反映人民的生活;他怎样超越了他的阶级的局限体验到被统治、被剥削的人民的灾难,并因此使唐代的诗歌得到巨大的发展,这中间他经过了不少艰苦的过程和矛盾。这部传记要试验着述说他在他的生活里经历的那些过程和矛盾。

  可以说冯至做到了。从早期《壮游》《望岳》体现的对国家对人民的热情,到长安10年求仕失败后接触社会的思考,到《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人爱祖国、爱人民的精神越来越强烈,冯至将他对时代的思考和认识,将他10多年来沉郁、积淀的情思,注入进对杜甫的理解和阐发中去,使传记生动而具有个性。

  到了“三吏”“三别”,则更深刻表达了诗人爱人民与爱祖国的深情,爱人民与爱祖国的矛盾,以及个人在国家、群体苦难中的承担与执着。《新安吏》《新婚别》可以看出诗人的两难矛盾,虽然参战是被迫的,但参战也是个人的承担:

  送行勿泣血,

  仆射如父兄。

  勿为新婚念,

  努力事戎行。

  体现了杜甫摆脱个人主义的担负与执着,以及体验苦难,承担苦难的精神。这是一种理性的自觉:

  他坚持他的性格,坚持他的道路,在他深深地意识到“吾道竟何之”,“处处是穷途”时,则宁愿自甘贱役,宁愿把自己看成零,看成无,——但是从这个零、这个无里边在20年的时间内创造出惊人的伟大。在这里,冯至真正实现了一个诗人由个人向“人民诗人”的真正跨越。

  其实这也是冯至需要从杜诗中挖掘的思想资源。在冯至看来,杜甫的诗不仅属于他那个时代,也属于身处的这个时代;杜甫不仅是唐代人民的喉舌,并且也是现代人民的喉舌。

  其三,精神探索的新阶段。

  接触并阐释杜甫,可以看作是冯至精神成年的象征。关于杜甫是“人民喉舌”,关于杜甫“没有洒脱,只有执着”的精神,正是冯至给杜甫作为一个伟大诗人的画像。这是一个逐渐接触并感知的过程。

  经历了不平凡的年华历练,经历了战争与国家的观察与思考,经历了从唐宋诗词、德国浪漫主义到里尔克到歌德、杜甫的蜕变,冯至实现了思想上新的超越。冯至在这一过程的隐忍与挣扎、失落与坚定以及再次自我否定的精神,显示了思想的力量,代表了内省型知识分子在面对国家面对时代时的态度。可以说,这是一次新的自我否定,特别是关于杜甫人民喉舌的观念,作为一个冯至性格、心理、观念的新的因素,影响了他后半生的生活与创作。

  可以说,接触杜诗并阐释杜诗的过程,是冯至不断将自己融入群体、融入社会、融入时代的过程,体现了以一己之心、一己之力融入人民洪流的过程,体现了冯至由青年到成人的转变。

  (作者:王邵军 本文来源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生命的思与诗——冯至的人生与创作》,因篇幅限制,有所删减。)

(责编:刘颖婕、邢曼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