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农、便民,看“数字”

泰安“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添“智”更添“质”

2021年04月23日16:27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人民网济南4月23日电 (逄鑫珊) 数字没有形状,但在泰安农村,人们却有着直观感受:钢架大棚外观别无二致,里头科技范儿十足,巡检机器人,可监测上百亩的园区;一部手机网罗各色数据,农民动动手指,就能及时获悉作物生长、施肥等信息。借助大数据平台,让农民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数字乡村”什么样,怎么建?泰安市以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建设为核心,聚焦“数字乡村”信息化建设,打造重点平台、推行“一张图”管理,为乡村振兴插上了“数字”科技的“翅膀”。

产业数字化:“一键”浇田,增效、节本、惠农

粮食安全为国之本,粮食高产离不开高效灌溉,现代农民怎么浇田?在肥城市安庄镇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种粮大户杜尊东打开手机,选择浇水模式,田间地头便会流出汩汩清流滋润农作物。“多亏了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过去累倒全家的体力活儿,现在‘一键’解决。”杜尊东说。

原来,农田里分布着多个高精度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和智能墒情站,可实现墒情(旱情)自动预报、灌溉用水量智能决策、远程自动控制灌溉,能够节水50%、节肥50%、节电20%。

科技赋能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成为产业发展助推器,让万亩农田拥有了“大脑”。

不只在农园,在山东康顿生态农业2000余亩的生态果园内,巡检机器人可以监测约百亩园区;水肥一体机基本实现了全程无人操作;自动分拣设备,提高分拣效率的同时,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

目前,通过智能化和科技化建设,园区已形成了涵盖进行种植、分选、物流、销售产销一体化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每亩果园每年节省用水、肥料、农药等投入30%以上,节省劳动力投入300元以上。智慧农业让桃品质得到了保障,销售价格提高30%以上,总节本增效50%以上。

近年来,肥城市以三农数字化链为重点打造示范项目。确定了现代农业数字化产业链、畜禽数字化产业链、农机数字化服务链等,以点带面,推动乡村数字化全面升级。

数字改变农业,也改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结构”。在泰安市岱岳区祝阳镇永乐食用菌科技产业园,园区依靠数字化环控手段,智能模拟出不同品种菌菇最适宜的环境,不但提高了菌类的产量和品质,农民收入也得到提升。

今年是李胡村村民倪西俊来园区打工的第三个年头,“以前我们庄稼人种地,从来没算过工钱,现在不一样了,我们不但可以把土地流转出去,还能来这打工,一天八个小时,每月收入小4000块钱哩。” 倪西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管理数字化:“1+N”平台,让大数据说话

除了生产环节的数字化变革,在管理环节,同样因为有了数字技术,农业才变得更加精细化和高效化。在岱岳区,目前已建立了包括23个蔬菜、茶叶、林果生产基地、加工企业、批发市场追溯点和30个农药经营店追溯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以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建设为核心,肥城市制定“数字乡村”建设的县域标准和“数字乡村”建设规划,打造“1+N”数字化平台,以“桃都慧农”数字平台作为该市乡村数字资源存储利用的“数字底座”。

去年11月,肥城市投资2亿元人民币建立的“数字底座”,包括农业人口、资源、环境、生产、发展为核心的农业资源数据信息,融合农业资源数据库、农业农村档案数据库等十二个项目。

在此基础上,该市投资1亿元人民币建设“桃都慧农”数字平台,确保数据安全和消除互联互通的壁垒。目前,已建设成为融采集、监测、共享、分析、预测、预警、决策、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公共服务平台。

搭数字平台,让数据说话。无论是种植业数据的统计分析、畜牧业生产和资源的监测、还是制种基地和种畜禽场的资源分布……“桃都慧农”平台不仅让数据可视化,更为当地相关政策、决策的推行提供了信息化支持。

“春风吹不到的地方”“种下一粒种子不见得结出一粒粮食”这是村民对曾经九女峰山区的生动描述。

“‘九’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短短两年间,九女峰已然换了天地,水泥路畅通整洁,乡村游热火朝天,在鲁商集团打造的山东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研究院里,不少城里来的观光客,仔细端详泰山老核桃、泰山黄精茶、茶溪谷的茶叶……

乡村旅游越火热,越需要数字化的管理,九女峰新建立的流量监控及客流分析系统,预计今年7月份全部实现游客智能化预约制度;年底,将实现一部手机游九女峰,游客在片区内吃、住、行、游、购、娱等可全部在线上实现。

服务数字化:“一张图”,提升乡村治理、居民便利水平

近年来,“数字乡村”逐步扩大了在农村社会治理、农村养老、生态保护等领域的应用,信息化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出基础支撑作用。

面向乡村基层组织、政府部门、市场主体和城乡居民等服务对象,肥城市建立业务协同模型,构建覆盖乡村规划、乡村经营、乡村环境、乡村服务、乡村治理5大领域的“数字乡村一张图”以及数字生活服务平台和治理决策中枢。

据悉,依托“桃都慧农”数字平台,“农业农村一张图”可以消除信息孤岛,统一数据标准,提高数据质量,实现数据交换共享,增强数据服务能力。

以服务新型农业工人为目标,肥城市构建起集党员管理、人才交流、职业培训、便民服务、法律援助、信息沟通、返乡创业等服务为一体的平台,全面提升服务新型农民的能力。

在岱岳区,农村网络文化发展惠及大众,目前已建立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实现先进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教育资源网络共享。

让农民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

实施镇村便民服务标准化建设,在党群服务中心配备“泰好办”自助终端,实现自助办理政策查询、待遇申报、援助申请、证明出具、社保缴费等22类、100余项业务。

逐步建立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引导驻区金融机构网点向镇街、园区和偏远农村下沉,共设立营业网点71个、助农服务网点达到559个。这些举措,极大方便了基层群众办事。

数字赋能,泰安的“数字乡村”建设,无疑让乡村振兴变得有“智”更有“质”。 

(责编:刘颖婕、邢曼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