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黄河滩区迁建即将收尾,他们的故事应被更多人知道!

2021年04月05日09:32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走近齐鲁时代楷模④|山东黄河滩区迁建即将收尾,他们的故事应被更多人知道!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千百年来,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安居难、娶亲难等难题一直困扰着山东黄河滩区群众。山东省委、省政府把黄河滩区脱贫迁建这一民生工程作为脱贫攻坚重点任务,自2017年开启滩区迁建大幕。3年多时光,1300多个日夜,全省近两万名党员干部、十万多名建设者集结黄河滩,鏖战大迁建,谱写了一曲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目前,全省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基本完成,今年5月底将全面完成收尾工作,一圆60万滩区群众安居梦。

4月4日、5日出版的大众日报,连续刊发脱贫攻坚一线“齐鲁时代楷模”黄河滩区脱贫迁建攻坚群体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其中的几位主角——

东平县戴庙镇原副镇长齐道功:生命最后一刻仍然记挂着滩区迁建,打出了最后三个安排工作的电话;

梁山县发展改革局副局长佟庆笑:吃住都在指挥部,没有周末和节假日,有一次连续三天三夜没有合眼,最多的时候20多天没有回家;

利津县县长张晓彬:大雪天里,一行人开了12个小时的车,赶在评审会议之前到达会场;

东明县长兴集乡李烁堂村两委成员樊铁创:为做好群众工作,情急之下,他咬破手指摁下了8个血手印;

东明县沙窝镇镇长邢鹏英:为更好融入群众中,村民家有红白事,他自己掏钱随份子,吃白菜粉条一碗端,给主家“长脸”;

济南市长清区发展改革局四级调研员丁兆军:没到迁建一线,是个“幕后工作者”,手机通讯录里的电话号码由200多个“暴涨”到1000多个,最多的一天打了200多个电话……

请看全文。

攻坚克难,筑梦黄河滩

——黄河滩区脱贫迁建攻坚群体扫描(上)

7700万立方米抽沙淤筑量,几乎相当于3条济青高速的路基土方量。而这,仅仅是东明县24个新建村台的工程量。

山东黄河滩区居住着60万群众,曾经饱受黄河泛滥之苦。山东省委、省政府把黄河滩区脱贫迁建这一民生工程作为脱贫攻坚重点任务,自2017年开启滩区迁建大幕。迁建工程涉及7市16县区,包括外迁安置、就地就近筑村台、筑堤保护、旧村台改造提升、临时撤离道路改造提升等五种方式,涉及范围之广、迁建任务之重可见一斑。它犹如一个大考场,锻炼和考验着广大党员干部。

立下愚公志,誓啃硬骨头。面对异常艰巨的迁建任务,3年多时光,1300多个日夜,全省近两万名党员干部奔波滩区、攻坚克难,创造性地解决了诸多难题。目前,全省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基本完成,今年5月底将全面完成收尾工作,圆60万滩区群众安居梦。

有一次三天三夜没合眼

利津县北宋镇高家村、丁家村、董王村3个旧村台改造提升工程。

圆60万滩区群众安居梦,时间紧、任务重,各级迁建干部都在与时间赛跑。

省发展改革委滩区迁建推进组四级调研员杨萍萍报到的第二天,就赶上要召开一场重要的会议,加班加了一个通宵:“这是我工作以来第一次通宵加班,一报到就是这样的工作强度,我完全没想到。现在已经习惯了,因为在推进组加班加点是常态。”

省发展改革委滩区迁建推进组副组长李陈春,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深夜,他有一项工作要与梁山县发展改革局副局长佟庆笑沟通,电话接通的那一刻,与佟庆笑的声音一起传来的,还有哐啷哐啷的机器施工声。

当时,佟庆笑正在工地上。“因为疫情,工期受到了影响,为了确保按时完成迁建任务,我们采取了百日攻坚的快速推进办法。”佟庆笑说,梁山县滩区迁建指挥部直接建在了工地上,他吃住都在指挥部,没有周末和节假日,有一次连续三天三夜没有合眼,最多的时候20多天没有回家。

天天在工地穿梭,佟庆笑磨坏了8双鞋。有一天晚上,他下台阶不小心踩到一块带钉子的木板,右脚脚心扎进了一根3厘米多长的钉子,顿时血流不止。他到医院简单清洗包扎了一下,在鞋里垫上一块软布,第二天又投入到工作当中。

济南市长清区滩区迁建涉及4个街道224个行政村15.71万人,是全省迁建任务最重的区县之一,其中长平滩区护城堤工程长清段建设土方量尤其大。为了督促施工单位加大上土量,副区长刘永亭每天晚上9点以后挨个工地检查,从南到北20多公里,看完到家已经12点多了。第二天,刘永亭很早就起床,指挥部8点半才上班,但他8点就召开指挥部会议,研究解决迁建中遇到的问题。“群众如此期盼,领导这么信任,咱有责任把这项工作做好。”刘永亭说。同事说刘永亭是“铁人”,叫他“老黄牛”,实际上他的心脏不好,随身装着速效救心丸,“感到不舒服的时候,就含上9粒。”

在另一个滩区迁建主战场菏泽市,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范同建吃住都在迁建一线。全市28个村台社区、6个外迁社区来回100多公里,范同建隔几天就转一圈,此外他还要经常到省市沟通对接工作。长时间坐车奔波,范同建患上了严重的腰椎病,疼的时候就趴在车上走,“总感觉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完,累也得往前走。”

为赶评审会,大雪天开了12个小时车

梁山县小路口镇马岔河村村民组团选房。

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在不同阶段面临不同的困难,前期一大难点是项目审批。“迁建工程手续审批层次高,协调难度大,办理周期长,比如除了外迁安置这种方式,其他四类工程均需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审批。”李陈春介绍。

一般情况下,黄委会以县为单位进行打包评审,出具整体审查意见,但这样可能会由于某个旧村台存在问题而影响整县的进度。像利津县滩区迁建,主要是旧村台改造提升,共涉及19个村8186名群众。为加快工作进度,利津县县长张晓彬先后10余次到黄委会等部门协调对接、争取支持,希望能分批出具审核意见。经过反复争取,2018年2月,黄委会决定采取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方式,破例为利津县召开项目评审会议。

开会前一天下起了大雪,张晓彬一行开了12个小时的车,赶在评审会议之前到达会场。会上,张晓彬用真情打动了各位专家,利津县4个村率先获得黄委会单独审批,成为我省首批开工建设的旧村台改造提升工程。

“那次从郑州回到利津,张县长就病倒了。”利津县副县长、时任县发展改革局局长陈其文说,张晓彬腰椎和颈椎不好,2017年曾经因此住过院,最怕长途劳累,但是她却很少跟人提起。

在长清区滩区迁建工作中,区发展改革局四级调研员丁兆军负责规划编制和项目审批等工作。他说,他没到迁建一线,是个“幕后工作者”。但这个“幕后工作者”的工作并不轻松。他的办公室里,滩区迁建的材料撂得有一人多高。做滩区迁建工作后,丁兆军身上有两个显著变化:一是手机通讯录里的电话号码由200多个“暴涨”到1000多个,增加的全是各级迁建工作人员,最多的一天他打了200多个电话;二是因为经常要在各个部门之间跑,膝盖磨损加重,他戴上了护膝。

一个自己咬的伤疤

鄄城县外迁安置项目李进士堂辛庄社区。

在滩区迁建中,广大党员干部越是艰险越向前,受苦受累甚至受伤也在所不惜,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

搬迁是“天下第一难”,滩区迁建最难的是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滩区群众一直盼望搬出滩区,可真搬的时候又故土难离,有的对政策不理解,干部被骂过,还被从村民家里轰出来过。”长清区归德街道党工委委员程玉国说,面对困难,他们没有气馁,“一遍不行两遍,自己做不通再找亲戚朋友去劝说,最多的十几遍,一户一户‘啃’,最后‘啃’下来了。”

东明县长兴集乡李烁堂村两委成员樊铁创左手中指上有一个伤疤,这是他自己咬的。为了鼓励村民搬迁,村里规定先拆迁的14户村民每户奖励3000元。拆迁当天,有几位村民围着樊铁创要钱,樊铁创耐心解释:“钱需要走程序,过几天就打到你们卡上。”有村民激动地说:“你必须给俺打欠条,摁手印!”樊铁创写了欠条,当时桌子上没有印泥,情急之下,他咬破中指摁下了8个血手印。情绪激动的村民安静了。“我也不觉得委屈,咱既然干村干部,就应该尽一份责任。最终,在大家的努力下,工作进展得比较顺利。”樊铁创说。

3月18日,记者来到平阴县安城镇西张营村村民李庆新家。为了推进搬迁工作,西张营村成立了由村两委干部、小组长和德高望重的党员、群众代表组成的搬迁工作小组,73岁的李庆新是12名小组成员中年龄最大的。

2009年,李庆新因患食道癌在省立医院做了手术,切除了10厘米食道,至今仍要每天服药,早晚不能吃盐吃肉,身体十分瘦弱。但大家都信任他,西张营村的迁建工作他全程参与。村里的安置房建好后,村民们推选李庆新作为代表去验房。当时电梯还没有运转,李庆新和另一个村民代表爬了11天的楼,把全村310多套房子仔仔细细检查了一遍。

李庆新干了40多年的村干部,他说:“作为一个干部,什么时候都要为党和老百姓做工作,做不大就做小点,哪怕是一点一滴。”

迁建党员干部们的千言万语,最终汇成一句话:“滩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一颗公心,只为安居梦

——黄河滩区脱贫迁建攻坚群体扫描(下)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千百年来,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安居难、娶亲难等难题一直困扰着山东黄河滩区群众。2017年,山东全面启动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全省党员干部秉持一颗公心,为了父老乡亲,与天叫板、与地斗难。截至去年底,迁建任务已基本完成,60万滩区群众有了“稳稳的家”。

3年多的时间里,全省近两万名党员干部、十万多名建设者集结黄河滩,鏖战大迁建,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和气魄,奉献了自己的无悔年华,在1702平方公里的黄河滩区上,谱写了一曲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真情实意,于无声处感动父老乡亲

东明县沙窝镇镇长邢鹏英(左二),在沙窝镇3号村台,了解村民选房。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这项利国利民的大工程中,众多基层干部冲锋在第一线,当工程遇到具体问题需要他们去推进时,当群众对工作不理解需要他们去耐心解释时,他们是政策的传声筒,也是群众的贴心人。

今年春节前,黄河入鲁第一县——东明县沙窝镇马集社区7个自然村的群众喜迁新居,乡亲们看着新楼房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看到这一幕,镇长邢鹏英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马集行政村是东明县唯一一个在黄河西岸,实施跨河、跨乡镇搬迁的村,该村地处鲁豫两省交界处,村民对滩区迁建工作不理解、不配合,难度很大,搬迁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为破解这一难题,2018年5月,邢鹏英到沙窝镇工作的第二天,就来到马集村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有一天晚上,邢鹏英和马集村党支部书记马会文到一个自然村做群众的工作。他们用手机照明,蚊虫隔着裤子咬了他们一腿包。“但是我们到了村里,很多群众却不让进门,甚至还有人隔着门说起了风凉话。”邢鹏英说,自己那时急得嘴上起了泡,说话声音都嘶哑了。

但他没有气馁,而是更积极融入群众中。他自己掏钱买礼物,到村民家串门,和村民交朋友、唠嗑;村民家有红白事,他自己掏钱随份子,吃白菜粉条一碗端,给主家“长脸”……逐渐地,马集村村民接纳了邢鹏英。

搬入新家后,马集村村民给县委、县政府写了一封感谢信:“我们和祖辈父辈都坐过解放军(抢险救灾)的橡皮艇,吃过政府发放的救济粮!为让我们彻底摆脱水患,党委、政府费尽心思让我们搬进了新家。谢谢这些好干部,谢谢这些当家人!”

“大爷大娘一声‘小丁’,是对我最大的奖励”

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孝兴家园外迁安置社区。

黄河滩现在已是换了“人间”。在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很多滩区迁建干部和建设者为了群众的万家灯火,奔波在一线,把群众当亲人,却没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家人。

“爸爸,你怎么又骗我,不是答应带我去家门口的广场玩吗?”每每听到自己孩子的抱怨,滨州市滨城区发展和改革局原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丁云霄总是会尴尬地笑一笑。

2018年10月16日,丁云霄调到滨城区发展和改革局工作,担任滨城区旧村台改造提升工程施工一线总指挥。全区旧村台改造提升工程共涉及18村,而且村台分散,管理难度大。所以到这个岗位后,每天开车往返于各村台之间,就成了丁云霄工作的常态。

2019年,超强台风“利奇马”来袭。此时,滨城区的旧村台改造工作,正好进入到设计落地关键节点:根据设计,十余个村台新建道路,需要对村民自建的村台进行垒高或者削平,村民们害怕台风来了,门前路基垒高后自家雨水排不出去,纷纷拒绝设计方案。

这可急坏了丁云霄,因为工期很紧,已经延误不得了。他干脆连家也不回了,就住在了指挥部的活动板房里,调整设计方案。指挥部是流动的,哪个村工作遇到了困难,他的指挥部就搬到哪个村。

最让丁云霄印象深刻的是市中街道大刘村。这个村,每户村民的院落都是自己垒出来的,因此没有统一的高度标准,整个村子七高八低,最悬殊的地方,两个挨着的院落之间高度能差2-3米。为了这,丁云霄和同事们开了十几次会,针对每一家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终作出了一个令群众都满意的方案,工程得以顺利开展,村民们还给指挥部送来了锦旗,感谢丁云霄和同事们所作的努力。

他的孩子当时只有4岁,因为每天见不到爸爸,孩子经常在被窝里偷偷掉眼泪。有一天,孩子在妈妈的带领下来到了指挥部,丁云霄见到孩子非常高兴,可是忙碌的工作,让他没有时间跟孩子多说几句话,他只是亲了几下孩子的额头,转身又出门去跑现场了。

“其实我也挺愧疚的,在他最需要父亲陪伴的年纪,却没有陪着他。”说起孩子,丁云霄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他却说并不后悔,“每次回到已经修建好的村里,都会有大爷大娘认出我来,叫我一声‘小丁’,我觉得那是对我最大的奖励。”

生命最后一刻,仍然记挂着迁建工作

东平县九顶社区为群众培训编制手工吊篮,解决闲散劳动力就业问题。

17时33分、17时51分、18时34分……2020年12月19日,一名基层干部打完生命里最后三个安排工作的电话,倒在了家里的沙发上,耳旁传来的是妻子阵阵惊呼声:“老齐,你怎么啦?你别吓我!”这名在生命最后一刻仍然记挂着迁建工作的,就是东平县戴庙镇原副镇长齐道功。

2017年底,戴庙镇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正式启动,镇党委抽调齐道功到迁建指挥部担任副指挥长,具体负责全镇7个滩区村的外迁工作。进驻指挥部第一天,他就向指挥部和镇党委立下军令状:“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完成社区建设,让滩区群众尽快步入小康生活。”

2018年7月初,为集中办理施工许可证等社区建设手续,他连续往返于戴庙镇和县城之间,十多天里,每天60多公里来回奔波。他总是早早地准备好各种材料等在县农业局、住建局、国土资源局等有关职能部门科室门口,希望工作人员一上班就第一个处理他的材料。对现场补充能够通过的材料,他随时补充完善;对需要大改的,就返回镇上加班加点,忙到深夜两三点已经习以为常。

2019年10月,社区建设完成并搬迁入住,在全省抽查评比中被评为“山东省建筑工程优质结构”工程。“看到群众搬上楼了,生活好了,我受的累也值了。”齐道功说。

搬迁入住新社区,只是完成了工作的第一步。旧村拆除、土地复垦、社区治理,后续工作并不比建社区轻松。2020年,7个搬迁村的老村住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拆除复垦,复垦耕地500多亩,全部流转给种粮大户。搬迁后,为了让群众享受贴心的物业服务,齐道功多次过问协调。

戴庙镇移民办主任王庆柱说:“这几年,齐镇长坐办公室的时间少,节假日在家休息的时间少,甚至召开会议都选在项目现场,他总是尽可能多地把精力和时间用到工作上。”

邢鹏英、丁云霄、齐道功,只是奋战在黄河滩区脱贫迁建一线党员干部、建设者的缩影。三年多时间里,他们留下了众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用攻坚克难、担当作为,圆了滩区群众的安居之梦;用一心为民、无私奉献,写就了滩区迁建的人间大爱。(王建 孙源泽 王兆锋 梁旭日)

(责编:公雪、邢曼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