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专家兼职乡村“服务员” 小乡镇创新振兴“原动力”

2021年03月23日15:45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龙口茂源果蔬专业合作社成功入选烟台市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又一个重大消息第一时间通过“红驿·黄山馆”微信公众号、各村大喇叭广而告之,烟台市黄山馆镇百姓再次共同分享收获的喜悦。

创建茂源果蔬专业合作社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是黄山馆镇贯彻落实“聚才兴龙”计划、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以及推进深化改革等重点工作的关键任务,也是实现“民富村强”目标重要抓手。近年来,黄山馆镇坚持“政府引导、依需设立、协同创新、注重实效”原则,聚焦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健全机制,积极探索专家服务基地建设,放大引才聚才优势,为乡村振兴集聚强大智力支撑。

一、创优环境“吸力”,筑起优质良巢吸引“金凤凰”

茂源果蔬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初期以生态种植、养殖业为主,以打造生态循环农业为目标,利用黄山馆镇土地资源优势,建立起800余亩名、优、新、奇、特无公害绿色产品示范基地,塑造“兆美乐”生态有机品牌,深受市场欢迎。2018年,茂源果蔬合作社创办人吴金海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瞄准发展需求,积极转型升级,致力于将合作社打造成集综合休闲活动中心、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绿色果品生产基地、循环农业示范基地、自然教育与拓展基地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科技园,聘用5名专业技术人员,投入200万元进一步完善合作社基础设施、绿化美化内外景观,并进一步扩大规模,目前面积已达1000余亩,实现合作社“质”的提升。

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茂源果蔬专业合作社与北京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引种栽植航天育种产品,建成了胶东半岛首家航天育种科普基地和航天育苗基地,成功培育航天水果、蔬菜10余个品种,拓宽了流通领域,抢占了市场先机,茂源果蔬专业合作社一跃成为黄山馆镇农业龙头企业,开启发展新的篇章,为创建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筑起优质“良巢”。

二、增强人才“引力”,发挥基地优势招募“合伙人”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2019年,黄山馆镇成功入选“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创建单位,镇党委政府扭住发展关键,硬核落实“聚才兴龙”计划,将创建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作为人才振兴主要引擎,全面打造高层次人才集聚新高地。做足人才份量。与茂源果蔬相关负责人组建招才引智专班,建立双向沟通联络机制,围绕需求导向,靶向精准实施引才计划,把目光聚焦在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达成合作协议,在茂源果蔬合作社成立“航天科普与航天育种院士工作站”,成为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做大人才增量。积极走出去招募“人才合伙人”,多次赴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洽谈人才引进,借助合作社优势条件及戚发轫院士影响力,成功柔性引进4名高层次人才,形成“一院两国两省”5名高层次人才梯队,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正式建立。做优人才存量。为了更好地发挥专家服务基地的桥梁纽带和平台载体作用,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落户,镇党委指导合作社建立专家服务基地协同创新合作机制,建立需求清单,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积极帮助基地对上争取扶持资金,提供“店小二”式服务,充分保障专家人才工作、生活需求。

三、扩展改革“张力”,集聚人才资源充当“服务员”

基地建起来就要转起来、活起来。镇党委指导合作社与相关专家人才签订《科研与技术合作框架协议》,颁发聘用书,明确双方责任义务,丰富服务内容,健全服务体系,促进专家在基层充分发挥服务作用。一是开展技术服务。着重在放大航天品牌效应上下功夫,由航天育种专家筛选龙口优良主栽品种和特色品种进行神舟飞船搭载选育,建设科研实验室,每年利用3个月时间指导合作社对航天新品种的种苗繁育,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并推广,目前培育出的航天迷你黄瓜、航天螺丝椒、航天系列甜瓜、航天芦竹等航天品种已取得实效;由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专家对合作社土壤进行改良,制定了《支撑服务龙口市“生态茂源”项目建设工作方案》,摸清了土地质量家底,积极探索建设“土壤管家”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并提供相关的社会化服务。二是开展科普服务。积极开展公益性服务活动,将服务延伸进学校课堂,联合龙口市相关部门,开展“航天筑梦”科普教育活动,邀请戚发轫院士为全市中小学生授课,普及航天知识,进一步感受航天精神丰富内涵,汲取追求梦想的精神动力。将服务延伸进普通田间地头,举办三届航天新品种作物展示活动,邀请普通农民参与,推动航天育种新品种推广,拓宽农民增产增收渠道。三是开展引才服务。将基地作为招才聚才“窗口”,镇政府、合作社分别配备1名联络员,建立上下衔接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现有专家人才“中介”作用,广泛牵线搭桥,打好“联姻牌”,呼朋引伴式助力合作社与其他高层次人才以及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为合作社突破关键技术、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有力驱动,为黄山馆镇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全面振兴嵌进强大力量! (宋歌)

(责编:宋歌、邢曼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