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雅丽:致富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2021年01月22日14:45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济南市长清区孝里街道是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千年古镇,汇聚了红色文化、孝文化、长城文化、黄河文化等,这里民风淳朴,自古就是商贾云集、投资兴业的福地。

2015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食品贸易工作的张雅丽从东北来到长清,投资兴建了山东天鼎惠食品有限公司,准备做强做大自己的品牌。建厂伊始,富有公益之心的她就优先招录当地贫困家庭人员,为50多人解决了就业问题,让他们每月在家门口就有2000至4000元的收入,实现了脱贫致富梦。由于她在脱贫攻坚战中的表现突出,2016年她被推选为长清区人大代表,从此,“人民选我当代表,我为人民作奉献”成了她奋斗的座右铭。

初心犹如使命,使命乃是担当。2020年,脱贫攻坚进入决胜之年,如何再为当地脱贫攻坚尽一份心、出一份力?她思考了很久这个问题。她认为,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这时,当地党工委提出了“一体两翼三结合”的文化旅游发展思路,其中“一翼”就是红色文化。这和张雅丽想的文化扶贫一拍即合,她立马找到了党工委书记马雍,主动请缨到市级贫困村——南黄崖开发红色旅游,用文化扶贫,助力该村精准脱贫。她的想法得到党工委和政府的肯定和大力支持。

南黄崖村三面环山,只有一条进村之路,地无三尺平,没有水浇条件,多年来靠天吃饭,所以贫困户居多,成为市级贫困村。但该村处在大峰山抗日根据地的腹地,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是大峰山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和武装力量驻扎中心之一,那时“家家闹革命”,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和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这里红色文化基因丰富,发展红色文化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张雅丽首先承租了当地村民的两处院落,改建成文化餐饮大院,注册成立了“山东汇鑫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但隔行如隔山,说起来容易办起来难,当时首先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再就是人员不够,也正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这两大难题让这个东北“女汉子”吃不香、睡不好。张雅丽找到了孝里街道孝文化艺术团的马骏团长,在马团长的建议下,成立了四人筹备组,帮她出谋划策。她爱人在北京做外贸,也临时向单位请假回来协助她,家人朋友向她伸出援助之手,帮她解决了资金上的困难,村两委也积极向她推荐贫困人员。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筹备,4月26日,作为大峰山抗日根据地纪念馆的一个教学点正式揭牌,从此来该村参观学习、接受党性教育的人络绎不绝。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说:“活了这么大年纪,从来也没见俺村来过这么多车和人,比先前正月十五闹花灯还热闹呢!”

随着接待人数的增多和体验内容的需求,张雅丽陆续投资160余万元,建成了能容纳100人的民宿和容纳200人的“红色大讲堂”,餐厅可同时按排200人就餐。半年的时间,他们已接待一万余人次来参观体验红色文化,接受党性教育。

张雅丽采取多种形式吸收该村妇女,优先录用贫困户的家庭成员进公司工作。钟辉的公公王玉忠老人,是个70多岁的聋哑人,婆婆因脑梗生活不能自理,她的丈夫几年前因车祸去世,还有幼小的孩子,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压在她肩上,困难可想而知。张雅丽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就把钟辉招进公司,尽量多安排她做兼职,让她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还让她的公公去挖野菜送到公司,按每斤2元的价格收购。钟辉的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已进入古稀之年的房兆吉老人,独处一生,是个贫困户,平时都是侄子照顾他。为了让他安享晚年,张雅丽优先租用了房兆吉老人侄子的院子,每年租金3.5万元。他侄子激动地说:“我更有条件好好照顾我叔了!”老人也一个劲地向张雅丽表示感谢。

打花棍是南黄崖村抗日老战士张太勤从延安学会的,他复员回乡后教会了本村村民,以前只是每年元宵节时,村民们自打自乐热闹一番。张雅丽来到该村后,把会打花棍的姐妹们组织起来,一有外地来参观学习的,就让她们为其表演,也教参观者学打花棍,每次都有15到40元的收入。她们逢人便说,原来闹着玩儿的花棍,现在派上了大用场,既锻炼了身体,还有了经济收入!

张雅丽来到南黄崖村后,主动配合村两委会,积极帮助村民推销土特产品,动员村民到她公司附近摆摊,既能让城里人买上地道的农产品,也让村民卖上个好价钱。

张雅丽当选代表时许下的“人民选我当代表,我为人民作奉献”的诺言犹在耳边,她初心不改,情怀永驻。面对记者采访时她坚定地说:“使命在肩!我这个人大代表不能白当。只要我在这里,就不想看到一个贫困户的存在。”

沉思了一会儿,她又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下一步我要继续深入挖掘村里的红色基因和当地的其他资源潜力,对村民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建立产学研基地,让南黄崖村的村民有一个持续稳定的收入。”(周琳华 王文利)

(责编:宋歌、邢曼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