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城市·共享保稅商機”——全國新聞媒體行走進山東威海綜合保稅區

2020年11月02日21:44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人民網威海11月2日電 10月29日下午,“精致城市·共享保稅商機”全國新聞媒體行在山東威海綜合保稅區舉行,來自人民網、新華網、央廣網、中國網、光明日報、農民日報、中國文化報、中國商報、中國青年網、大眾日報、齊魯晚報、中國山東網等全國主流媒體記者,及杜建國、傳媒老王等網絡大V,走進威海綜合保稅區,體驗海外正品一站式直購,共話跨境電商迅猛發展,威海綜合保稅區管委副主任殷炳金、商務局局長曲波接受了記者採訪。

全國新聞媒體行走進山東威海綜合保稅區

保稅店內,零關稅直購海外正品

走進威海唯一一家綜保區外“免稅店”——JOYLA(玖羅)保稅商品體驗中心,必然詫異於各種名牌商品的琳琅滿目。“現在,我們店內有40多個國際品牌的共2000多種商品,涵蓋了美妝、護膚、食品、洗護、母嬰等諸多品類。”威海華駿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楊文杰說,JOYLA(玖羅)保稅商品體驗中心正是華駿科技投資建設及運營,中心總面積10000平方米。

作為消費者,除了關心能買到什麼,自然還要關心商品是不是正品,價格是不是合理,以及怎麼才能買到手。

全國新聞媒體行走進山東威海綜合保稅區

楊文杰解釋,JOYLA(玖羅)保稅商品體驗中心採用 “海外直採、保稅備貨”的模式。“我們跟海外免稅店、多家全球知名廠商達成了採銷合作協議,是源頭直採,貨源穩定,而且種類齊全。”楊文杰說,“因為全程都受海關監管,所以絕對是保真正品,我們也公開承諾‘假一賠十’。”

作為保稅店,商品均是保稅進口,價格上也非常合理。“比起這些品牌的專櫃,在我們這裡能便宜15%到20%。”楊文杰說,“它是開在威海人在家門口的免稅店,全球正品尖貨在這裡就能實現零關稅直購。”

在JOYLA(玖羅)保稅商品體驗中心,商品分為一般貿易品和保稅品兩種。消費者購買一般貿易品,與日常購物無異,選購、付款,之后直接帶走。但對於保稅品,則必須先在網上下單。消費者可以通過掃描商品上的二維碼進入微信小程序,也可以從電商平台下單,在付款后,若想現場提貨,需等待半小時左右,購買的商品就會由保稅倉送達﹔也可以選擇“保稅直郵”方式,在家等候快遞送達。“由於是從我們威海綜合保稅區的保稅倉配貨、發貨,快遞速度與國內網購一樣,尤其是本地消費者,最快半天就可收到。”

全國新聞媒體行走進山東威海綜合保稅區

威海綜合保稅區商務局局長曲波解釋,JOYLA(玖羅)保稅商品體驗中心的這種“店內體驗、線上下單、區內發貨,配送到家”的形式,得益於威海綜合保稅區的1210保稅備貨優勢,“這是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開展業務的一種‘前店后倉’新形式,店就是這家保稅商品體驗中心,倉就是保稅倉。簡單來說,JOYLA(玖羅)保稅商品體驗中心是威海綜合保稅區的‘區外店’。”

既然有“區外店”,當然也會有“區內店”。在威海綜合保稅區的“日韓生活館”和“歐美輕奢館”兩家區內店,同樣集日韓優質進口商品、歐美輕奢品、高檔酒水等3000多種商品。“這是山東省的第一個封關區內跨境電商展示購物中心。”曲波說,與消費者在JOYLA(玖羅)保稅商品體驗中心的購物方式相同,消費者在此購物也是“線下實物體驗、線上平台下單,區內快速配送”模式。

全國新聞媒體行走進山東威海綜合保稅區

作為保稅店的“后倉”,威海綜合保稅區內的泓信公共保稅倉佔地4萬平方米,在這裡可為進出口電商全程物流服務,也正是因為購買終端與倉儲終端直接融合,縮短了中間流程和調撥周期,才使得在保稅店買正品尖貨要遠比一般“海淘”快出很多。

公共保稅倉還有個更大的作用。“它就像個‘蓄水池’,哪裡缺水就往哪裡供水。”曲波說,進口保稅備貨貨物在區內保稅存儲無時間限制,所以同一批進口貨物,既可以通過跨境電商平台直接面向國內消費者,也可以通過“區區流轉”方式批量分撥到其他綜合保稅區進行備貨,還可以根據市場需求以一般貿易方式批量進口到國內進行分銷,或以批量或者小包裹方式再轉口到其他國家,從而實現“一倉多業態、一倉賣多國”,“簡單來說,通過威海綜合保稅區的保稅店,不僅中國人可以買到韓國商品,韓國人也可以買到中國商品,中國人和韓國人還可以買到歐美商品,而且都是‘零關稅’的跨境電商正品。”

此外,不管是“區內店”還是“區外店”,都在探索跨境電商發展新模式,重點培育“國際公共網紅直播基地”,匯聚全國代購、電商直播、微商等業態來威海共創線上線下一體化新零售體系,共享線上線下一體化資源,共建線上線下批零一體化供應鏈銷售網絡。

全國新聞媒體行走進山東威海綜合保稅區

優勢疊加,跨境電商發展迅猛

威海綜合保稅區的跨境電商業務發展迅猛,既得益於多項政策疊加的優勢,也得益於韓日貿易“高速路”加快推進,還要歸功於全模式跨境電商的打造。

2015年,威海被選定為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是迄今為止唯一被寫進自貿協定的中國城市。因此,威海在對韓國的經貿合作上有著先行先試的“特權”。2016年,威海先后獲批建設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城市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再添“特權”,比如在威海綜合保稅區內,經認定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減按15%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而在2018年,威海又獲批第三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向“e攬全球”跨境電商核心城市目標快步邁進。

全國新聞媒體行走進山東威海綜合保稅區

作為中韓兩國海上運輸時間最短、航線密度最大、運輸成本最低的開放口岸,威海已開通對韓海上客貨航線9條,每周22個客貨和集裝箱航班,是全國唯一的對韓海運“天天班”的城市,海上航行隻需10-14小時,並且“夕發朝至”,有著“空運速度、海運價格”的優勢﹔空運客貨航線3條,每周約51個航班。近年來,威海還發揮對韓優勢,拓展跨越中韓日三國的跨境電商新通道,加密石島—群山航線,暢通威海/石島—仁川/群山/平澤—釜山—日本基本港36小時“中日韓海上高速通道”。今年9月22日,威海—大阪全貨運航班開通,這是威海首條直飛日本的全貨運航線,填補了威海沒有日本貨運航班的歷史空白。

全國新聞媒體行走進山東威海綜合保稅區

近年來,威海-漢堡中歐班列、威海-塔什干中亞班列、齊魯號中蒙班列相繼開通運行,實現了每周三班的常態化運營。其中,中歐班列抵達波蘭的馬拉舍維奇、德國的杜伊斯堡和漢堡等歐洲各地,時效約20天,是山東省目前唯一常態化運營的中歐班列。在國內,也相繼開通“濰威韓”鐵路冷藏集裝箱班列、威海-廣州集裝箱班列、威海-蘇州集裝箱班列等特需班列。

去年3月,威海與韓國仁川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推動“四港聯動”物流運輸一體化建設。“四港聯動”,就是充分利用威海與仁川在區位、交通、政策等方面的優勢,依托兩地海港、空港開展多式聯運,實現物流一體化協同發展,構建中韓及世界各國貨物通過威海、仁川轉至日本、歐美乃至全球的雙向物流黃金通道。目前兩國政府正在積極推進跨境整車物流運輸業務,今后還將實現互檢互認等快速通關合作機制,將極大提高物流速度,節省大量費用。

全國新聞媒體行走進山東威海綜合保稅區

正是基於這些優勢,作為陸地交通末梢的威海一躍成為東北亞跨境電商物流樞紐城市,擁有陸海空多式聯運,使得日韓商品在跨海后順利搭乘班列快速發往亞歐大陸的各個國家。在威海綜合保稅區,目前正在創新開展“四港聯動+綜保區+一帶一路”海鐵、海陸鐵聯運業務模式,貨物從日本、韓國到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可實現20天內“倉到倉”服務。

今年9月1日,在威海綜合保稅區,9710(跨境電商B2B直接出口)和9810(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業務模式正式啟動,至此威海綜保區跨境電商創新產業園實現了1210保稅進口、1210特殊區域出口、9610直購進口、9610直購出口、9710、9810,以及國際轉口等跨境電商業務模式全覆蓋,可一站式滿足業務需求。目前,已吸引了速賣通、菜鳥等阿裡系平台落地,實現9610進口業務常態化運行。

2019年,威海綜合保稅區完成跨境電商進出口額7.3億元,跨境電商特殊區域出口業務全省第一。而在今年,預計全年完成跨境電商進出口15億元,增長100%以上。

運行兩年,綜保區成績亮眼

威海綜合保稅區於2018年9月通過驗收並正式運行。園區規劃面積4.3平方公裡,分為南北兩個片區,北區封關面積0.88平方公裡,位於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區位於威海國際機場附近,封關面積1.37平方公裡,配套區2.05平方公裡。

成立不久,區域不大,但威海綜合保稅區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2019年,全區新設立企業118家,注冊資本9.6億元,完成外貿進出口87.6億元,同比增長22.1%﹔完成跨境電商進出口額7.3億元,跨境電商特殊區域出口業務全省第一。

今年1-9月份全區到賬外資1500萬美元,同比增長176%﹔外貿方面,完成進出口92億元,同比增長52%,完成跨境電商8億元,同比增長100%。

在發展過程中,威海綜合保稅區堅持把“深耕日韓”作為招商引資最大優勢和主攻方向,立足全市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結合園區建設發展實際,明確了“4211”工作思路,即積極培育“國際貿易、現代物流、跨境電商、先進制造”4大業態,全力搭建“外貿綜合服務、金融服務”2大平台,打造1個聯動日韓、輻射全國的國際商品集散交易中心,1個以電子信息為主導的先進制造業基地。

全國新聞媒體行走進山東威海綜合保稅區

跨境電商是威海綜合保稅區培育的特色產業。威海綜合保稅區規劃建設了全省首個“全模式跨境電商創新產業園”,總投資8億元,總建筑面積27萬平方米,被列為省級重點項目、入選全省服務業特色小鎮培育名單、獲批省級服務業創新中心。今年5月,佔地41000平米、建筑面積6700平米的多模式監管中心運行,該中心配備3條了CT機和4條X光機自動查驗分揀線,具備自動掃碼、自動分揀、自動傳送和同屏比對功能,可以滿足海關對於直購電商的快速查驗要求,還可以同時開展空運快件、海運快件和空運普貨的監管查驗。依托該多模式監管中心和區內保稅監管功能,威海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產業園已實現跨境電商1210保稅進口、1210特殊區域出口、9610直購進口、9610直購出口、9710 B2B出口、9810 海外倉出口、以及國際轉口等跨境電商業務模式全覆蓋,在山東省率先實現了跨境電商各類業務模式的規模化聚集,方便入駐企業在一個地方即可開展各種類型的跨境電商業務。

威海綜合保稅區是威海市唯一能開展保稅備貨和特殊區域出口業務的園區,在這裡,企業可以一個團隊、一處辦公場所開展電商業務,這種一站式布局可降低人員、辦公、倉儲等運營成本約30%。若單個企業投資建設線上平台、展示場所、倉庫管理最少需投入約80萬元,威海綜合保稅區在線上建設了跨境通小程序,上線約1000款進口商品﹔線下建設了網紅直播基地、省內首個封關區內跨境電商保稅展示購物中心等,創新中心和國際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也同步在建設中,避免了企業獨自投資、重復建設。園區內還有國有公司根據客戶需求,為國際貿易、跨境電商企業提供從集貨、倉儲、展示到融資、支付、配運、1210、9610業務綜合跨境電商解決方案和報價、“一件代發”等全流程服務,大大降低了跨境電商企業業務成本。

在威海綜合保稅區,在營的100多家企業已初步形成兩大主導產業,一個是以日月光半導體、富投邁晶圓等電子信息企業為主導的先進制造業,目前在運營企業30多家﹔另一個是以順豐DHL、LG汎韓物流、阿裡速賣通等為主導的商貿物流企業,目前在運營企業70多家。企業入駐威海綜合保稅區的封關區,可在稅收優惠、貿易便利化、保稅監管、外匯等方面享受優惠政策。

目前,威海綜合保稅區搶抓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城市、國家級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等重大開放機遇,加快建設韓日貿易高速路,著力打造跨境電商新引擎,力爭建成對韓日開放的橋頭堡,成為東聯西通、聯動陸海、輻射亞歐的重要樞紐節點。(文/李曉軍 圖/鞠抒桐)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