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你現在好像圖畫書裡的魯濱遜。”手機裡傳來兒子稚嫩的聲音。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職工宋江偉看看鏡頭裡的自己:頭發被海風吹得“隨風飛舞”,胡子拉碴的樣子,可不就像“魯濱遜”麼。挂掉視頻,宋江偉不禁咬著牙搖了搖頭,隻要能把這項工程做好,當一回“魯濱遜”又如何?
宋江偉是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大連灣項目部工程部部長,在港珠澳大橋工程,他陪伴著整平船“津平1”度過7年,是名副其實的“整平專家”。轉戰大連灣,他依然負責基床整平施工,隻不過這一次,擺在他面前的挑戰更大。由於大連灣海底沉管隧道區域地質條件更加復雜,航務工程局和公司提出了“全漂浮式碎石基床整平方案”,這在國內尚屬首次。為了驗証這個為大連灣量身打造的方案可行性,試驗准備工作沒有因為疫情耽擱,年后就緊鑼密鼓地開展,宋江偉也更加忙碌起來。
試驗前,宋江偉一遍一遍梳理工藝步驟和風險應對措施。“就為了這個事,大家准備了快三年時間,大大小小的會開了不下100次。”
即將在海上正式一展身手,宋江偉的心裡不禁有點忐忑:既期盼又擔心。“注意安全,看好腳下,再檢查一下救生衣有沒有扣好系緊!”上交通船前,宋江偉將這句話已經“啰嗦”了不下幾十遍,生怕眼前這幫從未下過水的“生瓜蛋子”出現閃失。
“宋哥,船上的飯好吃麼?”“宋哥,船上有網麼?”“宋哥……”小伙子們的心情好奇之中帶著幾分緊張。“小李,你拖著個行李箱干嘛?這可不是出海旅游啊。”宋江偉的一句調侃,逗得大家哈哈一笑,緊張的氣氛化解了不少。
伴隨著職工陸續登船,整平船緩緩駛出港口碼頭,這也意味著他和12名同事即將開始為期27天的“漂浮”生活。
船機進場的同時,央視等多家媒體都對大連灣海底隧道項目“全漂浮式基床整平試驗”進行了報道。“宋哥,咱們的船都上央視了啊!”“這有啥好大驚小怪的,以后上電視的機會多著呢!”
幾天下來,大家發現每到晚飯前宋江偉總喜歡到船舶甲板的一角,拿著手機對著天。“宋哥,你在拍什麼,夕陽嗎?”“什麼夕陽?”宋江偉一頭霧水。原來,每天晚飯前是他和兒子的視頻時間,躲在甲板角落是為了找信號。
其實,哪有什麼心情拍夕陽,每天和家人來幾分鐘斷斷續續的視頻,無非是給自己減減壓。要知道,“全漂浮式整平試驗”又是一個第一次,眼前的壓力不言而喻。全漂浮,顧名思義就是整平船進行整平作業時,船舶固定系統由樁腿改為錨系。這種作業方式對天氣要求較高,遇到大風天氣船體便會搖晃的厲害,這個曾經被譽為“海上平台”的家伙變成了大型海上漂浮物。“今天下半夜冷空氣就過來了,海上風力6到7級,陣風8到9級。大家都打起精神,這是空載試驗的重要階段,試驗數據將決定咱們以后施工窗口的制定,一定要在起風之前把試驗做完,把數據全部收集到!”經過研究,決定將樁腿放置距泥面2米處,如果船機走錨,便啟動應急預案,在最短時間內進行插樁作業保障船機安全。
由於准備充分,空載試驗在凌晨2點半完成。看著試驗數據,宋江偉心裡踏實了許多。“不出意外,就全漂了。”看著幾個暈船的小伙子,宋江偉又賣起了關子——“我有一個克服暈船的法寶,你們想不想知道?”“宋哥快說啊!”“下船。”“嗨,這時候了還逗我們。”“好了,時間不早了,大家趕緊回宿舍躺下,明天中午下船休整!”
5月的大連灣,海風依舊凜冽。項目部技術團隊回到駐地后,宋江偉又馬不停蹄地著手對試驗數據進行分析總結,工程部裡挑燈夜戰的日子又回來了!
山東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 7月8日晚上,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第五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詳細】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不負韶華,為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復興的前途。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詳細】
韓正: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 新華社濟南7月7日電 (記者齊中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組長韓正6日在濟南主持召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