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海洋時常讓人疲憊不堪,有價值的新聞卻永不過時。選擇閱讀什麼樣的新聞,決定了俯瞰世界的高度。
看見,不止於看到。看泉城,觀天下,天下泉城新聞客戶端策劃推出深度報道專欄《看見》。在這裡,放慢腳步,聆聽泉水叮咚的脈動,看見濟南此時此地的不同側面。為您進行深層次解讀,講好新時代濟南故事,助力經濟社會更好發展。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辛棄疾的經典作品流傳至今,吸引無數人吟詠,在文學的維度上,辛棄疾是不朽的。5月28日,辛棄疾誕辰880周年,故鄉的人們再次以各種方式紀念這位偉大詞人。
其實,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的辛棄疾,也是詞曲創作集大成者。
作為泉城的一張靚麗名片,“二安”始終活躍在我們身邊。
發揚“稼軒文化”
家鄉人“有責任、有義務”
“稼軒者,人中之杰,詞中之龍。”1140年的5月28日,辛棄疾出生在如今濟南市高新區遙牆街道的四風閘村。880年后的今天,故鄉的人們再次懷念起這位“幼安先生”。
作為四風閘村的黨支部書記,王如虎這些年沒少跟“辛棄疾”打交道,對辛棄疾的種種歷史典故如數家珍。偶有外地游客前來拜訪,王如虎也熱情地親自上陣充當講解員。在王如虎看來,將稼軒文化發揚出去,家鄉人“有責任,也有義務”,盡管如今的四風閘村已經沒有辛氏后人了。
四風閘村現在還有一棵老槐樹,一座老樓,據說與辛棄疾有著密切的聯系。因為年久失修,這座老樓一度面臨著搖搖欲墜的窘境,這讓王如虎一直很擔心。在王如虎的呼吁下,2019年老樓成為獲官方認証的文物,他終於可以不再那麼“揪心”了。
四風閘村的老樓
這些年,王如虎在尋找辛氏后人上也沒少下功夫。經過多方努力,他終於和如今居住在江西撫州菱湖辛村的辛氏后人建立起了聯系。王如虎告訴記者,他現在就希望能讓“稼軒”這張濟南的名片擦得更亮些,以便日后辛氏后人重歸故裡,也能讓他有更多的故事可以去講述。
佔地二十九畝的辛棄疾紀念館坐落在四風閘村的東南方向,是當地最具“辛棄疾”標識的建筑。辛棄疾紀念館的館長韓祥告訴記者,紀念館於1996年建成,一年之后,開始對外開放。2008年,開始面向市民免費開放,之后也成為了濟南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館分前后兩個院,前院為主,主要是辛棄疾的生平展示。還有從全國征集的書法名家所寫的辛棄疾詞作品。”韓祥說。
辛棄疾故居
作為豪放派詞人的代表,辛棄疾開拓了詞的思想意境,這使他的文學意義早已超出了一時一地。韓祥告訴記者,時常會有辛棄疾的“粉絲”前來拜訪參觀,“不只是濟南的,還有全國各地的,甚至是有一些研究辛詞的外國人也會來參觀。” 這與王如虎提到的一句話不謀而合:“辛棄疾,他不只是四風閘的,也不只是濟南的,是咱全國的,乃至全世界的。”
辛棄疾題材京劇屢獲殊榮
主創說“沾了辛棄疾的光”
28日晚,一場“濟南二安”詩詞京劇演唱會就將在濟南上演。
2008年,濟南市京劇院創排了京劇《辛棄疾》,該劇當年參加第五屆中國京劇藝術節並榮獲了優秀劇目一等獎。辛棄疾由市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李保良飾演。
天下泉城客戶端記者了解到,早在21世紀初,濟南市屬文藝院團就開始深入挖掘二安文化,打造舞台藝術作品。除了辛棄疾,濟南市京劇院在2004年還曾創排了京劇《李清照》,並於當年參加第四屆中國京劇藝術節,榮獲了優秀劇目獎及優秀編劇獎、優秀導演獎和表演獎三個單項獎。演員李青憑借 “李清照”一角獲獎無數,並最終問鼎第25屆中國戲曲“梅花獎”。
目前,這兩個劇目已成為濟南市京劇院的優秀保留劇目。此外,濟南市歌舞劇院也圍繞兩位詞人分別打造了原創舞蹈作品《聲聲慢》和《秋泉劍魂》。
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進一步弘揚歷史文化,展現地域特色和獨特的城市藝術氣質,在辛棄疾誕辰880周年之際,市文化和旅游局重點推出“回頭萬裡 故人長絕”兩大活動。其中,“濟南二安”詩詞京劇演唱會匯集了濟南市老中青三代藝術家同台獻藝,擷取京劇優秀曲牌來演唱二安詞作,同時穿插京劇《辛棄疾》《李清照》的經典唱段。值得一提的是,其間諸多辛詞由李保良譜曲演唱,並由中國唱片出版社錄制發行。
《辛棄疾》劇照
對於演唱辛詞,李保良坦言自己當時面臨著不小的壓力。“因為入行較早,感覺自己文化相對匱乏,辛棄疾又是文化功底那麼深刻的一個詞人,難度可想而知。”李保良說。
為了呈現更好的藝術效果,李保良找了很多研究辛棄疾的專家討教進行學習,與“辛棄疾”也慢慢走近了,說起辛棄疾,李保良的言語之間仍表現出興奮。他認為,作為一個生長在濟南的京劇演員,詮釋“辛棄疾”是一種情懷,而在演唱辛詞的過程中,李保良也對於這位家鄉的偉大詞人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對於京劇《辛棄疾》能夠斬獲中國京劇藝術節優秀劇目一等獎,李保良說:“這是沾了辛棄疾的光。”他認為,無論李清照還是辛棄疾都是濟南靚麗的名片,有必要發現和挖掘濟南的歷史文化名人,來發揚泉城的優秀傳統文化。
“辛棄疾”IP帶動區域經濟
文化遺產造就“文化濟南”
5月26日,一條“加入辛棄疾朋友圈”的H5作品引爆了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
這個爆款作品只是為28日正式拉開帷幕的“辛棄疾文化周”做個鋪墊。據了解,5月28日-6月2日,高新區將舉辦“辛棄疾文化周”活動,線上推廣活動與線下商場相聯動。系列活動將以辛棄疾為依托,從個人事跡、詞學文化等方面進行挖掘,進行線上覆蓋式傳播,邀請廣大市民和辛棄疾愛好者加入“辛棄疾朋友圈”,線上答題對詞,並發布辛棄疾文創產品、辛棄疾表情包,發起網紅視頻挑戰賽等活動。
高新區發展戰略與宣傳策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能夠通過開展系列活動,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辛棄疾,認同和傳播稼軒文化。活動在宣傳辛棄疾文化的同時,高新區結合疫情期間復工復產等各項政策,促進高新區商業全面恢復,聯合區內多家文化企業、商場共同參與進來,讓“辛棄疾”這個名人IP帶動區域的經濟復蘇。
讓王如虎倍感期待的是,一座總投資220億元,佔地5平方公裡的“稼軒文旅城”正在規劃中。這將是全國首個詩詞文化旅游項目。
據悉,該項目以稼軒故裡文化園、詩詞文旅小鎮、康樂田園綜合體為核心,通過連通巨野河與楊家河河道,建設巨野河生態公園、楊家河生態公園、趙王運糧河生態公園、劉公河生態公園,形成三核四園的環形旅游布局,實現文旅、生態、生活的有機融合、協同發展。
項目首期投資30億,2020年下半年開工,主要建設稼軒故裡文化園一期、稼軒國際文旅購物中心——滿江紅街坊等項目。王如虎想著,等將來辛棄疾的后人來拜謁故鄉時,自己能夠更加驕傲地向他們講述故鄉的變化與發展。
除了官方努力擦亮“二安”這張名片以外,濟南各種民間力量也在參與到這一IP的打造上。阡陌書店、品聚書吧等一些本土文化品牌都制作了基於李清照與辛棄疾的創意文創產品,備受消費者好評。
(圖片由阡陌書店提供)
在參加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濟南廣播電視台聯合推出的“鵲華讀書會”時,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宋遂良曾提到“二安”,他說,一座城市的文化主要是兩部分組成。一部分就是它的環境,就是它的生態。比如說大明湖、千佛山、趵突泉、黃河、泰山,這個部分是固定下來的,這是得天獨厚的,是別的城市沒有的,再加上濟南的泉,這是專屬於濟南的城市文化的生態。
另外一個部分就是這個城市人民的心態,就是這個城市人民的文化。這個文化是哪裡來的呢?“是歷史的,是詩經,是李清照,辛棄疾,老舍……他們留下來的這樣一個文化遺產,一種標准、心情,到了今天我們這代人,不斷地,一代一代的被繼承。”宋遂良說道。(姜富海)
來源:天下泉城
山東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 7月8日晚上,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第五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詳細】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不負韶華,為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復興的前途。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詳細】
韓正: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 新華社濟南7月7日電 (記者齊中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組長韓正6日在濟南主持召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