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沂蒙大地,處處綻放著蓬勃的生機。位於臨沂市費縣梁邱鎮瑞和家園社區西側的“扶貧產業園”,在鎮黨委的主導下,“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 扶貧搬遷安置點的“扶貧產業園”機器轟鳴運轉,搬遷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復工掙錢。
“俺村的生活一點也不比城裡差。現在,下了樓房進廠房,家家戶戶住120多平方米的樓房,廚房裡用上天然氣,樓下有開闊的文化廣場和幼兒園,小區就像個大花園,享受到與城裡人一樣的公共服務。”東河口村村民王鬆貴說起現在的幸福生活滿是自豪感。
據悉,梁邱鎮東河口村是省定貧困村,人口有907人,村庄東西北三面環河,地處山嶺地帶,歷經三次搬遷,生產、生活條件比較艱苦。2016年,臨沂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派駐第一書記工作組,在實施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工程中,為了讓這個小山村的村民“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駐村工作組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科學研判、精准施策,確保全村全面實現脫貧奔小康。在2年多的時間裡,先后籌集資金1億余元,規劃建設了佔地600畝的瑞和家園社區工程,佔地160畝的產業園和生產、生活道路與便民橋等建設工程。
瑞和家園社區一期開發了19棟居民樓,配有社區服務樓、幼兒園、文化廣場與健身器材等公共設施,現有東河口村、小南庄村500多戶搬遷入住,現在村民出了樓門進廠門,不出村就能到“扶貧產業園”裡打工。原來通向田間有坡無路,顛簸難走,碰到雨季,農果都得靠扁擔挑,現在修了水泥路,客商直接開車到田間地頭與村民進行農果交易。
聽當地人講,這個昔日“臟亂差”的小山村,通過幾年來的幫扶,戶戶有事做、戶戶有收入。村民搬遷入住在花園式社區裡,正在發生著“華美蝶變”,變成了全鎮最有發展潛力的村。
從省定貧困村,蛻變為美麗鄉村,脫貧攻堅開展以來,東河口村實現了華麗變身。“我們村過去交通不便,居住環境不好,村裡人都不願意待。現在政府修好生產、生活道路,每家從低矮的瓦房搬到了120多平方米的樓房裡,社區西側建了扶貧產業園,吸引了周邊村民都來打工,產業園的崛起帶動群眾脫貧致富,你說變化大不大?”東河口村黨支部書記王鬆平介紹說。
如今,東河口村每一片土地都蘊藏著活力與希望,每一個村民都充滿了干勁和力量,昔日的小山村正在醞釀著一場更加美麗的蛻變!(付迎東)
山東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 7月8日晚上,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第五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詳細】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不負韶華,為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復興的前途。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詳細】
韓正: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 新華社濟南7月7日電 (記者齊中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組長韓正6日在濟南主持召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