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976人獲評職業農民職稱 “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山東多舉措保障鄉村人才振興

2020年06月24日08:56  來源:大眾報業·齊魯晚報
 
原標題:全省976人獲評職業農民職稱 “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山東多舉措保障鄉村人才振興

  吳元元的食用菌標准化生產基地,帶動更多人脫貧。

  6月23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省鄉村人才振興政策落實及鄉村人才振興工作推進情況。近年來,山東省大力推進制度創新,引導更多優秀人才到鄉村貢獻才智、建功立業。全省評出新型職業農民高、中、初級職稱976人,有3000多名鄉村教育、醫務人員獲得基層專業技術職稱。

  深化鄉村人才制度創新

  鄉村教師評上了“教授”

  尹遜強是長清區雙泉初級中學的一名鄉村教師,1987年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鄉村任教,33年扎根鄉村教育。“2004年,我被評為副高級教師,心想職稱晉升到頂了。今年,學校通知我,有基層正高級教師申報機會,沒想到我還能晉升為山東省內第一批基層中小學‘教授’。”尹遜強心裡感覺暖暖的。

  晉升“正高”后,加上鄉鎮工作補貼每月530元,農村特級教師津貼300元,尹遜強每月到手1.1萬元。他的例子,也讓身邊的鄉村青年教師看到了希望。

  為了使鄉村人才引得來、育得強、留得住、用得好,山東省瞄准制約鄉村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推動改革創新,不斷暢通基層人才成長通道。此前,制定出台《推進鄉村人才振興若干措施》,並建立“定向評價、定向使用”的基層職稱制度,制定了專屬鄉村教育、醫務人員的職稱制度,實行單獨分組、單獨標准、單獨評審,並設置正高級職稱。

  目前,山東省已有3000多人獲得基層專業技術職稱。今年,重點推動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制度改革,建立教師績效工資增量機制,績效工資向農村學校傾斜。

  為持續發揮職稱“指揮棒”作用,山東省建立職業農民職稱制度,在東營市率先開展職業農民職稱制度試點的基礎上,2019年將試點范圍擴大至14市,今年已在全省全面推開,目前全省已評出新型職業農民高、中、初級職稱976人。建立基層人才職稱“直評直聘”綠色通道制度,對在基層工作10年、20年、30年以上的專業技術人員,可直接申報中級、副高級、正高級職稱,不受單位崗位結構比例限制,評審通過后即可聘用,目前已有1萬多人通過“直評直聘”方式獲得中高級職稱並落實了待遇。

  今年出台的《山東省人才發展促進條例》,明確了向鄉村人才傾斜的政策措施。實行向基層人才傾斜的崗位設置制度,分步提高鄉村基層的高級崗位設置比例,規劃到2022年,高級崗位設置比例從5%提高到10%,到2028年提至15%,2035年提至20%,為基層人才發展拓寬了空間。

  人才特聘、崗位特設

  招募“鄉村振興合伙人”

  近年來,山東省加快構建人才“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長效引進機制,激勵各類人才流向鄉村、扎根基層、建功立業。

  此前,在濟寧市泗水縣開展“鄉村振興合伙人”招募試點,聚焦鄉村現代生態農業、精品旅游等產業發展,招募173位“合伙人”,促成合作項目146個,落地資金6.2億元。

  創新基層招聘制度,允許鄉鎮事業單位適當降低門檻,放寬崗位專業條件、年齡、學歷等限制﹔擴大相對欠發達地區本地考生的招聘比例,可最高不突破50%,確保基層能夠留住人才。

  黃金政策逐項落地。目前,在精准引進各類人才方面,山東省聘請400多位專家,組建27個覆蓋大宗農產品及優勢特色產業的創新團隊。完善科技特派員制度,目前已注冊近7000名科技特派員。實施科技副鎮長和省級園區副主任選派工作,2019年確定232名科技副職人選。實施高校畢業生基層成長計劃,遴選3000名在鄉鎮工作或創業的高校畢業生,納入后備人才庫。擴大“三支一扶”計劃規模,2019年招募1790人,今年擬招募2000人左右。

  今年擬培訓高素質農民

  4萬人左右

  作為基層農技推廣人員,滕州市農技站站長、高級農藝師王延玲及其團隊的主要職責就是開展農業新技術的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開展技術指導和技術培訓,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等。她通過參與山東農業大學於振文院士的“小麥測墒補灌水肥一體化”項目,把該技術教給農民,畝節本增效180多元,推廣面積已超過100萬畝。

  近年來,山東省緊扣鄉村振興人才需求,堅持人才培育重心下移,著力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鄉村人才隊伍。去年爭取1億元中央資金,實施農業經理人培養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輪訓,充分運用田間課堂、農民夜校、網上教學等形式,分類分層次培訓高素質農民3.5萬人。今年擬培訓4萬人左右。

  山東省共有農民工2300多萬人,農村勞動力外出就業1004萬人。2019年,共為137萬名農村轉移勞動力提供就業創業服務。今年計劃培訓農村轉移就業勞動力28.5萬人次以上。

  農民合作社21萬家

  數量居全國第一

  濱州市惠民縣皂戶李鎮呂家社區團總支書記、惠民縣齊發果蔬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吳元元,此前被評為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標兵。她所在的食用菌標准化生產基地和扶貧示范園,2019年生產菌棒150萬個,年產食用菌3萬噸,產值8000多萬元。

  在鄉村振興中,吳元元積極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影響更多農村青年了解和參與食用菌產業,努力為農村引才、育才、留才。“我們的合作社成為國家級示范社,生產基地現在能帶動周邊3000多個種植戶年均增收3萬元,基地每年用工1000多人,幫助農民收入實現翻番。目前已吸納300多名青年入股,帶動周邊600多名青年一起種植香菇。”

  山東省不斷強化服務,加大保障,打造平台,努力讓廣大人才心向基層、服務基層、扎根基層。全省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到9600多家,家庭農場7.3萬家,農民合作社21萬家,數量均居全國第一。(王小涵 范洪艷)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