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 | 重溫電影“名場面” 感悟父愛如山

劉喆

2020年06月22日10:20  來源:人民網-娛樂頻道
 
原標題:父親節 | 重溫電影“名場面” 感悟父愛如山

社會底層的業務員、中年發福的摔跤手、不善言辭的皮鞋匠……在社會上,他可以有不同的角色,但對子女而言,他最鮮明的角色,是父親。

父愛如山,深厚﹔父愛也如水,綿長。又是一年父親節,我們精心挑選了9部跟父親相關、父愛主題的高分電影,與你一起重溫這世間最獨特的父愛。

《美麗人生》

評分:9.5

類型:喜劇/愛情/戰爭

影片講述了二戰時期,一個原本幸福的猶太家庭受到迫害,父親用“謊言”編織成童話,保護兒子童心的感人故事。

“你要得到一千分。誰得到一千分,誰就有坦克。”奎多把殘酷的集中營生活比作游戲,隻要第一個拿到1000分,就能獲得一輛真正的、能駕駛的坦克。即便在臨死前,奎多依舊擺出夸張的姿勢,告訴兒子游戲仍在繼續。

當一個父親再也找不到別的方法來保護你,“謊言”或許是他最后的抵抗。

《當幸福來敲門》

評分:9.1

類型:家庭/傳記

影片講述了一位窮困潦倒、無家可歸的落魄業務員,為了養育兒子,奮發向上成為股市交易員,最后成為知名的金融投資家的勵志故事。

即使身在階級底層,父親也極力讓兒子相信,世界並不是那麼殘酷無情。

生活時常會讓我們感到艱辛,並會讓我們無數次目睹生命在各種重壓下的扭曲與變形。可如果有人對你說“你也做不到”,那麼請全力以赴——証明給他們看:我做得到!

《摔跤吧!爸爸》

評分:9.0

類型:家庭/傳記/運動

影片講述了曾經的摔跤冠軍辛格偶然發現兩個女兒的摔跤天賦,打破印度傳統,努力培養兩個女兒成為女子摔跤冠軍的勵志故事。

“如果你明天贏了,並非自己獨享勝利,有幾百萬個像她們一樣的女孩跟你一起得勝!”

父愛如山,他跟全世界對抗,就是為了讓你們能夠主宰自己的未來。

《7號房的禮物》

評分:8.9

類型:喜劇/家庭

電影講述了患有精神遲滯症狀的父親龍九受到莫名指控被關進監獄7號房,純潔的內心和對女兒的愛感動了獄友,在獄友的幫助下,龍九與機緣巧合被送進來的女兒共同度過了一段開心的日子。

相依為命的父女,讓黑暗冰冷的牢房,陽光滿滿。

“爸爸,謝謝你讓我好好生出來。”“藝勝呀,謝謝你,能成為爸爸的女兒。” 我願給你此生最美,縱使我一無所有。

《大魚》

評分:8.8

類型:家庭/奇幻/冒險

影片以孩子的口吻來敘述其爸爸傳奇的一生。愛德華·布魯姆是個喜歡吹牛的老頭,總喜歡炫耀年輕時旅行推銷的經歷,兒子並不相信,覺得父親很虛榮浮夸,父子關系漸漸疏離。直到父親不久於人世,兒子決定回去見父親最后一面,這一次,他終於發現了隱藏在這些故事背后的奧秘和真相。

我們與父親的隔閡,往往不外乎兩個原因:他不善言辭,我們不願了解。當你深入探究,就會發現,他講的所有魔幻傳奇故事,都隻為告訴你:懷抱夢想的生活是幸福的。

一個人不停述說著自己的故事,讓他自己也成了故事本身。故事在他死后繼續流傳,那樣,他也變得永垂不朽了。

《歲月神偷》

評分:8.7

類型:劇情/家庭

影片講述1967年到1977年10年間,一個普通的四口之家在香港深水埗艱辛生活的故事。

影片中的父親朴實無華,就像你我的父親一樣。孩子放學后,他會邊忙邊問“今天學校教了什麼”。孩子生病后,他會省吃儉用,拼命籌錢。雖然父親不善言辭,但是他早已言傳身教,告訴你:“做人,最緊要是保住個頂。”

小時候,總覺得父親不會老,殊不知,在變幻的生命裡,“歲月”原是最大的小偷。

《如父如子》

評分:8.6

類型:劇情/家庭

影片講述了一個日本安逸的中產家庭突然得知他們6歲孩子出生時在醫院被抱錯而陷入家庭倫理困境的故事。

是朝夕相處的感情珍貴,還是血脈相連的親緣重要?影片並不是來帶你找答案的,因為這個問題本就沒有正確答案。

就像面臨生活中的眾多選擇一樣,沒有哪個選擇絕對正確,所以也不必糾結,選你所愛,已經足夠。

《那山那人那狗》

評分:8.6

類型:劇情/家庭

影片講述了即將退休的鄉郵員父親帶著第一天接班當鄉郵員的兒子走那條已走了二十多年的郵路,在一路跋山涉水的相處中漸漸消除心中隔閡的故事。

這是一次特殊的交接儀式,是鄉郵員這份差事的交接,也是父子間責任的交接。

“村裡的老人說,背得動爹,兒子就長成了。”同樣,當我們讀懂父親,我們就長大了。

《親愛的》

評分:8.4

類型:劇情/家庭

影片講述了以黃渤飾演的田文軍和張譯飾演的韓德忠為首的一群失去孩子的父母去尋孩子,以及趙薇飾演的養育被拐孩子的農村婦女李紅琴如何為奪取孩子做抗爭的故事。

父親會犯錯嗎?當然。影片中的父親就犯了天大的錯誤:把孩子丟了。於是,他開啟了漫長了尋子之路。

高額的懸賞金讓騙子“如約而至”,即便如此,他也不放過一絲希望:“如果有人買了我的兒子,他吃桃子過敏,千萬不要給他吃桃子。”

結語:

從小,我們習慣有什麼事情跟媽媽分享,而面對爸爸則隻會說一句:“爸,我媽呢?”或許,我們與父親的隔閡,不在於父親工作的忙碌,也不在於他表面的嚴厲,而是我們從未靜下心來,試著去了解他。

作家平平在《我想你了,爸爸》中寫道:“爸爸去世后,我在家整理他以前的照片,偶然翻到一張早年間他和朋友一起在海裡挽起褲腿,搭著彼此肩膀的黑白合影……他原來也曾那樣年輕,那個年輕的爸爸和我認識的爸爸,一點都不像一個人,忽然間我發現,和爸爸一起三十年,我竟好像從來沒關心過他的人生,他經歷過什麼,他在想些什麼。”

我們,又何嘗不是?

如果可以,父親節這天,與父親坐下來看看電影,聊聊他曾經的抱負,聽聽他年少的夢想。或許,你會認識一個不一樣的他。

和母親一樣,父親不會向我們索取什麼。一場傾聽,便能慰藉那深沉的父愛。

(責編:宋翠、劉穎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