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河東區:不讓農戶豐收的圓蔥爛在地裡

2020年06月12日10:24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人民網臨沂6月12日電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出口渠道受阻,繼而產生“多米諾骨”效應,新上市的圓蔥遇到市場斷崖式滑坡,大量收獲的圓蔥會有爛在地裡之虞。連日來,河東區發起了“拯救圓蔥行動”,該區鄉村振興服務隊、駐村的第一書記,甚至普通黨員干部和村支部成員,都以此為己任,投入到轟轟烈烈的為農解困行動中。

在河東區農業較強的鄭旺鎮,朱家廟村種植戶王玉山經歷了“悲喜兩重天”。他家50畝圓蔥,由於採取科學管理、精准施肥灌溉,種出的紅皮圓蔥個大、肉質肥厚,雖然風調雨順豐收在望,但受疫情影響,收購價較往年出現斷崖式滑落,面臨滯銷窘況,全家寢食難安。這種狀況,駐當地的河東區鄉村振興服務二隊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村民們種植不容易,為了讓他們少損失一點,我們有責任幫助他們。”區鄉村振興服務二隊隊長朱衛華如是說。

為切實解決圓蔥的滯銷問題,維護菜農的切身利益,服務二隊向全市各干部下基層服務隊、各社會團體、愛心企業發出了幫助解決銷售困難的倡議書。河東區大數據局派出隊員李井熙結合工作實踐,考慮到“互聯網+銷售”是一種新模式,他大膽地提出:策劃包裝一個形象代言人,應該可以很好地幫助村民解決銷售問題、助力鄉村振興!建議一出,大家都覺得可行,經討論區委編辦派出隊員李淑萍長相甜美,最后一商量,“圓蔥小姐姐”應運而生。隨著網絡科技的威力,在協調“臨沂河東”微信公眾號幫助發布后,幫助農戶銷售圓蔥的倡議書在朋友圈轉載火熱,不到一周時間點擊閱讀並轉發近1萬人次,咨詢電話更是絡繹不絕,各愛心企業、商戶紛紛進行電話咨詢並購買,不到一周時間銷售突破10萬斤。

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盼。6月5日,十裡開外的小梁家村張洪安正在地裡忙活,握著個大飽滿的圓蔥,老張笑不起來,但內心充滿感激。連日來,區派駐該村第一書記胡順龍、趙艷芳,在獲知銷售難題后,把菜農事當成自己事,動員社會關系進行銷售,小區鄰居、朋友食堂,並利用進村回家之際,開著私家車挨門送貨,近期銷售掉近萬斤。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同為該村受益戶的梁培寶說,“俺村第一書記就是負責任,義務給俺幫忙幫到家了”。

針對圓蔥豐產嚴重滯銷的情況,湯頭街道白塔街村黨支部委員邵珠濤、青年黨員嬴洪磊十分著急,正想方設法為村裡解決燃眉之急,帶領全村黨員志願服務隊積極組織各方資源,幫助銷售滯銷的圓蔥。作為臨沂市青聯委員的嬴洪磊,在團組織幫助下聯系多家企業組織團購,魯南制藥、臨沂職業學院、臨沂交運集團、王富村社區居委、藍海國際大酒店、臨沂聚果信息公司等一些愛心企業紛紛打來電話採購,並且採購價高於市場價25%以上,其中王富村社區一次性團購六萬余斤﹔小嬴還利用直播和微信朋友圈等網絡平台直播帶貨,組織多個社區業主團購,同時組織啄木鳥單車戶外俱樂部會員團購,多渠道,多平台的宣傳推廣,讓更多人加入了這場愛心接力助農活動,助農第一天就銷售出8萬余斤。

愛心接力匯成洪流,一袋袋圓蔥流入市場。為持續助農,河東區鄉村振興服務隊還帶領農戶參加“我為山東帶貨——產自臨沂”專場進行宣傳推介,臨沂科技職業學院、臨沂日報社、臨沂市電視台等院校和媒體對圓蔥滯銷問題格外關注,主動對接服務隊進行採訪,邀請知名“網紅”利用抖音等新媒體進行宣傳,並拍攝制作了短視頻,在網上廣泛推介宣傳,接受消費者訂單,借此打開銷路。“鄉村振興服務隊給我們老百姓幫大忙了,真的非常感謝,”服務片區種植大戶王玉山動情地說,“俺再也不愁豐收的圓蔥爛在地裡啦!”(邵黎明)

(責編:邢曼華、劉穎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