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銀川當地一對老年夫妻歷時兩年才辦成離婚手續。此前多次前往民政局辦理,都因為女方簽字不合格,無法辦成。失明多年的老人為此練了一年簽字。涉事民政局隨后回應,老人是今年辦理離婚的,協調錄音錄像設備需要時間,而且老人會寫字,讓老人簽字“沒有為難人”。
民政局究竟有沒有“讓盲人練習一年簽字”,似乎陷入了羅生門。但至少可以確定,老人是依照規定,在離婚手續上親筆簽名7次,才成功辦理離婚。民政局說沒有為難人,也許是基於沒有拖延辦理離婚的角度。那麼,讓一名失明且手部風濕變形的老人親筆簽名,是不是為難人呢?
“沒有為難人”其實只是行政行為不能觸碰的一道底線,遠非值得拿來看齊的標准。用“沒有為難人”解釋問題,實質上反映了部分職能部門仍未從思想誤區中走出來,仍舊把自己定位為管理者而非服務者,認為沒有違規辦事就是盡職盡責。
如果自我定位為服務者,就會明白,創制並執行規則的本意不是給人增加障礙,而是為了更好地保障人們的權利。辦理離婚依法應由本人簽字,這是出於尊重本人真實意願的考慮。而確實無法簽字的人,則可以用錄音錄像等變通方式代替簽字,隻要過程規范,能夠體現本人意願,就應當承認其具有同等效力。
民政局在收到失明老人的離婚申請時,本該主動換位思考,理解老人平時極少動筆,要簽下清晰可辨的姓名非常困難,發揮主觀能動性,盡快為老人提供錄音錄像設備,方便老人如願辦理離婚手續,而不是以“老人會寫字”為怠於提供幫助的借口。民政局表示老人著急離婚,而協調錄音錄像設備需要時間。可是走到協議離婚這一步,恐怕沒有多少人是日子還過得下去,能不緊不慢地辦理離婚。
如果總是用最低標准要求自己,久而久之,必須做到的事情恐怕也會做不好。盲人和其他殘障人士在社會上佔有相當一部分比例,他們同樣有辦理結婚、離婚等各項行政手續的現實需求。關照社會的每個成員,為不便的人提供合理支持,方便他們行使合法權利,不至於被日益邊緣化,是行政主體的職責所在。作為行政部門,即使沒有常備錄音錄像設備,也至少要在群眾有需求時,能夠做到及時調配、高效便民。
與其急著辯解自己沒有為難別人,不如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把做好本職工作當成為難的事情了呢?(王梓佩)
山東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 7月8日晚上,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第五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詳細】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不負韶華,為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復興的前途。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詳細】
韓正: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 新華社濟南7月7日電 (記者齊中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組長韓正6日在濟南主持召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