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人的生命隻有一次,但為了守護更多的生命,他沖向了武漢,沖向了最危險的地方——新冠肺炎危重症病房。
52歲的紀洪生是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重症醫學三科副主任。在近30年的醫學生涯中,他一直從事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且成績卓著:牽頭成立了省立醫院外科ICU,帶領團隊開展包括臟器移植在內的各種疑難、復雜、重大手術,年收治患者2000多人次﹔承擔省內外重大災難、事故的醫療救助工作,建成了山東省外科危重症診療、科研及教學基地。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醫者的專業與黨員的黨性讓我第一時間就向上級申請支援湖北。作為黨員,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我就要身先士卒、沖鋒在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黨旗增光添彩。”憶及在武漢戰“疫”的日日夜夜,紀洪生至今仍激情難抑。
2月2日,作為山東省第三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醫師組副組長、重症救治組組長,紀洪生帶隊進駐到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重症病房。接管重症病房,意味著他面對的是最危重的患者,面對的是最大的被感染風險。就是在這最危險的地方,他時刻發揮著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幾乎每天都穿著防護服進入病房。他說:“隻有深入到臨床一線最危險的病床旁,我才能了解到患者的第一手資料,也才能緩解病人的心理壓力,增強他們的治療信心。”他帶領重症組的同事們通過臨床第一手資料,多次集體討論、綜合研判,最終確定了一人一策、中西醫聯合救治、心理支持、康復治療與人文關懷並用的策略,全力保証重症患者得到科學、合理、及時的救治,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效。
醫者仁心,仁者愛人。在武漢戰“疫”期間,紀洪生所在重症病房中有位女患者病情非常重,情緒更是低落,對治療和護理很不配合。每次查房時,紀洪生都嘗試和她多說說話,可她一直不願打開心結。即使這樣,紀洪生也沒有被難倒,而是持續保持著對她的春風化雨,終於有一天,這位患者向紀洪生說出了她的難處。原來,她老伴也感染了新冠肺炎且就住在樓上病房,並已使用無創呼吸機輔助呼吸了。“我們倆要能住在一個病房裡該多好。”了解此情后,紀洪生立即協調醫院醫務處、抗疫指揮部相關部門,幾經周折終於滿足了這位女患者的心願。夫妻倆相互鼓勵共同戰“疫”,病情都恢復得很快。臨出院時,老兩口淚眼汪汪地拉著紀洪生的手,反反復復向他表不盡感激之情。
紀洪生給患者和醫護人員最深的印象是——精力格外旺盛。殊不知,他用這輕鬆的外表,把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因為他本身就是個病號,有著痛風病史的他,病情一旦發作,雙腳浮腫不能久站。為此,在他臨行前,妻子為他裝了一個月劑量的痛風藥。
歲月無息,花開有期。經過50多天的奮戰,紀洪生所在的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在C7西區共計收治新冠肺炎病人96人,危重症17 人、重症79 人。他們所創出的山東經驗,得到了其所在醫院和援鄂醫療隊的廣泛認可與推廣。他們在最危險的地方所創造的山東經驗,既是大醫精誠的集中體現,更是初心使命的絢麗綻放。
“雖然回咱們濟南這麼長時間了,但我還是忘不了出征之際劉家義書記親臨機場為我們醫療隊送行時的囑咐與重托,也忘不了在武漢期間前線臨時黨委對我們醫療隊員的關照和指導、患者對我們的信任和配合,更忘不了后方醫院對我們和我們家人的問候與照顧。”紀洪生說,他們在最危險的地方所創造的山東經驗,實際就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戰無不勝的英雄主義精神。“2020年我又榮獲了山東省五一勞動獎章,有這份莫大的榮譽,我干勁兒更足了,爭取更大成績的信心也更足啦!”(李興正 任鶴)
山東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 7月8日晚上,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第五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詳細】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不負韶華,為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復興的前途。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詳細】
韓正: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 新華社濟南7月7日電 (記者齊中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組長韓正6日在濟南主持召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