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鄉村振興合伙人”試點一年,帶來了啥?

2020年06月01日08:29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原標題:山東“鄉村振興合伙人”試點一年,帶來了啥?

鄉村振興不能完全為情懷買單,必須有成熟的商業模式

山裡來了“合伙人”

“五一”假期,泗水縣聖水峪鎮龍灣湖畔,東仲都村村東,閱湖尚儒研學游文創基地開門迎客。(張春曉 報道)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曾經為城裡人耳熟能詳的一個詞——“合伙人”,如今正在山東鄉村漸漸流行。

說起合伙人,我們通常會想起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的高層人士,鄉村怎麼會有合伙人呢?2018年8月,山東出台《推進鄉村人才振興若干措施》,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面向海內外山東籍企業家、創業者及金融投資業者、專家學者等各類人才,招募“鄉村振興合伙人”,共同發展新型農業主體和農村新業態。

濟寧作為全省唯一試點市,在省人社廳指導下率先啟動“鄉村振興合伙人”(下簡稱“合伙人”)招募工作,著力破解人才要素參與鄉村振興內生動力不足問題。經過一年多的探索與努力,“合伙人”取得哪些成效?又帶來了什麼啟示?

鄉村情懷與發展機遇“碰撞”

——“人來了、心留下,事兒就好辦了”

泗水縣聖水峪鎮龍灣湖畔,東仲都村村東,近看草木蔥蘢,鶯鳴燕和,遠望山巒起伏,湖面如鏡。熟悉的石頭屋子、紅磚瓦房分布有致,這些“傳統空間”裡,承載的是一個個現代的文旅項目業態:木工坊、陶藝坊、書房、農特小院、砭石小院、蠶桑小院、民宿、咖啡館、“土灶台”餐廳……它們共同構成了“閱湖尚儒研學游文創基地”。

“五一”正式開門迎客,讓這個距離泗水縣城12公裡的小山村熱鬧非凡。雖然因疫情實行限流,基地最終還是在5天假期裡吸引了3萬多名游客,收入100余萬元。

“為了能如期開業,我們不斷趕建設速度,基地變化可以說是‘一天一個樣’。”項目投資人、濟寧市“鄉村振興合伙人”田彬說,他已和其他三位合伙人前前后后在此項目上投資3000多萬元。從某種程度上說,開業是“一次考驗和檢驗”。

一身休閑打扮,舉止言談之間充滿“藝術范兒”,45歲的田彬其實是土生土長的泗水人,老家離東仲都村不足五公裡。從青島科技大學藝術學院畢業后,他在省內做過建筑工程、室內裝修設計,“生意越做越大,口袋鼓了,心卻空了”。

反復思量,他一心想回歸家鄉,在山村打造一方文化空間與場域搞文創,卻遭到了家人朋友的強烈反對和“打擊”。有的說這是“不正干!”“折騰!”“胡鬧!”還有的說他是“走火入魔”,最好的朋友則苦口婆心勸說:“不是反對你‘跨界’,而是農村人才和資源太貧瘠,你做不成事兒!”

田彬知道大家都是出於好心,但他就是認准了這片青山綠水。

再濃的鄉愁、再深的情懷也需要“落點”。轉機是在2018年9月,濟寧市在泗水縣龍灣湖畔周邊村庄開始打造鄉村振興示范片區。示范片區依山傍水,而且有三個“4.7”的優勢:距離高速、高鐵、尼山聖境項目均為4.7公裡,可以往這裡導流研學朝聖的游客。聖水峪鎮黨委政府理清這些方向和優勢,與滿腔情懷的田彬談合作,雙方一拍即合:田彬在東仲都村空閑廢棄的宅基地上進行項目投資﹔政府負責貨幣補償或者安置流轉宅基地的農戶,以及配套建設,共同打造“閱湖尚儒研學游文創基地”。田彬也被人社部門認定為“濟寧市鄉村振興合伙人”,獲頒了証書。

“人來了、心留下,事兒就好辦了。”泗水縣委副書記、縣長趙鑫如是說。縣裡充分發揮市場力量和服務職能,讓合伙人大展拳腳,在鄉村播撒下一個個新業態的“種子”,政府做的事情就是搭建好平台、做好配套,助其成長。建設過程中,田彬等合伙人始終堅持“發展未來的思維定位鄉村”,不破壞農村原有肌理,營造人和自然和諧的生活方式和環境。

去年8月,龍灣湖示范區又獲批創建省級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區。修路、綠化、治污等一系列政府投資項目向這裡集中。村中原本一條僅僅一步寬的道路,如今化身為雙向通行、長達4公裡的“櫻花大道”。項目另一位創始合伙人王大強指著村頭一個十分顯眼的5G基站對記者說,這是移動公司專門給村裡配建的,信號正好能完全覆蓋整個基地,為今后在基地裡搞“網紅直播”和電子商務提供了信息技術支持。

作為濟寧市第一家市級鄉村振興工作站,聖水峪鎮工作站為了更好地為合伙人提供服務,把辦公室設在了合伙人項目現場,在試點一線共同解決項目難題,合力推進項目落地。

“注冊營業執照,過去都是找個代辦公司代辦,代辦公司收費500元,現在是政府來幫你辦。創業擔保貸款,最高能給企業400萬元……很多經營企業幾十年的合伙人說沒見過這種事兒。”王大強舉例,縣人社局幫助基地設置手工編織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培訓項目。目前,手工編織培訓已開展三期,培訓人員160人。

“政府把所有資源通過基地這個平台導入過來,解決合伙人在鄉村自身難以解決的問題。”田彬說。

引才聚才共同做大“蛋糕”

——四名創始合伙人招來100多名業態合伙人

與城市投資動輒以億、十億計算的項目相比,東仲都村文創基地的體量並不能稱之為“很大”,但是合伙人的數量,著實讓記者感到驚訝。

這是一份不完整的名單:山東省民宿協會副會長、怡然之家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建軍,在這裡投資運營“柒舍”民宿﹔山東魯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明文,在基地任木工課程授課老師,致力於魯班文化運營、推廣﹔濟寧登山協會會長張傳強,來此投資做拓展訓練﹔東仲都村的大學畢業生李根,辭去外地工作,注冊三淼木耳種植專業合作社,創辦泗水縣三淼木耳種植基地。

與其說這是文創基地,不如說是一個鄉村“孵化器”。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關鍵是靠人。最貧瘠的地方,人到了,也能創造奇跡。”在浙江杭州、安徽阜陽乃至海外見識過無數以人才撬動落后村落發展的田彬,對此始終篤信。

基地現在做的事情就是聚才,尤其是專業性人才。

這是項目的人才招引“路線圖”:根據發展規劃,田彬、王大強等四名創始合伙人成立公司,投資建成基地中19個業態空間,涵蓋民宿、砭石小院、蠶桑小院等等,吸引在相應業態裡有豐富創業經驗、熱愛鄉村的“合伙人”來此運營,共同做大“蛋糕”。他們創新設計了合伙人晉升模式,即新招募的業態合伙人可以通過誠信經營,由“基礎合伙人”晉升為“成長合伙人”再到“核心合伙人”,逐步享受更多合伙資源,打造激勵型合伙人團隊。目前,已經招募成長合伙人(直接和基地平台合作)26人,基礎合伙人(成長合伙人招募的二級合伙人)近百人。

記者在項目現場看到,每個業態空間建設相當完備,就拿餐廳來說,不僅整個餐廳建設裝修完成,內部土灶台、桌椅、油煙機也全部配齊,合伙人幾乎是“拎包入住”式運營,個人投資主要是人工及宣傳推廣。不僅投入小,在“蛋糕”如何分上,也是業態合伙人拿大頭,公司拿小頭,即盈利的15%到20%。

對於記者關於創始合伙人讓利的困惑,田彬想得更為久遠:“我們著眼的是每個業態背后和業態之間的產業鏈,現在要的是‘人氣’,未來要輸出的是‘模式’。”

來此經營“柒舍”民宿的張建軍,將此總結為“多業主多業態的鄉村振興合伙人模式”。他對記者說起一件事:省內某地有一個村居改造民宿項目,政府投資不小,但是改造完以后項目五年沒有動,只是個“模型”,“僅供參觀”。

張建軍找到村支部書記提出由自己來運營,對方問:為什麼?

他掏出手機放在村支書面前,指著屏幕上“途牛”“攜程”“愛彼迎”等一排APP問:這些在線旅行社認識幾個?

村支書無言。雙方簽約之后,12間民宿兩個月就運營起來。

“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一定不能是模型!”張建軍眼神堅定地說,當下有些項目如同“吃奶的孩子”,政府一斷供,馬上就死掉了。合伙人模式,讓每個項目都有不同的業主,每個業態都有不同業務,業主都是在某個領域做得好的專業人才,到這裡來“自帶流量”,大家會聚到一起就可以把事情做起來,增強項目自我運營能力,拓展發展空間。

張建軍毫不諱言,四個核心合伙人撬動項目發展,后期業態合伙人是“既得利益者”,“大家實現不了盈利不會干,當然如果不盈利,這個項目也長久不了,鄉村振興完全為情懷‘買單’就是個悲劇,必須有成熟的商業模式。”

業態合伙人模式的設計者是王大強,此前他在北京創業多年,懷著共同的目標和田彬一起在龍灣湖畔干事創業。他告訴記者,這一模式吸引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專業性人才來此創業。基地裡的一個咖啡館,僅用6天時間就完成了28個二級合伙人的招募。

不僅如此,田彬團隊還牽頭組建鄉村振興合伙人創業聯盟,召集濟寧市相關行業合伙人,通過自發合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方式,開展技術中介、信息交流、人才培訓、資源整合等多方位服務,不斷擴展合伙項目的發展空間和示范效果。

合伙人得事業老百姓得實惠

——大家互相成就,用市場之手串起一條產業鏈

34歲的孔凡帥,以前在上海一家外資企業負責山東業務,后來辭職創業干起餐飲,在濟寧市區開了1家店,曲阜開了2家店,生意都很好。現在他也是基地文創街裡餐飲項目的合伙人,餐廳的名字延續他一直以來的“厚廚”品牌,又疊加了本土元素,最終命名為“厚廚土灶台”。

4月24日下午,記者原本在基地書坊裡約著張建軍和孔凡帥一起採訪,沒想到隨著交談的深入,原來並不熟悉的二人碰撞出了合作的“火花”。

“我的民宿不含早餐,你那能解決嗎?”“我們兩家可以一起合作,共享客源”……“單純只是住宿難以留住客人,民宿的業態必須有其他業態的支撐,合伙人模式讓大家互相成就,用市場之手、商業之手串起一條產業鏈。”張建軍說。

負責研學項目的王靈延已經和其他合伙人開啟了合作。在其團隊設計的課程裡,涵蓋了農耕課程、民俗體驗課、叢林課程,等等,課程與豆腐坊、陶藝坊、咖啡館等業態實現了“嫁接”。隨著“勞動教育納入必修課程,中小學勞動教育課每周不少於1課時”等規定的出台,研學項目已經有著廣泛的需求基礎。“去年接待了10萬名學生。今年受疫情影響中小學這塊沒啟動,借助文創街五一開街,我們搞起了親子課,效果不錯。”王靈延說。

在項目的創始合伙人們看來,在各個業態背后是“沉睡”的農村廣大的資源市場。“前陣子在基地裡搞了一次寶馬車友會,車主們在村裡搜羅香椿芽、土雞蛋,農戶攤子上的賣完了,他們就跟著去雞窩裡掏。”王大強說,村裡找來和基地合作,定向採購銷售小米,基地通過合伙人對外發布后,5000斤小米幾天內預訂一空。

“現在人們崇尚原生態的食材,但是享受好食材渠道很少。南方有一個做黑腳雞的餐飲品牌,主打的就是原生態,品牌塑造成功后門店眾多,有一個鄉鎮所有的黑腳雞供這一品牌使用。”孔凡帥和創始合伙人們謀劃的正是這樣一種未來:前端塑造品牌,后方把廣大農村閑置的荒山樹林利用起來,帶動當地村民增加收入、脫貧致富。

“未來每一個業態都有和鄉村振興結合的豐富‘場景’和‘空間’。”田彬說,目前項目仍然處於涵養人氣的階段,很多事情也都在探索,甚至自己並不能完全清楚,在合伙人們想到的規劃之外,未來還有哪些可能,但他已然做好了“先賠錢兩年的准備”。現在項目還在不斷投入,“輸血”來源就是他一直從事的建筑工程、裝修設計等產業,其他三位合伙人也大致如此。

但是讓合伙人們欣喜的是,夢想正在一點一點照亮現實。田彬反問記者:“能想象得到嗎?這麼小的地方來過18個國家的藝術家。”五一活動的成功落地,也讓他信心大增。

未來並不遙遠,項目對當地的帶動作用已經開始顯現。喜看村庄一點點發展起來,東仲都村黨支部書記李保玉十分感慨。李保玉是全國自強模范,這位身殘志堅的“拐杖書記”從2004年擔任書記這十幾年來,一直想徹底改變東仲都村落后狀況。“以前方向不是很清楚,合伙人的到來了了我的心願。”李保玉說,作為庫區裡的小山村,想要發展很難,合伙人們變廢棄宅基地為“寶”,打開了東仲都村發展的一片新天地。李保玉告訴記者,現在項目每年固定給村集體5萬元,下一步村集體和田彬團隊還要合作打造一個果樹示范基地,促進村集體增收。

對東仲都村村民而言,他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村居環境“天上地下”的變化,還有實打實的“家門口就業”。

所有合伙人之間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招聘員工必須本地村民為主。35歲的馮艷杰去年3月份應聘成為書房的服務員。“原來一直在家看孩子,大的11歲,小的7歲了。對象是跑運輸的,我這顧著孩子沒法出去工作。”有些害羞的馮艷杰不善言辭。她告訴記者,現在從家裡出來,走個兩三分鐘就能到書房上班,工作時間從早上8:30到下午5:30,早晚都能照顧孩子,每個月工資2000多元,這讓她感到十分知足。

“可好了!在家能掙著錢了!”村民齊紅友臉上掩飾不住的喜笑顏開,他帶著附近村裡一幫男勞力在項目上干建筑,“一些60多歲男勞力出去打工人家都不要了,在這裡干小工一天還能賺100塊錢呢!疫情也沒耽誤掙錢!”

合伙人得事業,老百姓得實惠,鄉村得振興。採訪期間,村裡的孩子們在基地裡來回穿梭追逐,笑聲傳得很遠。田彬說,未來的農村,生活一定是幸福的。(張春曉 呂光社)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