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山東團代表 萬連步
在新冠肺炎疫情目前處於全球大流行的態勢下,全球金融市場悲觀預期加劇。疫情給世界經濟帶來的直接和次生損害不容低估。國家統計局4月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我國一季度經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沖擊,GDP下降6.8%,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均有所下降。相對於第二產業(下降9.6%)和第三產業(下降5.2%),第一產業增加值下降3.2%,下降幅度較小,其中農業(種植業)增加值逆勢增長3.5%,成為一季度經濟中的一抹亮色。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完成上述兩大目標任務,脫貧攻堅最后堡壘必須攻克,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必須補上,同時要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廣泛,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對農產品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吃得飽”,還要“吃得好”。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復雜局面,持續抓好農業穩產保供和農民增收,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穩住農業基本盤、發揮“三農”壓艙石作用至關重要。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民營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也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化肥領域,國有企業佔據了氮、磷、鉀三大基礎肥料主導地位,而在具有“改土養地、減肥增效、農產品品質提升”等功能的新型肥料領域,比如緩控釋肥、水溶肥、微生物菌劑和葉面肥等新型肥料產品,民營企業表現活躍,在創新引領方面走在了行業發展的前列,各類新型肥料產能佔到全國的90%以上,並承擔了80%以上的就業。通過創新引領,民營新型肥料骨干企業實現了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並在激烈的國內外競爭中實現了彎道超車、優勢壯大,推動並引領了行業轉型升級,為我國高品質農產品供應、農業高質量發展和糧食安全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但是,在當前農業生產過程中,農資產品的不合理使用、種植技術的落后、高品質農產品種植管理標准的缺失,導致農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高品質果蔬供應不足。針對這些問題,我國部分優秀民營肥料企業圍繞著“改土養地、減肥增效、全程營養、品質提升、品牌農產品打造”開展了全方位的集成創新,初步構建了農業生態種植標准體系,為各地建立無公害、綠色、有機和地理標志產品“三品一標”等優質農產品種植管理體系及標准奠定了堅實基礎,能夠很好滿足老百姓“吃得飽”“吃得好”的需求,同時從源頭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和耕地質量退化等問題,實現了農業綠色、優質、高產、可持續發展。
但在發展過程中,我國民營新型肥料企業也面臨行業低迷、市場培育難等困境,企業不但要承擔外界環境的壓力,還要承擔內部的前期研發、推廣等風險和壓力。據統計,2018年,全國17家上市肥料企業銷量總體成下滑趨勢,銷量下滑幅度超過20%的達5家,其中下滑幅度最大的達34.23%。肥料企業尤其是民營新型肥料企業正面臨著轉型發展的“炙烤”。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境外持續蔓延,加上之前的澳大利亞大火、非洲蝗災等災害,將可能引發一場史無前例的全球糧食危機。為進一步發揮民營新型肥料企業對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落實“六保”任務,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提出如下建議:
一、加大對民營新型肥料企業科技創新的扶持力度。
農業核心技術的突破,關鍵在於培育一批農業戰略科技創新力量。目前我國的主要創新資源還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農業企業尤其是民營涉農企業創新能力總體較弱,具有國際一流技術水平的農業企業較少。在當前化肥負增長和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要求日益迫切的背景下,耕地質量提升、減肥增效、農產品品質提升等關鍵技術創新尤為重要。建議政府積極引導和支持民營新型肥料企業加強科技創新,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支持民營新型肥料企業承擔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申報、科研平台建設等﹔對於創新型民營企業特別是行業龍頭企業,以科研項目投入、后補助投入等方式給予一定的支持,引導民營新型肥料企業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對於在國外設立研發機構、參與制定國際標准等國際科技創新活動的企業,給予一定的財政獎勵或資助,以提高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積極性。
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促進民營新型肥料企業健康發展。
當前,世界經濟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原料上漲、能源短缺、物流成本高漲、通脹壓力持續增強等宏觀經濟環境成為制約中國制造業發展的公敵,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但廣大民營企業始終做到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共克時艱,共渡難關。但是,在國家和地方出台的一系列保增長、擴內需的政策中,如貸款貼息、資源收儲等,卻與民營企業“擦肩而過”。
近年來,受我國農業保護政策壓制化肥等農業物資價格的上漲影響,肥料生產企業的原材料價格補貼政策以及化肥的延伸政策的缺失,使肥料生產企業面臨長期發展困境。肥料行業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企業的特點是員工人數較多,且大多來自周邊城市和農村,是當地財政收入的主要貢獻者和社會平安的穩定器,也承載著發展壯大當地主導產業的使命。無論對當地的社會穩定、財政貢獻,還是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都具有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但民營新型肥料企業大多時候是在夾縫中求生存,這些具有相當規模、關聯帶動作用明顯、社會貢獻大、產業主導地位突出的民營新型肥料企業,雖經歷風雨,但依然強健,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寶貴財富。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保障民營企業平等獲取生產要素和政策支持,清理廢除與企業性質挂鉤的不合理規定。構建親清政商關系,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因此,建議相關部門盡快出台具體政策措施,幫助民營新型肥料企業擺脫困境,促進其健康發展。
針對當前資源環境政策收緊,企業生產成本壓力過大的問題,建議財政部、工信部設立專項資金,推進中低品位磷礦、難溶性鉀鹽等開發難度較高資源的綜合利用技術研發與應用,對磷石膏等綜合利用產品實行免征增值稅或即征即退的稅收優惠政策,以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資源對外依存度,降低廢棄資源污染風險﹔建議工信部持續推進行業兩化深度融合,提升化肥企業在資源配置、工藝優化、過程控制、產業鏈管理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要求,發放各種相關債券和貸款,全力支持抗疫保春耕活動,幫助相關涉農企業渡過難關,有力地支持了三農事業的發展。建議將此貼息政策的支持范圍進一步擴大到新型肥料生產企業。
三、綜合運用財政金融手段,有效緩解民營肥料企業融資困難。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民營新型肥料企業成為推動我國科技事業和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其作用和地位愈來愈受到重視,但民營新型肥料企業融資難成為了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在疫情過后恢復期內,建議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受疫情影響的民營新型肥料企業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建議銀行金融機構對新型肥料企業貸款給予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展期、續貸和優惠利率貸款。
面對下行壓力及風險性趨勢,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11月1日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指出:“省級政府和計劃單列市可以自籌資金組建政策性救助基金,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幫助區域內產業龍頭、就業大戶、戰略新興行業等關鍵重點民營企業紓困。”當前,大部分民營新型肥料企業面臨融資困難,建議增加紓困基金額度,優化流程、提高效率,加大對暫時遇到困難的新型肥料企業的紓困力度,切實解決民營新型肥料企業融資困難,促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
山東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持續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熱潮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 7月8日晚上,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第五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詳細】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不負韶華,為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山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舉馬克思主義思想火炬,在風雨如晦的中國苦苦探尋民族復興的前途。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旗…【詳細】
韓正: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 新華社濟南7月7日電 (記者齊中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組長韓正6日在濟南主持召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