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間的營商環境輿情特點及輿論期待

2020年04月15日10:06  來源:人民網-輿情頻道
 
原標題:疫情防控期間的營商環境輿情特點及輿論期待

  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間,營商環境建設備受輿論關注。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強調,要繼續優化營商環境,做好招商、安商、穩商工作,增強外商長期投資經營的信心。各地也紛紛出招,在營商環境上下真功夫。疫情防控期間的營商環境輿情主要呈現出三個特點:

  一是將疫情作為一場大考,充分檢驗營商環境成色。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受到沖擊。各地在加強疫情防控基礎上,努力優化營商環境,將其作為一場重要的大考,把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如長沙市長沙縣在疫情防控期間採取有效措施,把讓企業活下來、讓客戶留下來、讓訂單保下來,視為優化營商環境、主動服務企業方面的一場大考,採取“搶人”復工、化身“急郎中”等舉措,幫助出口企業復產復工,讓人們熟悉的“中國制造”紅火場景逐漸回歸視野,被輿論評論為“不僅經受住了大考,還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二是以法治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形成共識深入人心。

  雖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但我國以法治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步伐未放緩,甚至走得更堅定,更深入人心。從國家到地方均出台相應法律法規和配套措施,助力疫情期間的營商環境優化。首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和《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重要法律法規的正式實施,向國內外釋放我們要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信心和決心。其次是《支持復工復產十條》等多策並舉,快速落實,全力支持和組織推動各類生產企業復工復產,成效顯著。再次是北京出台《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上海也在積極推動《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修改稿)審議工作。這些舉措讓人深深感受到營商環境的優化正在法制化的道路上穩步前行,前景光明。

  三是營商環境優化蹄疾步穩,亮點頻出。

  在疫情期間,北京市提出構建以告知承諾為基礎的審批等5項創新制度、上海營商環境3.0版方案出爐、浙江在全國率先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反壟斷執法專項行動、深圳成立首家律所法治營商環境研究院……這些創新舉措和保障措施,更增強輿論信心。

  同時,我們還需看到輿論對營商環境優化的新期待:

  一是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幫助其自救復蘇。

  疫情給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帶來不利影響。隨著防疫趨勢向好,疫情帶來的負面沖擊開始減弱,中小企業收入前景趨於向好,但復工復產恢復到疫前水平還面臨較多困難。從輿論反饋看,中小企業目前面臨的困難主要包括復工后的盈利、融資、轉型升級鍛造核心競爭力等問題。3月3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強化對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該政策出台正逢其時,各地應貫徹落實,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與此同時,中小企業也需通過“市場拓展”和“戰略轉型”等策略,展開自救和復蘇。

  二是根據疫情發展態勢,動態調整布局和優化策略。

  隨著疫情防控效果顯現,輿論對營商環境的期待也不斷提高,從復工復產初期對人員、防疫物質交通暢通的需求,到金融支持,再到企業的轉型升級以及可持續發展,這要求營商環境的優化策略根據疫情發展形勢進行動態調整,滿足客觀需求。

  三是營商環境政策需處理好應急與長期的關系。

  疫情期間,從中央到地方、各行業各部門均出台復工復產應急政策,其中包括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有輿論擔心,這些政策或面臨短期應急與長期效應、中央和地方、各要素之間的協調等問題。全國政協委員鄭軍建議,為應對疫情對經濟運行造成的沖擊,維持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有必要深入研究和評估這些應急政策,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作者: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主任輿情分析師 吳漢華)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