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戒長城刻字 喚醒文明敬畏心

2020年04月09日10:46  來源:光明網
 
原標題:懲戒長城刻字 喚醒文明敬畏心

據媒體報道,4月6日是《八達嶺長城景區破壞文物行為懲戒辦法》正式實施的第一天。而就在這天,一位游客在八達嶺長城牆磚上刻字,被工作人員當場抓獲。他隨后被公安機關行政拘留5日並罰款200元,還與另一位望風掩護的同行游客一起被列入“黑名單”,今后購票參觀八達嶺長城景區的資格將受限。

都說“不到長城非好漢”,可在有些人那裡,卻變味成“不留一字非好漢”。經年累月的刻字涂鴉,使得如今游客登臨八達嶺長城,觸目所及都是“某某到此一游”,要找一塊完好無損的牆磚已非易事。直接的原因,是隨手涂鴉一句“到此一游”,而不會受到懲處,頂多受一點白眼和非議,或者景區工作人員的批評教育。當有人受到“行政拘留5日並罰款200元”時,就已經是新聞了。

毀損文物普遍輕責的背后,體現出一種法律思維的疏漏。對於可以量化的經濟價值,法律往往保護得比較到位﹔但對於難以量化的歷史文化價值,法律保護就往往失之於寬了。同為文物,有明確市場估價的玉器、字畫,比沒有明確市場估價的古代建筑、遺址遺跡更易受到法律保護。

像長城這樣的文化景觀,它的主要價值並不體現在經濟維度,無法用“一塊牆磚值多少錢”去衡量。但在歷史文化和民族精神這個維度上,它是千百年歷史的見証,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是華夏文明的燦爛瑰寶。而文物本身這一維度的價值,要得到法律之外更多更周全的保護,就需要喚起人們對文物的珍視。那些長城牆磚上刻字者的共通之處在於,長城所承載的歷史文化價值,沒有得到他們的體認、尊重和珍視。

遙想當年初登長城,筆者的心潮是何等澎湃。這道劃分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的城牆,見証了戰爭與和平,也標識著文明與野蠻。千百年來,北方和西北的游牧民族一直威脅著中原王朝的安全,邊患歷來都是心腹大患,長城正為抵御游牧民族侵襲而修筑。翻讀史書,它曾經多少次燃起烽火﹔翻讀詩書,它又浸透著多少征夫之血、離人之淚。邊塞詩行、歌賦唱詠悲愴壯烈,千年不息,憂患成為一個民族心靈深處的情感底色,又鑄就了英勇不屈、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而在“以戰止戰”的另一面,它又是互市貿易的大門、文明交融的通道。

長城的傳奇已經遠去,但作為全人類共同擁有的世界文化遺產,它的啟迪仍然澤被久遠。珍視長城,珍視它承載的歷史文化和精神價值,體現著對於文明的擔當,對於文明的自覺。

若一個人對於長城的價值有如此的體認,對於文物、文化和文明有著敬畏和珍視之心,他怎麼可能會在長城的肌體上刻下刀刃,用涂鴉去毀損它的容顏?看來,喚醒人們這種體認,對文物、文明的敬畏和珍視之心,是在完善法規、加重懲戒的同時,更應該去做的一件事情。(封壽炎)

(責編:孫林、劉穎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