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文學 | 守門人:泉城交通人戰“疫”紀實

2020年04月03日08:58  來源:愛濟南新聞客戶端
 
原標題:報告文學 | 守門人:泉城交通人戰“疫”紀實

序 

  庚子春節,一個非同尋常而注定被銘記的日子。

  這座以泉水而著稱的城市面孔驟變。歡樂祥和的氣氛沒有如期而至。寂靜的街道,灰蒙的天空,月光下的大明湖、趵突泉悵失如織游人……

  除夕夜,人們依舊圍爐喧闐,觥籌交錯。也許,熱愛生活的百姓不願讓疫情蔓延的消息影響守歲跨年的心情。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像颶風一樣在廣袤的大地肆意蔓延,正來勢洶洶地扑向安泰祥和的家園。

  1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和千萬人口的城市危在旦夕……

  千鈞一發的時刻,一支勁旅挺身而出!沒有出征儀式,沒有慷慨誓言,這群不穿軍裝的“戰士”堅定地選擇了生命的逆行。他們雷霆出擊,各就各位,45個高速口、28個國省道、5個鐵路站口和機場,在79個“城市大門”織就了一張天羅地網,使得無孔不入的毒株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這群“守門者”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泉城交通人。

  危險正一步步逼近酣睡中的泉城……

赤膽忠心

  湖北癘疫,武漢封城。山東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Ⅰ級響應。1月24日大年三十傍晚,市疫情防控指揮部作出決定,交通聯防工作由市城鄉交通運輸局牽頭,要求在初一早上8點前到崗到位,對全市所有出入口逐車逐人進行測溫登記。

  大年三十晚,位於解放東路1號的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辦公大樓便進入了戰斗狀態。

  急促的腳步是催人的戰鼓,通明的燈光如戰場的火把。

  除夕夜正是闔家團圓的日子。十幾億國人在這個“神聖”不可侵犯的時刻做著同一件事:圍桌守夜。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賈玉良從青島給副局長毛賢強打來電話,要求當晚必須召開緊急會議,部署防疫工作。21:30,中鐵濟南局、山東高速、齊魯交通、山東機場集團、山東交運集團、濟南長運公司、濟南衛健委、各區縣分管交通的領導和交通局長悉數到會。會議由毛賢強主持。運輸管理處處長湯曉為聯絡員。

  其實,毛賢強對臨危受命並不感到意外。原本打算回家與80多歲的父親團聚的毛賢強突然改變了主意。“第六感覺”告訴他,馬上建個微信疫情防疫工作群。當這個群主讓他吃盡苦頭。先挨個打電話,后又通過省、市政府值班室查詢才索要到手機號。費盡腦筋,磨破嘴皮,微信群剛好加入108個人,寓意108條山東好漢。隨“疫”而行,最后入群者達整整120人。“120”,恰巧這個數字拉響了疫情逼近的警報。

  初一晚八時許,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會議室正在召開一次特別的會議。會議照例是局黨組書記、局長賈玉良主持。不同的是,他收起了往日的笑容,表情異常凝重而堅毅。

  剛剛,電視新聞傳來重磅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召開。會議專門聽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對疫情防控做出超強部署,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工作,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

  局黨組一班人夜讀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撥雲見日、信心倍增。

  這是濟南交通史上最為特別的一次選擇。

  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年。濟南市交通局緊緊圍繞著全市“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奮斗目標,繪就了一幅濟南交通發展的嶄新藍圖:濟南遙牆國際機場二期擴建,軌道交通2號線開通,城市快速路網密織,濟鄭高鐵,濟萊高鐵、黃台聯絡線以及小清河復航等工程建設快速推進……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所有一切按下了暫停鍵。但是,建人民滿意交通是泉城交通人永恆不變的宗旨。面對洶洶來襲的病毒,時代賦予了泉城交通人新的使命。

  賈玉良聽取了情況匯報后,立刻對當前任務作出了“換腦變身”的決定。局黨組科學研判,全面部署,排兵布陣,沙場點兵。身披戰袍的“指揮員”各手持一尊征戰“虎符”。

  守門把關!是泉城交通人重如泰山的“軍令”!

  吹角連營。他們聞令而動,毫不遲延地從天南地北返崗:有的在外旅游,有的友聚暢言,有的值守病榻,有的懷抱襁褓,有的進入夢鄉……萬名“守門人”傾巢出動。能者竭其力,勇者身先行,謀者傾其囊。

  初一上午,由青島老家回濟的賈玉良,顧不得踏入家門,腳不沾地地直奔一線。他一口氣跑完機場,火車站,高速和國省道幾個重要入口。馬不停蹄地奔波,他甚至無暇抖落故鄉的塵土。這個春節假期,闊別家鄉已久的他,打算好好與家人團聚,盡情地與同學朋友暢談,特別是要多陪伴一下已是耄耋之年的母親。

  新冠肺炎病毒是人類一個新“敵人”。它肉眼難辨,狡猾如狐。如何識別和阻止它的入侵,無疑,給缺乏專業技能知識的交通人設置了種種障礙。學中干,干中學。不管份內份外,泉城交通人都搶先干。忍辱負重正是這支“鐵軍”薪火相傳的紅色印記。

  承平日久、人不知兵。觸覺敏銳的泉城交通人,對疫情警覺早,部署早,布控早、行動早。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捷足先登。

  或許,這彌足珍貴的分分秒秒使多少生命免遭病毒侵害……

背城一戰

  由通達變為阻截,泉城交通人一夜之間“變臉”。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戰士”上陣手中不能沒有“武器”。除夕當晚,衛健委僅有的900隻測溫槍庫存,被泉城交通人“搶”來。由交通、公安、衛健以及各區縣組成的防疫縱隊共守關隘。在龐大的“戍兵”面前,測溫槍,口罩,防護衣等用品只是杯水車薪。

  起初,蹲點守候的工作人員缺少專業的防護設備。沒有“金鐘罩”、“鐵布衫”的“守門員”,因陋就簡,因地制宜,沒有防病毒口罩,捂上棉布口罩;沒有專業防護服,披上粘著透明膠帶的塑料雨衣;防目鏡用“下崗”的太陽鏡替代。敢與病毒“刺刀見紅”的他們用凡胎肉身筑起了一道防線。眼前畫面不禁讓我們聯想起當年支前的獨輪車,老棉襖,千層底……

  這是史上最嚴厲的交通管制。任何車輛都沒有“特權”。測溫,問詢,查驗,登記,甚至追溯軌跡。固定的流程,千百次重復。綜合研判后給出三種結果:放行、留觀、勸返。

  一面面鮮紅的黨旗在戰疫前哨獵獵飄揚,使蹲守把關的共產黨員,有了別樣的信心。

  1月27日,在市公路局黨委領導下,由市郊公路管理處黨總支姜偉牽頭,聯合局路政處黨支部、應急搶修搶險中心黨支部成立了六支黨員戰役先鋒隊。在市交通防疫指揮部的指導下,對全市各轄區普通國省道干線公路組織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全面督導。充分發揮了關鍵時刻黨員沖鋒在前的模范作用。疫情期間,布店打烊,縫制廠休業。他們懷著對黨的一顆炙熱之心,克服重重困難,制作了鮮紅的黨旗,分發到了79個防控點。黨旗矗立在堅守點,飄揚在黨員的心中。

  疫情發生前,姚福林是兩點一線:火車站至機場。疫情發生后,他仍舊是兩點一線。隻不過頻率提升了。病毒無非就是兩個渠道,天上“飛”和地下“跑”。身為分管這兩個要塞的交通局副局長,壓力可想而知。原來睡眠質量俱佳的姚福林突然失眠了,難受的像一下子墜落人間煉獄。每天不得不靠藥片才能入睡。在仗打到最吃緊的那幾天,把服藥的事拋在腦后。幸好家人提醒,他揣上小藥瓶。藥片送到嘴邊又猶豫了。他想,“時間本來就不夠用的,睡多了不是浪費嗎?”

  袁玲,濟南市交通局鐵路處處長。齊耳短發,孔武有力。說話做事利落干脆。在過往的“創城”、“創衛”中,與濟南鐵路局及火車站交集甚多。用同事們的話來說,袁玲已經跟他們那伙鐵老大打成一片了。疫情發生后,她馬上意識到火車站是易感地區。於是接著給鐵路部門打去報告,建議在出入口設置測溫裝置。然而,事情絕非如她所想。鐵路平時就是半軍事化管理,得知新冠肺炎疫情有蔓延可能,中國鐵路集團總公司進入全盤緊急響應狀態。袁玲這個地方“芝麻官”自然會被忽略。

  袁玲一個接一個電話的催促鐵路方。鐵路方也認識到勢態的緊急。在雙方的齊心協力下,報告很快批了下來。對方向這位女將豎起了大拇指。如此復制,濟南西、濟南東、大明湖幾個站,分別將紅外線測溫儀也安置到位。

  火車站與高速口和國省道不同。密如蛛網的鐵路線近乎覆蓋了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峰值時每天幾十萬人涌入。特別春運期,勢必給防控工作帶來意想不到的難度。

  大年初一天剛麻麻亮,各縣區的防疫人員開赴火車站安營扎寨。給寂靜的濟南火車站平添忙碌景象。身著紅馬夾的“戍士”拉橫幅,扎帳篷、擺放桌椅、發放宣傳品,大喇叭反復播放著旅客須知。

  火車站出站口迎面是個大台階。剛開始防控點設在地上廣場。起初旅客稀稀拉拉,秩序井然有序。到了初五、六返程高峰,人潮涌動會造成紊亂。其實袁玲早就“盯”上距出站口咫尺之遙地下停車庫。如把這裡當成分流區,即靠前服務,又便於攔截乘客。於是袁玲又重新拾起十八般武藝,拿下這塊難啃的骨頭。

  這樣一改,一目了然,明明白白。到達的,轉車的;本省的,外省的,看的明白,標得清楚。加快了分流,避免了聚集。平穩地度過了返程高峰。

  始終一襲淺藍色羽絨服的袁玲。或許在昭示著藍天白雲的早日來臨!

  一位“老驥”盡顯黨員風採。屬馬的孫玉國是歷城區交通局黨組書記、局長。自年三十晚就開啟了夜以繼日的模式。形肖瘦削的他除了在辦公室就在高速口。幾年前剛做過手術。現在又被胰腺炎困擾。一次,一個高速口拿不准的問題需要問他。此時已是凌晨兩點。面對職工冠以不好意思的字眼兒,他嗔怪道:都什麼時候了,還說這麼多客套話!

  吳月,23歲的小伙,上海政法大學的畢業生。率直、質朴、認真是他的品格。自初一在濟南西高速上崗以來,連續七天沒有離開神聖的崗位。別人休息了,他替崗;有人生病了,他也替崗;累了、困了、倦了,當吳月回頭看看1萬平方公裡俊美的山川,竟然又精神抖擻起來。一天,一輛外省車牌的轎車“闖卡”,他驅車去追出去了幾十公裡。后得知,其駕駛員酒駕,為逃避交警的追責。手機上每天都有排山倒海般因密切接觸患者被感染,確診者的痛苦和重症死亡的消息。一次,與一個不配合檢查的人“舌戰”半個多小時,空中飛沫濃度可想而知。媽媽從電話裡聽到兒子嘶啞的聲音,專門開車到收費口勸他回家休息,他堅決如鐵地說:“媽,‘考試’還沒結束,不可能半途而廢。”

  這是一組愛情面前多大義,少纏綿的鏡頭:小田和小李是一對來自槐蔭區戀人。他們認識時間尚短,互相之間還有幾分生份。也許均為內向性格,平素見面也是少言寡語。恰巧兩人被安排在機場防疫檢查同一專班。天南海北的旅客聚集於此,機場無疑成為交叉感染概率較高的場所。每當廣播響起航班到港消息,兩個年輕人同時搶前登記。小田微笑著說:“我是男子漢,應該多干點”。小李腼腆地回應:“我身體素質好,有抵抗力。”聽得出,平淡的語言中包裹著“戰地情話”。

  在零點西高速出入口防控點,時時閃現一位頭發花白,但行動敏捷的身影。疫情來襲時,作為交通戰線上的“老兵”,滕世春還有幾天就辦理退休手續了。責任使他忘掉了年齡。他主動請纓到戰疫前線發揮余熱。當得知未被獲准的消息后,滕世春找到領導執拗的說:“可別拿我當外人!就是差一天退休,我也不能閑著……”原本2月4日退休的他,一直不吭不響地堅守在交通防疫點。看他那老驥嘶鳴勁頭,“退休”恐遙遙無期。

  在郭店西防控點,也佇立著一位“老兵”,他叫張志平。再過兩個月,他就要“解甲歸田”了。家住仲宮的他,每次要歷時兩個多小時才能到防控點。平素動作遲緩的他,見遠遠駛來的車輛,竟變得箭步如飛。速度一點兒不輸於“80”、“90”后。空閑時,他除了反復默背“1116”流程,就是自責地狠狠砸著自己那雙老寒腿。張志平的老伴兒一大早給他餾好的饅頭,從籠布裡掏出來時已硬的像塊“石頭”。他一邊啃著堅硬冰冷的饅頭,一邊打趣的說,“這下可練牙了……”

  跟大部分“勇戰派”不同,槐蔭交通出了一位“謀戰派”。他的名字叫車朝偉。“西部戰區”把控著濟南西和醫學中心高速口,還有一個S101省道出入口。隨著車流量的不斷增加,防控壓力劇增。按照“一問,一測,一告知,六登記”的流程,一輛車完善資料最少要花5分鐘。研究方向為計算機專業的車朝偉突發聯想:大型超市,寫字樓車庫都有掃碼功能,我們為什麼不能開發二維碼掃碼軟件?這個想法得到了槐蔭水務局局長王左矞支持,晝夜不停地守在研發現場。熬過幾個晝夜、經過反復實驗,大年初四二維碼出爐。牛刀小試便大受歡迎。這項成果不僅將“1116”流程縮短至30秒左右,而且還避免了紙質填寫交叉感染的可能。

  市監委委員王歡以及第三紀檢監察室多次下沉到火車站、高速出入口等防疫一線,發現問題、提出整改建議。“雙劍合璧”的高峰、房志國,分別為市紀委、監委駐交通局紀檢組組長、副組長。高峰來自鐵匠之鄉的章丘。“打鐵還需自身硬”放到這位紀檢組長的身上再合適不過。房志國的家鄉是“春風不度”的甘肅酒泉。他的骨子裡有西北漢子的粗曠,仗義的性格。疫情像一隻無聲的警報,在他們的心頭拉響。年初二的上午,房志國走進了局辦公大樓。周圍是詫異的眼光,仿佛在說:你怎麼來了?他說:“你們別煩我,我怕你們人手不夠。”一句質朴的話語勝過萬千豪言壯語。

  那天,市紀委還沒有對紀檢干部下達返崗的指令。起初交通局的主要任務是“外防輸入”。79個出入“大門”設卡查驗。高峰、房志國初三便開啟了“巡視”模式。他們駕著私家車看一下各個出入口的情況。首先,來到了濟南東專班。對照一下局裡制定的防控操作是否規范,包括問詢、查驗、消殺、這些措施是否做到。整個流程認真看下來,發現幾個細節問題,當即現場辦公,即令即改。在濟南南,同樣發現了幾個細節問題,如:工作人員沒有佩戴護目鏡,“六個一”沒做完整。低溫的天氣下,測溫槍沒有保溫措施……他們把問題逐一發到工作群,當即引發“驚濤駭浪”。市中區領導非常重視,對整個專班進行了嚴厲的批評,並做了徹底整改。

  局裡決定以黨組成員、市交通運輸事業發展中心主任楊峰挂帥成立15個督導組。督導組的任務是杜絕漏檢和標准糾偏。15個督導組一天兩趟。每天裡程要幾千公裡。口罩濕了晾晾再戴。方便面是永不變更的飯菜。遇見條件糟糕的地方,他們隻好泡“冷面”。馬不停蹄地穿梭,不分晝夜地跋涉,對發現的問題隨時“亮劍”。

  當初為了人手湊不夠犯了難。八個高速公路口,七個囯省道。每個組按六七個算也要百十號人。除了在崗撤不下來的就是回老家的,橫豎湊不夠數了。包括組織、紀檢、后勤、財務、工會、甚至老干部處也上了。最后清干了“庫存”還差兩個。組織處匯報給楊峰。他毫不猶豫的說,這兩個我頂上!

  2月14日,大雪光顧了泉城,飄飄洒洒的雪幕中,抗擊疫情的“戰士”宛若一棵棵的青鬆依然挺立在各交通管制口。腳凍麻了,手凍僵了,絲毫沒有影響到對每部車輛嚴格的查驗。為了保証測溫槍的准確度,他們把暖手寶這團僅有的溫熱給了測溫槍。

  海拔920米的長城嶺。風雪夜,三名“90”后硬派小生鎮守全市最高的檢查站。這一天恰逢西方情人節,他們本該在擺放著玫瑰花和巧克力的場景下與戀人耳鬢厮磨。然而,在與疫魔的較量中,他們似乎忘記了一切……

  風停雪霽,厚厚的雪地上留下了四個大字:中國加油!

以身許國

  下午3:30,湯曉把修訂好的《春運簡報》打印呈送。這位七尺男兒揉了揉布滿血絲的小眼睛,長長地舒了口氣。節前春運高峰工作圓滿結束!不料想,兩個小時后,他接受了一項更為艱巨的任務。

  這天是大年三十。這似乎是泉城交通人繞不開的日子。

  湯曉撥通了媳婦的電話,讓她把三張回老家的車票退掉。媳婦抓著手機,半天沒緩過神來。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他們一家准備已久的旅行計劃。

  湯曉老家在富庶的膠東半島榮成。周圍鄉鎮富的流油,唯獨他那個村較為貧困。母親過世的早。如今86歲的父親身把骨還算硬朗。小年接到兒子的電話,說今年計劃回老家過節。打那,老人常常蹣跚至村頭眺望良久。聽說一家子買好了大年三十的火車票,老父親做起了“接待”准備:把火炕清掃干淨,鋪上漿洗過的被褥。飯屋堆積了一人多高的取暖火頭,蒸好了膠東大餑餑。拿出一個整工夫,填平了老屋前坑坑窪窪的路,累得老人砸著后背。手頭不寬裕的他買回兩筐新鮮的小雜魚。

  猶豫許久的湯曉,最終還是給父親通了電話:“爸,我接了個緊急任務,今年不回去過節了”。

  “呃……呃……”父親連拖了兩個長音,如挨當頭一棒。“工作重要……”聽得出,老人有些不情願。遲遲不放電話的他又問了一句,“兒呀,那活沒人替你嗎?”顯然,他想做最后的爭取。 “爸,兒干的就是這個活,沒人替。”湯曉的話語雖有些硬氣,但酸楚的淚水早已模糊他浮腫的雙眼。

  電話那頭隱約傳來父親的哽咽聲。

  媳婦告訴湯曉,十歲的女兒聽到這個消息失聲痛哭。他給爺爺精心准備了好幾件禮物:鬆軟的蛋糕,夾心巧克力,還有親手制作的新年賀卡……

  交通局運輸管理處處長湯曉僅間隔兩個小時,就換了兩個“頭銜”。先是春運辦公室領導小組成員,又轉為交通聯防聯控小組聯絡員。年三十晚11點,緊急會議結束。湯曉的電話開始被“轟炸”。一刻不間歇的電話像一條條的繩索,把他的手腳捆綁得死死的,連辦公室的門也出不去了。媳婦拎來了行軍床,一日三餐的送飯,方便面作為拾遺補缺的候補。

  幾個“瘋狂”的日日夜夜,湯曉的眼睛由紅變綠,所有的聲音都帶有回聲。2018年夏,他被摘除了軀體內的一隻重要器官,一年多過去了,腰部的酸痛時時朝他襲來,一個深夜,“忍無可忍”的媳婦奪走了他的手機,強迫丈夫休息一會兒。他佯裝睡著了,等媳婦兒剛睡下,他又悄悄的拿回手機。僅關機一個多小時,就有多條未接信息和幾十個電話。

  一次,困意讓湯曉無法控制,錯過了幾個電話接聽。猛然間醒來,罵了句:“孬種!”朝腦袋狠狠給了一拳。

  一聲緊似一聲的咳嗽聲回蕩在走廊裡。

  這個留著寸頭的人就是交通局公路處處長夏濤。隨著疫情的蔓延,形勢的變化,政策的出台,他手頭的事堆積如山。年三十的下午,夏濤“斗膽”給山東高速和齊魯交通兩位廳級領導打去電話。他平生第一次給高出自己好幾級的人下通知。接著,他一口氣兒調度了交警、衛健、區縣方等方面人員。在除夕夜下通知開會。不能不說是有些“極端主義”。要不是語氣那麼鄭重其事,別人以為神經錯亂。

  也許是喉嚨疲勞,也許是感冒發炎,夏濤干咳時胸口起伏不止。妻子勸說他回家,他有諸多不回家的理由“抵擋”。干咳畢竟是新冠肺炎感染者的三大症狀之一。賈局長以最嚴厲的口吻讓他回家“隔離”。

  不情願回家的夏濤,“身在曹營心在漢”。一旦這位膠東漢子進入辦公模式,誰也按不下暫停鍵。在家,除了像打仗似的高聲通話,就是目不轉睛的盯著電腦。翌日,天剛放亮,妻子收拾了夏濤幾件衣服,“狠心”地把他攆出來了:“住辦公室吧,別回來了……”

  讓我們走進一個常常仰望星空的人。他就是交通局機場和航空處處長於洪濤。正當疫情洶洶來襲之際,作為負責機場和航空處工作的於洪濤清醒地意識到,當務之急必須火速頒布已經成型的機場防控方案,執行規范的工作制度和流程。大年初四,全市交通聯防的一個工作規范《濟南國際機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出爐。經程序報批后,以市指揮部第47號文件編發,成為其他工作組制度建設的范本。

  隨著47號文件實施,他趁熱打鐵地牽頭研究對乘機入濟旅客實行統一接站,統一管理的方案。本著“機場不聚集、入住不失控、隔離不脫管、服務不降低”的20字原則,對旅客從機場到居家隔離環節進行了細致研究。一系列指導性接待服務流程,一整套指導性文件的陸續出台,使疫情防控管理形成了“快、細、嚴、實”的閉環管理,確保了檢測不漏一人。

  於洪濤是個善於發現問題,研究問題,進而解決問題的人。幾十天裡,他以機場為家。與機場航空人打成一片。上至省機場集團的王衛中董事長,下到防控組的普通工作人員他都親人以待。當國內形勢緩和,境外輸入勢頭嚴峻時,他時時陷入良久的沉思。

  如果對於洪濤做一個評價“閉環”:腳踏實地,仰望星空。

  別名鳳城的萊蕪,卻在戰“疫”中出了一位硬漢子。卞性善是萊蕪區城鄉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年三十接到戰疫任務后,僅半天時間就“整編”了近500人的“精兵強將”。在轄區28個交通出入口布控,逢車必查,逢人必檢。累計篩查車輛15余萬輛,篩查30萬人次。白天,他與一線人員執守,晚上到各個點督導,現場辦公。疫情發生以來,卞性善每天200多個電話,奔波300多公裡,平均休息不足4小時。他用“挑山工”般堅毅的肩膀,扛起了守護萊蕪一方平安的重任。

  城池東南方有一個特別的景象,七朵“迎春花”頂風冒雪早早地開放了。她們不兀立在山坡上,也不扎根在溪水旁,而是綻放在港溝高速路口防控點。張述紅、龐立新、孫秀雲、王麗俊、韓愛玲、郭靜、程煒。這七名來自基層的女交通人牽頭組成了最美疫情阻擊團。“七朵花”幾乎佔盡了女性所有的職稱:媽媽、奶奶、女兒、妻子、兒媳婦……面對病毒,她們像男人一樣無所畏懼,從容應對。前不久在國慶節的舞台上,她們的舞姿柔美。在戰疫前線,轉身變為庄嚴的“女兵”。

  孫秀雲,顧不上體弱多病的母親和從下生就寸步不離的小外孫。每次提前到崗,有人想替她多值會兒班兒,她婉拒說,“誰家裡事都不少”。龐立新和韓愛玲都是交通戰線的雙職工。舍家撇業的她們意外地讓孩子們練就了一手好廚藝。王麗俊和張述紅是警嫂,她們與同在戰疫一線的丈夫聚少離多。平時愛俏的程煒,山嶺的寒冷“逼”她穿上厚重的大棉襖。丈夫言笑她判若兩人。程煒說,“你不懂,這是另一種美!”郭靜是防控點的小組長,除了安排小組工作,還要負責登記車輛信息匯總數據上報。

  風霜雪雨的艱苦環境,迫使“七朵花”與霓裳和脂粉作了“訣別”。額頭叫雨水打濕,頭發讓冰雪凝結,皮膚被寒風皺裂。大自然的畫筆裝綴了人間真善美的容顏。

  三八節,婦女們應該去踏青,看電影,踢毽子,拔河……在歡聲笑語中度過屬於自己的節日。濟南市駕校服務中心的七姐妹,如七枝臨風傲雪花朵,綻開在社區戰疫一線。被人們譽為最美戰“疫”女性集體。“我們家裡五口人,三口人都在疫情防控一線,為了保護好孩子,我把孩子送回了娘家。” 陶然去社區“疫”線服務,是用跟4歲孩子的暫時分離換來的,她說堅守好了社區這個大家,才能更好的守護自己的小家。高萌萌面對少數不配合檢測的居民,與居民耐心交談,讓他們從內心深處感受到測溫是既為小家,也保大家。連日值守身體有些吃不消的陳露露,白天在社區防疫,晚上還要回單位加班制定年度預算與決算會審,報送資產年報。她忍著牙齦腫痛,依舊冒雨堅守在崗位上。手機保持24小時待命,晚上睡覺也不打靜音的韓楊,除在社區值守之外,還要隨時接收省市文件和通知,及時匯報防疫情況,為上級決策提供第一手資料。

  其實,姐妹七人更願做不艷不媚的“無花果”。

為愛讓路

  人傳人,是新冠肺炎疫情蔓延醫學專家最重大的結論。

  人幫人,是保家衛城戰役中泉城交通人最高尚的情懷。

  “阻隔病毒不隔愛”,這句暖心的話時常在趙建平的心裡泛起。運管辦副主任的他平均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手機保持24小時暢通。大疫洶洶來襲,78批次運輸,713噸貨物,69張通行証。還有每天面對貨運企業提出的不計其數問題。這便是趙建平自年初二以來的一幀工作“CT”橫斷面。

  疫情蔓延的消息不脛而走,趙建平腦海立刻蹦出個詞兒來:醫療物資!在成都,兩名駕駛員吃住在車上,連續盯點七天,“搶購”到3000件防護服,一路狂奔運到濟南;在無錫,台胞捐助的200桶固體消毒液,緊急調集全市五類危化品運輸物資車輛,披星戴月返程;愛心人士捐贈的350噸蔬菜需要保鮮運輸,他從濟寧,德州協調駕駛員和專業車輛,馳援黃岡星夜兼程。從四面八方購進的肉、蛋、奶、糧、蔬菜以及副食品,源源不斷地充盈濟南市場供應,讓一千萬市民踏踏實實,安安穩穩地“宅”在家裡。

  作為交通運輸戰線的一名老兵,不知道干成這些是花費了他多少心血。“衣帶漸寬終不悔”的他沒有止步。受山東省委托,依托濟南傳化泉勝公路港組建了山東省疫情應急物資運輸車隊,十幾名司機按照“企業隔離”的要求,吃住都在“港”內。輪班前往武漢、黃岡運送物資。“店小二”的趙建平,助力企業配備專人消殺防疫、監測體征。

  “堵”與“通”是一個二難命題。通行管理處處長張潔站在了兩個字的中間。她既是一名抗擊疫情的戰士,又是一名城市溫度的守護者。

  2月2日下午,張潔接到濟南熱力集團有限公司的緊急電話:“告急!目前庫存的供熱用料僅夠三天使用,我們正在聯系運煤車輛火速增援。希望到濟南時能夠順利通過。”擱下電話,張潔立刻聯系上山東高速濟南收費站相關負責人。防疫指揮部文件明確規定,外省車輛原則上不允許入濟。如特殊情況,照章辦理相關手續。張潔迅速評估了一下整個流程花費的時間。煤運車輛如按部就班走完全部手緒,熱電廠的大鍋爐早“餓”死了。一旦因缺煤而停暖,我們這些“先行官”會愧對市民。想到此,張潔不寒而栗。幸好她對相關規定熟稔於心。一串兒電話下來,對方終於答應優先查驗,優先放行,開辟綠色通道。依舊放心不下的她隨即趕到收費站寒夜下恭迎。八時許,49輛運煤車魚貫徐徐通過。燃“煤”之急那塊石頭在她心裡總算落地。回家還沒站穩,匡山蔬菜批發市場,八裡橋果品批發市場,銀座超市等物資供應緊急求助。又是一陣緊張而有序的忙碌,待運輸物資的車隊全部駛入綠色通道時,已是東方既白。張潔這才得以喝口水,滋潤一下冒煙的喉嚨。

  張潔用智慧和勇氣鑄造了一把金鑰匙,打開了這座文明城市一扇扇民生之門,溫暖之門。

  這天,濟南傳化公路港所有在場的人都為一名普通的駕駛員行注目禮。他叫張榮濤。幾天前,集團董事長顏正華批准了他馳援湖北的請纓,這位濟南小伙被編排在馳援黃岡車隊。“逆行”的車隊即將整裝待發,此時傳來母親病情重的消息。張榮濤想,完成這個光榮任務再回來盡孝。於是他瞞著領導踏上征程。在行駛途中,他接到母親病危的通知。一邊是氣息奄奄的生身母親,一邊是病魔纏身的湖北同胞。家人一次又一次打來電話,催促他抓緊回來,他坦然的說:“我也是送救命的東西……”張榮濤匆匆返回濟南時,母親不幸剛剛離世。滂沱的淚水,打濕了胸前那枚鮮紅的黨徽。

  代表著中國速度、中國力量的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僅10個晝夜在一片廢墟上突兀而起,足以“當今世界殊”。2月14日,市交通聯防組接到上級的通知,中建八局一公司15名火神山、雷神山參建設計人員返濟。馳援武漢新建醫院的功臣凱旋,泉城交通人代表著父老鄉親恭迎功臣回家。他們“雷火”交加,“火”速支援,“雷”霆出手。從查驗、消毒、登記等每個環節都與相關部門協調。很快,舟車勞頓千裡的15名功臣順利歸巢。

  正月十五,濟南東依規攔截了一輛“鄂”牌轎車。“1116”流程還沒走完,駕駛員的男主人下車便操著武漢話大爆粗口。女主人也顯然煩躁不安。孩子則在車裡哇哇大哭。“守門人”採取以柔克剛策略“滅火”,將三口請進帳篷,一邊解讀著有關法律規定,一邊端上了熱騰騰的茶水。經查詢軌跡,該車兩個月前曾去過武漢,與手機上的交費憑証一致,兩口子在濟南打工,十幾年前在高新區買了住房。當水落石出后,車子重新啟動了,防控員以笑盈盈的目光遠送。再看那家人的表情頓時“陰”轉“晴”。

  有泉城交通人的地方就有溫暖:

  患尿毒症多年的譚大爺住市中區玉函北區,家門口的129路公交車為他去省立醫院每周三次的透析提供了方便。初七,雪落泉城。老人有些激動,巍顫顫的說:“尋思公交都停了呢……政府真為老百姓著想……”

  濟南火車站出站口,一位攜大堆包裹的農村大娘被紅外儀檢測出體溫異常,兩次體溫計檢測均為37.3。當聽說第三次還是或高於這個溫度時,就會被120救護車拉走隔離14天。立時那位大娘緊張的渾身發抖。檢驗員小陳蹲在她的面前,說:“別怕,就當我是你女兒,攥攥我的手吧……”

  身懷六甲的金燦真從境外飛回濟南。隔離14天的規定讓這位孕婦憂心忡忡。意想不到的是,婦科專家郭德芳當天晚上就敲開了她居住的賓館房門。打那,拉開了定期上門婦檢的序幕……殊不知,此舉是濟南機場歷城交通聯防謝允崗組長的暖心安排。

  這是一次不約而同,朴實而自發的“反哺”。

  萬名守門人枕戈待旦,79個出入口嚴防死守。一張張平凡護佑家園的面孔,一個個風雪佇立的身影,不由地撥啟了市民感恩的閘門:他們送來了口罩、防護衣、方便面、水果、蔬菜、湯圓……他們不留名字,誰也不說單位,更不知道他們來自何方。一位市民說:“你們守護家園的大義,任何贊美都是軟弱無力的。我們隻有用行動表示”。在濟南東高速口,每天總有一個6歲的小女孩踉蹌腳步,不聲不吭地把香氣扑鼻的煎包送到帳篷裡。她說這是媽媽親手打的煎包。當人們問及她媽媽的情況時,小女孩說媽媽是一個不能行走的殘疾人……

  膠東人家餐飲公司每天為各個防疫站點免費送上2000份盒飯。心懷感恩的企業負責人說:“我們能做的隻有這些了!”三江源牛肉拉面被這些場面感染,推著爐子上了高速口,免費為戰疫勇士提供午餐……

國脈所系

  先行是“先行官”的通行証。

  讓疫情耽誤的時間我們一定奪回來!3月14日,在“大東環”復工復產現場,我們聽到鏗鏘有力的誓言。今天,濟南市交通支撐攻堅戰誓師大會在繞城高速大東環項目施工現場舉行。濟南市交通局牢牢抓住新舊能動能轉換先行區,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三大國家戰略機遇期,打造高鐵“河西”走廊,推進“三環十二射”建設,建設了品質城市路網,構建“陸海空鐵”立體交通網。疫情並沒有干擾“先行官”的步伐。濟南市“1+495”工作體系是賦予泉城交通人的光榮使命。

  擔當大義的泉城交通人,一場戰疫尚未收兵又辟另一戰場。

  在“冷酷”的戰疫中,局黨組還不失時機地出台了一個切斷和三個不斷:一個切斷就是切斷疫情疏通道;三個不斷就是路網,應急物資和生活必需品不斷。

  濟泰高速公路由總部在湖北省的葛洲壩集團承建。談“疫”色變的大勢下,接到求助請求的泉城交通人,主動破除該企業人員受阻瓶頸。在不違反市防控條例前提下,先“開閘”疏通了滯留高速路口的管理層人員,繼而採用“點對點”接送方式,多方協調聯系了大巴車,把千余名農民工安全送達為施工現場。

  不管是斗疫情還是保復工,靠前指揮、身體力行始終是朱立河的“標配”。1963年出生的他現任濟南市公路局副局長,年齡和腰椎頸椎病的困擾沒有影響他奔赴戰疫一線的決定和勇氣。自大年初一返崗至今,每天工作不低於12小時,他的腳印和汗水印洒在43個高速出入口和14對高速服務區。在他的人生字典裡沒有“不”字,每次領導交給他的任務,總是樂呵呵的接受。

  2月14日傍晚,市中區委書記韓永軍緊急求援。區重點企業西門子變壓器公司2台大型變壓器急需轉運上海,再由上海港出口澳大利亞。求助交通部門協調辦理跨江蘇省、上海市的運輸手續。談“疫”色變,禁足有理大勢下,兄弟省對本次運輸非常慎重,加之總重約175噸的貨物跨省運輸難度很大,各種檢測手續証明短時間內幾乎無法完成。困難如一座萬仞高山橫在朱立河眼前。“樂天派”的他謀劃了兩條腿走路的方案,一邊等陸路運輸檢測通行手續辦理,一邊設想實現海路替代陸路的可能。於是,他主動溝通省港口集團,聯系山東境內的重點良港,通過海路將設備運送到上海港,最終轉運抵達澳大利亞。不日,山東港口集團傳來佳音,這宗大型設備在藍色航道已踏上直抵上海港征程,旋即漂洋過海……這種“市中模式”在山東電力設備有限公司,西門子公司的復工復產上得到復制。

  從外省回來必須自覺隔離14天,特別是到過湖北的人更是如此。趙建平與濟南傳話人突破了“藩籬”,跨越性地實現了生產力解放。他們的創新工作方法叫“企業隔離”。也就是說一個駕駛員去單獨作業的情況下,返回工作單位也是單獨生活,不接觸外界,這樣就可以連續工作。此法亦可稱“流動隔離法”。中國重汽借鑒此企業隔離法,獲得良好的效果。

  無論是“大動脈”還是“微循環”,泉城交通人都是有力地推動者。

  固若金湯般的“外防輸入”交通管制,並未凝固濟南這尊龐大軀體的“微循環”。總部基地設在濟南的山東宇佳物流有限公司,歷經十五年的風雨艱辛之路,業已成為山東省區域零擔物流龍頭企業。在這個疫情形勢異常嚴峻的寒冬,董事長李興保下沉一線,與員工們摸爬滾打在一起。一雙慧眼,穿透漫漫長夜看到曙光的他,實時制定了《山東宇佳物流新冠疫情防控第一小組開業復工實施細則》。魚與熊掌兼得的宇佳人,推出線上物流APP。公司為員工提供個人專屬二維碼,不用手寫、不必接觸,出入園掃碼登記后自動上傳后台服務器。另外,公司實現了線上無接觸下單發貨模式,客戶可通過公眾號網上下單、預約、查詢,切斷了病毒傳播渠道。其次,市區各公司網點全部採用甩箱操作模式。該系統可實現網點、調度、司機間的無縫對接……

  宇佳人擴展延伸的觸角溫暖著早春的鄉村大地,他們把農民兄弟春耕春播所需的農用物資、生產資料、化肥農藥等物品源源不斷地運到田間地頭。

  濃濃的煙火氣,重新復燃在1萬平方公裡土地上。

尾聲 

  山川翠染。河開燕來。這場聲勢浩大的“降妖伏魔”人民戰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回首那些驚心動魄的畫面仿佛歷歷在目。萬名泉城交通人警覺早,出手快,沖在前,把關嚴。他們懷著對黨無限忠誠之心,對人民無比熱愛之情,展現了先行風採,忠誠本色,擔當品質,奮斗精神!“守門人”為埋葬魑魅魍魎奮筆疾書墓志銘;“先行官”為助力“雙勝”目標昂首擎舉通行証……

  幾十天的努力,“守門人”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殷實的答卷:篩詢來濟人員500多萬人次,查驗車輛200多萬,勸返車輛3.7萬輛……

  被汗水浸潤過的版圖,終將大地光彩重生。(作者彭雁華,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山東省報告文學學會特聘專家)

(責編:劉穎婕、聶俊穹)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