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臨《甘露帖》

2020年04月03日14:32  來源:北京晚報
 
原標題:林則徐臨《甘露帖》

 

  北宋 米 芾

  米芾《甘露帖》又稱《弊居帖》,紙本,縱35.5厘米,橫50.3厘米,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此帖是米芾向人陳述他在潤州(今江蘇鎮江)的居所“寶晉齋”的地理位置與建筑布局的信札。當時“寶晉齋”已經落成十年,植物生長到可蓋住一畝的區域,因此自稱“一畝之居”。 釋文:芾頓首再啟。弊居在丹徒行衙之西,翛閑堂、漾月、佳麗亭在其后,臨運河之闊水。東則月台,西乃西山,故 “寶晉齋”之西為致爽軒。環居桐柳椿杉百十本,以藥植之,今十年,皆垂蔭一畝,真一畝之居也。四月末,上皇山樵人以異石告,遂視之。八十一穴,大如碗,小容指,制在淮山一品之上。百夫運致寶晉桐杉之間。五月望,甘露滿石次,林木焦葦,莫不沾,潔白如玉珠。郡中圖去,至今未止。雲欲上,既不請,亦不止也。芾頓首再拜。

  林則徐臨米芾《甘露帖》

  1、 節臨古人作品,一定注意內容的完整,不可過於隨意。 2、 米芾所用為竹紙,筆畫干淨利落,精神抖擻,行筆痛快﹔林則徐所用為生宣,故而兩人筆畫形態有些差別。現在竹紙仍有生產,臨米時可以考慮選用,或嘗試元書紙一類。 3、 觀摩林則徐的臨米之作,也許最終目的並不在於林作本身,可以舉一反三,同時參考諸家臨米之作,進而對於米芾墨跡產生興趣,看看古人如何理解古人墨跡,化為己有。 4、 對於古人的“臨創不分家”,要多加體會,一筆不苟且,整體上可以平常、平淡一些,但不可有病筆,重點是寫出自己的精氣神。

  第一次聽到《甘露帖》這名,以為是和“甘露寺”有關。三國時,劉備曾來甘露寺招親。當他看到北固山雄峙江濱,水天開闊,風景壯美,不禁贊嘆“此乃天下第一江山”。米芾在鎮江生活了很長時間。他的經典代表作《多景樓詩》中所提到的多景樓,就是在鎮江的北固山甘露寺內。公元1205年,南宋詩人辛棄疾登上北固山,留下千古絕唱。

  此帖又名《弊居帖》,“弊”是謙詞。米芾居所一點都不簡陋,逼仄,其骨子裡是自鳴得意,這一點可從米芾的文字領略到,洋洋自得,溢於言表。《甘露帖》屬米芾“得意之作”,此時,米芾的技法已高度成熟,所見日廣,故而非常自信。因為是手札,整個狀態比較從容,筆法跳宕,筆畫粗細反差大,字形之間的連筆比較少,偶有牽絲,如驚鴻一瞥,所謂“八面出鋒”,不是故作虛言。

  林則徐乃晚清名臣,其生平為人關注,是因為震驚中外的“虎門銷煙”,大長中國人的志氣。民族精神在任何時候都不可缺。林則徐不但是員虎將,也是儒將,雅好“翰墨”。所謂“翰”,即是“文”,古人要求“文”在先,“墨”是書寫,“技”在后,兩者缺一不可。坊間曾為究竟技術與文化孰重孰輕爭論不休,各執一詞,其實都是以偏概全。書法是一個整體,解剖之后,各取一端,結果隻能支離破碎。文化修養與技法錘煉不可偏廢,一個要養,一個要練,相互促進。很多人至今沒有明白讀書之意,以為書法家抓一本書在手裡做做樣子即可,事實並非如此。讀書可以促進人的思考,遇到想不通的問題,因大量閱讀而打開了思路﹔再者可以潛移默化,變化氣質。林則徐的“文”,通過他所撰名聯“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弦萬古琴”,還有膾炙人口的名句“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可見一斑。

  對林則徐來說,所謂“虎將”只是其官職仕途方面的評價,讀書人才是他的“底色”。讀書人也是所有文人的底色,因為各自身份差異而氣質不同。在林則徐書法中表現出的氣質存在多重性,既有書卷氣,也有英雄氣,還有一些“館閣氣”。尤其是這館閣氣,乃是當時極大多數官員名臣所類似的。書卷氣是因為讀書人的本色,英雄氣是因為馳騁沙場的經歷,館閣氣則是因為要進階官場,須金榜題名。這是必經之路。差異在於,有的人側重於官身,故而館閣氣愈重,有的人不脫文人本性,故而最終以文氣勝出。劉墉就是典型例子。就連王鐸也要經過館閣體的訓練。當個人才華無法突破館閣禁錮之時,藝術創造力就會被扼殺,比如於敏中、和珅和紀曉嵐,或者換個角度說,他們志不在此,書法只是一種手段。大多數官員書法的創作呈現出一種分裂狀態,林則徐也是,他的很多大字對聯近乎館閣體,小字則見文人性情。臨《甘露帖》便透露出了書家情懷。

  具體到這件臨作,屬節臨,隻選了米芾原作中段部分,變橫為豎,實際上已經是一種“創作”。這件作品是送給朋友的,古人常以臨作作為酬答,實現臨創的自然銜接,由此見証古人臨創不分家的狀態。相比之下,今天書家的臨創之間,多數時候處於一種割裂狀態,“做作”成分就難免,最終出現“展覽體”,本質是過於刻意做作。古人從不說創作,隻說“書寫”。此作不但是節臨,也是實臨,比較注重形似。對起收筆非常講究,雖不是特別到位。林則徐一生臨米之作有很多件,可見林對米書的青睞。

  林則徐為什麼如此喜歡米芾的書法?是因為行筆的痛快,奇險的趣味,可以一抒胸臆?在林則徐傳世的作品中,也還有學歐楷一路的作品,可以作為旁証。還是意識到可以借米芾之法跳出館閣藩籬?或者與自己獨特的人生經歷有關?或者是兼而有之,正對脾胃,故而學之不輟。(薛元明)

(責編:張代生、劉穎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