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與沂蒙山作証

——來自黃岡的抗疫救援報告

2020年03月22日08:48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大別山與沂蒙山作証

鮮紅的黨旗與隊旗,是醫療隊的“火炬”

在地理位置上,黃岡、孝感分列武漢東西兩側,對武漢呈拱衛之勢。春節前,大約70萬人自武漢返回黃岡。武漢疫情如火,黃岡告急!

按照中央建立的省際對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漢市以外地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工作機制,山東省對口支援黃岡市。2月10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研究了《山東省對口支援湖北省黃岡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工作方案》,並決定成立對口支援黃岡疫情防控前方指揮部,省委副書記楊東奇任指揮長,副省長孫繼業任副指揮長,坐鎮黃岡戰“疫”前線。

3月19日上午,在歡送山東援黃醫療隊座談會上,黃岡市委副書記、市長邱麗新致辭時幾度哽咽,她說:“齊魯有大愛,患難見真情。黨中央一聲令下,山東省委、省政府雷厲風行,第一時間組建醫療隊馳援黃岡,第一時間動員全省捐款捐物,第一時間成立前方指揮部,高配省領導一線指揮,源源不斷地向我市提供醫護力量、醫療資源、生活物資以及資金援助。每一車愛心物資、每一隻口罩、每一筆資金、每一聲問候,都凝聚著山東溫度、山東愛心、山東力量。”

市長的淚水,讓與會代表、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丁敏鼻酸。

她像過電影一樣,閃回著自己和戰友們的忙碌身影,從大年初一夜登飛機起,一直連軸轉了50多天。若沒有人提醒,她和戰友們都忘記了元宵節和三八婦女節。

同是護士長的楊汝燕,來自山東省胸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十多年來,每年春節,楊汝燕都是在醫院度過,今年照舊。大年初一,從一大早到下午3點,楊汝燕一直在科室裡忙碌著。“忙完回到我媽家,聽說我還沒吃午飯,媽媽特意給我煮了水餃。”當天早上,楊汝燕去醫院加班,告訴媽媽得晚點才能回來。晚上7點半,楊汝燕突然接到醫院電話:馬上趕往濟南遙牆機場,乘坐晚上9點的包機,馳援湖北抗擊疫情。“沒想到,這一加班就加到了黃岡。”

在遙牆機場,鮮紅的隊旗從省委書記劉家義手裡接過來,山東醫療隊隊長張韜高舉著揮舞,那火焰一般的隊旗映紅了隊員們堅毅的臉龐。他們來自16市55家單位,雖互不認識,衣服不統一,口音不一致,但都氣宇軒昂。

張韜跟142名山東醫療隊隊員一起,飛機乘罷,乘大巴,於大年初二凌晨,到達指定集結地點——黃岡市。那個凌晨,冷雨淅瀝,但隊員們心裡都揣著一團火。

鮮紅的黨旗與隊旗,成了山東醫療隊的“火炬”。1月27日上午,山東醫療隊臨時黨支部甫一成立,臨時黨支部書記張韜組織49名正式黨員隊員重溫入黨誓詞,黨員隊員站在最前排,群眾隊員觀誓。緊攥的拳頭,鏗鏘的字句,神聖的承諾,讓好多黨員潸然淚下。

“舉起右手、面對黨旗的那一刻,心裡有種別樣的感覺!”楊汝燕心情很激動。山東醫療隊普通組組長、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賈新華蹦出一句實在話:“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不給山東丟人!”而來自東營市人民醫院的耿治英咬緊嘴唇,忍住眼淚,當晚,她悄悄地寫好了入黨申請書。3月19日,耿治英舉拳宣誓,火線入黨,成為臨時黨支部成立以來的第57名預備黨員。

1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必須牢記人民利益高於一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貫徹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鮮紅隊旗上,寫著143名熱血勇士的名字。黃岡,我們來了!這是沂蒙山與大別山的山之約,這是黃河大合唱與長江之歌的水之和鳴……

挺進“大別山”

身處陌生環境,險象環生,頭緒紊亂。但在張韜看來,亂仗不能亂打。他兵分三路,一路考察場地,一路在駐地演練穿防護服,一路准備“糧草”。

病房在哪裡?!病床在哪裡?!沒有足夠的病床及時收治病人,是當時的主要矛盾。

1月27日,醫療隊立即派員趕赴臨床一線,考察黃岡市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黃岡市傳染病醫院,並對現有病房的條件、布局以及與院感防控要求的吻合度,進行深入評估、研判。但考察結果總體不理想。

正在為尋找“戰場”愁眉不展時,張韜他們發現了湖北日報刊登的一個消息,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准備啟用。“本來定了兩點開會,臨時決定不開了,到‘大別山’那裡看看。”

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是黃岡市中心醫院新院區,主體工程已完成,原計劃今年5月整體搬遷,1月26日剛剛實現通電。疫情發生后,黃岡市果斷決策啟用,這裡成為山東醫療隊的首選。

山東醫療隊隊員主要來自重症醫學、呼吸、感染三個專業,之前缺乏傳染病的防護實戰經驗,有些隊員甚至不了解防護服如何穿脫。

先培訓,后上崗,盡可能保護醫護人員,避免交叉感染,減少非戰斗性減員,根據最新版診療指南,全員強化業務培訓和實戰演練。

醫療隊迅速制訂工作計劃,嚴肅安全紀律和工作紀律,制訂嚴格的防護用品使用、穿戴規范,繪制12步流程圖,在隊員中傳閱。

2月28日,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收治病人前,40多位隊員剪發待命,為正式上戰場作最后的准備。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山東醫療隊聯絡員亓玢負責后勤保障,為全面開展救治工作做好充分准備。478件醫用防護服、296件防滲透隔離衣以及397個1621AF防沖擊性防護眼罩、2985個N95防護口罩、15689副一次性乳膠手套等醫用物資,以及部分自備藥品,逐一登記造冊,統籌調配。

亓玢的手機打得發熱,熱心人以各種渠道和形式捐款、捐物。從同事、朋友,到素不相識的企業老板、普通市民、在校學生以及海外游子,一份份愛心傳遞著溫暖與力量。雖然很多物品並非醫療隊急需,隻能一一回復婉言謝絕,但來自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常常讓他熱血沸騰。

開辟黃岡“小湯山”

這是一場與疫魔的極限競速,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抗爭,起跑即沖刺,開戰即決戰。

1月27日晚7點30分,山東醫療隊全面進駐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連夜與當地醫務、工程人員密切配合,有序對原有病房結構、設施進行重新分區改造,並組織病房設施、必要儀器設備的遷入、安置、調試。開辟隔離病區,將南樓四層一層改造為感染隔離病房,設兩個病區、開放床位100張。

1月28日早7點,白衣戰士進入仍處於工地狀態的“陣地”,當起了工程師、搬運工、保潔員,全面開展病房布局、物資歸整、“三區分離”以及場地清理、消殺等工作,使病房初步具備收治病人的硬件條件﹔建立各項病房工作流程、診療規范,以及病人出入院,醫生、護士交接班,院感防護、醫囑處理等制度,摸索出了戰時應急救援狀態工作秩序創建的經驗。同時,進一步細化運轉流程,指導制訂轉運方案,做好收治病人的各項准備工作。

“最后的半天,醫療隊的時間掐著秒表,以‘半小時’為階段計時單位!”張韜說,幾點幾分進物資、幾點幾分裝設備、幾點幾分清場、幾點幾分消殺、幾點幾分穿防護服、幾點幾分接病人……都卡著點兒推進。

心跳的節奏就是追趕的節奏。

讓首批醫療隊副隊長、危重症救治組組長任宏生感到自豪的是,他和他的隊友們,利用近30個小時,在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南樓四層西病房內,建立起了第一個、也是當時中心唯一擁有12張床位的高標准重症感染隔離病房,能夠收治氣管插管有創機械通氣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1月28日晚上,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迎來了首批新冠肺炎患者,開辟了黃岡市抗擊疫情、救治患者的主戰場。

來自濱州醫學院的男護士張家棟說:“我1月28日下午開始准備,早早穿上防護服,等著,我是男護士啊,我先上!晚上11點,我們下去接病人,剛開始也沒有感覺,救護車一到,車門一打開,先下來幾個穿防護服的人,我一下子緊張起來,我知道遭遇戰開始了,我抬著擔架,握了一下老人的手,送上去,到最后護目鏡凹槽裡不知道是汗水還是淚水。一直干到凌晨兩點半,我接收了26個病人,等我回到賓館,已經凌晨4點半了。”

2月4日下午,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第一例病人治愈出院。所有的隊員如釋重負,臉上都挂著笑容。

從“第一戰區”到“第二戰區”

1月28日下午,山東省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138名隊員奔赴黃岡,其中醫護人員135人,來自11家省屬醫療機構和16市的53家三級醫療機構,涉及呼吸、感染性疫病、醫院感染管理、急診、重症醫學、護理等6個專業。他們到達后,放下行李就與第一批隊員一起投入戰斗。

“第一戰區”是一個學生公寓樓改造而成的臨時醫院,診療資源稀缺,設備不完善,沒有明確分區,沒有工作標准和流程,更別提防護和“三區兩通道”。山東二隊隊員陳姿宇來自德州市人民醫院院感管理科,她說:“那是1月31日下午,等全部交接完,已經是下午5點半,而我們接到的任務,是在當晚8點開始收治疑似病人。”

緊鑼密鼓,他們借助有限資源,現場劃分區域,檢查防護服的資質和張貼穿脫流程,強行開辟了另一個通道充當清潔通道,實在來不及貼標示的直接寫在門上和地上,晚上6點半,第一批病人提前到達。

陳姿宇說:“我們院感人員沒有防護,須及時撤離,撤離前,我們連夜趕制了生活區域的劃分,完成后及時告知所有戰友提前規劃好自己的生活區域,防止生活區被污染,而到了凌晨1點10分,第一批戰友完成工作后,反映實際操作中遇到了新的難題,比如護目鏡的消毒和重復使用,噴淋裝備尚未到位,防護服穿脫區域過於狹窄等,結合實戰和現實情況,我們院感人員連夜討論研究解決方法和策略,一夜無眠。”

山東二隊領隊李丕寶說:“真正叫快速高效,我們在16小時內收治分診疑似患者81名,並對每一位患者給出了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大大緩解了黃岡當地的疑似患者收治壓力。”

2月1日,由於確診病人的增加,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的就診壓力過大,需要陳姿宇和戰友們臨時再轉戰“第二戰區”,接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的七樓,東西兩個病區,共100張床位。

馬不停蹄地趕往“第二戰區”,以最快的速度規劃、趕制、貼標示、查物資,等到一切終於落定,已經是下午4點。85后的陳姿宇作了如下記錄:“又冷又餓的我們,走出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的大樓,迎頭便撞進了陽光裡,沒有陰冷,沒有憋悶,有的只是徐徐的暖風和一車車來自遠方的物資。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疫情可以隔離,而愛,永遠不會被隔斷。”

“他們讓我想到了孔繁森”

“山東醫療隊在最關鍵的時刻幫助了我們!他們讓我想到了孔繁森。”3月17日上午,浠水縣委書記黃強胤對記者說。浠水縣是疫情重災區之一。2月13日、15日,正值浠水縣確診病例、重症危重症病例高峰,疫情最嚴峻、救治最吃緊、物資最緊缺的時候,山東醫療隊兩批54名醫務人員,千裡馳援來到浠水。這一雪中送炭、濟困解難之舉,大大鼓舞了全縣上下的信心,給患者帶來了溫暖和希望。

如浠水一樣,團風、武穴、蘄春、黃梅4縣市也來了山東援軍——山東省第九、第十批援助湖北醫療隊。

第九、第十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領隊梁軍說:“我們這支隊伍有225位醫護人員,平均年齡36.9歲,來自80個單位,5個縣市地點散、戰線長,2個最遠的縣市相隔239公裡﹔駐地醫療機構硬件設施薄弱,許多危重病人無法進行床旁拍片,也缺乏相應的監測設備。但我們迎難而上,分管床位324張,累計救治新冠肺炎病人315名,實現了新冠肺炎病人全治愈、救治患者零病亡、醫護人員零感染的目標。”

成績來之不易。原因還有兩條,一條是成立巡回醫療專家組。他們組建了由2名呼吸與重症醫學專家、1名醫學影像專家、2名護理專家組成的專家組,採用巡回醫療的方式,到駐點醫療機構參與新冠肺炎患者特別是重症及危重症患者查房、病例討論、指導完善治療方案、院感控制指導、護理操作規范等。

記者在浠水採訪時,醫療隊隊員、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李志剛介紹,他們接收了一名59歲的陳姓重症病人,病人感染時間比較長,醫療隊專門成立專家組,用集體智慧科學救治。病人由危重症轉為重症,又由重症轉為輕症,最后出院時,淚流滿面。

隊員們通過微信群,對危重症患者進行全天候、全過程管理,群內每個人都可根據本專業的知識,隨時讀取床頭數據,隨時討論分析病情變化,發表診療意見,通過不同專業的組合,實現多學科密切協作,使診療方案更科學、更完善。

第二條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遠程會診。隨時視頻連線指揮部、山東省內、國內知名專家團隊,使治療效果顯著提高,治療時間明顯縮短。駐浠水醫療分隊4名專家,除參與新冠肺炎病區病例會診外,還參與浠水縣人民醫院全院普通病房疑難、復雜病例的會診,彌補醫院沒有專業重症醫學團隊的不足,有效降低了病死率。

蘄春,北靠大別山,南臨長江,風景秀麗、景色宜人,是李時珍的故鄉。山東醫療隊和蘄春的醫務人員一道,在治療新冠肺炎患者過程中,探討中西醫結合,辨証施治,一人一方。通過八段錦、護肺操等特色療法,幫助患者護肺利氣、疏肝利膽、安神定志,增強患者免疫力。

一支不善言談的小分隊

山東省對口支援黃岡市疾控工作隊到達黃岡后,立即奔赴山東省對口援助的5縣市。記者採訪發現,這是一支不善言談的小分隊,他們常常面對的不是病人,而是病毒。

對於檢驗員王娟來說,熬夜並不算什麼,每次實驗室評審的時候,她都可以3天2夜60個小時不睡覺地做實驗、出報告,何況現在是在國家危難關頭。她說,很慶幸,能夠成為疾控人。

王娟在蘄春縣檢測,有一天干到深夜,她慢慢地脫下令人窒息的防護服,走出實驗室,消完毒后看了下手機,已經凌晨1點半了。她說:“拖著沉重的腳步走到檢驗科的辦公室,發現裡邊居然還燈火通明,有幾個檢驗人員在給標本排序、編號,他們明天一早還要去各個鄉鎮衛生院收集標本,然后運送到黃岡進行核酸檢測……”

檢驗精兵張榮強來自泰安,當接到抽調一名核酸檢驗人員馳援湖北抗擊疫情的通知后,他沒和妻子商量,第一個報了名。瞞不住了,才告訴妻子,電話那頭的她沒有出聲,好半晌才說:“好。”採訪時,他對我們說:“12歲的兒子已經是大小伙子了,以前從來不讓我親昵。可這次出門前,他主動給了我一個吻,把我激動壞了。”

按照指揮部的要求,一旦新冠肺炎病例確診,就要6小時內對其住所進行終末消毒,做消殺的蘇冠民每天草草用過早餐,就會同蘄春縣疾控中心消殺組的成員一道,奔赴各個疫點開展消殺。有時噴霧器一背就是兩三個小時,渾身都是消毒劑味,汗流浹背。

終末消毒是一種高風險、高暴露的工作,防護服的正確穿脫至關重要,每次同行人員防護服的穿脫,蘇冠民都仔細地檢查核對。

流調人員劉曉冬有時要承受心理的折磨。3月1日,前往某村對聚集性疫情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時,需要對兩名死亡病例的家屬進行調查。

開始調查之前,他的內心非常忐忑,由於疫情防控的需要,家屬沒能見上親人最后一面,他很擔心家屬因沉浸在失去親人的傷痛中而不配合。“但當調查開始后,發現死者家屬很理解,雖然從他們的面部表情裡,我能深切地感受到家屬們內心的悲痛,但他們仍然配合我的調查,把能知道的信息都詳細告訴了我。我就感到很大安慰。”病人家屬一句話,讓小劉感到溫暖:“你們不遠千裡來幫我們,我們還有啥理由不配合呢。”

為幫助補齊疾控和公共衛生短板,山東多次與黃岡市協商,確定幫助建設100張ICU病房床位,購買5輛負壓救護車和相關醫療設備,援建黃岡市傳染病醫院、市疾控中心生物實驗樓、市中醫院中醫科研樓等設施。目前,山東向黃岡市捐資7.2億余元。

3月21日,山東省援黃醫療隊和前方指揮部部分人員返程回魯,而32名疾控人員不撤,還堅守在黃岡抗疫前線。

一個個溫暖的故事不脛而走

春寒雖料峭,臘梅競相開。在蘇東坡曾經駐足的遺愛湖畔,一群山東人默誦豪放詩句,書寫不麻痺、不厭戰、不鬆勁的抗疫故事。

一個經典的瞬間,承載著的是聖潔情感:憑借29年的重症護理經驗,丁敏8秒鐘為患者插入救命胃管,當患者反手握住她的那一刻,她感受到醫學的神聖,找到了醫者的尊嚴,收獲了滿滿的幸福。

一個弱女子的斷喝,讓俠骨柔腸盡顯:護士長查子慧護理的重症病人緊急搶救無效死亡,家屬執意要見最后一面,查子慧說你不能見,家屬“瘋了一樣”要闖病房,查子慧在電話裡勸說無效。最后隻好猛然斷喝,把家屬鎮住了。查子慧不敢挂電話,怕她出事,陪著她在電話這頭哭,兩個未曾謀面的女人在電話的兩頭,一直哭了20多分鐘。

一次深情的送別,讓所有的疲憊“清零”:3月21日,黃岡市在黃梅戲大劇院前舉行了歡送儀式,黃岡市民紛紛前來送行,11公裡的長路上,都是送行的隊伍。來自東營市人民醫院的護士張玉紅,一邊哭一邊朝窗外揮手。她對記者說:“我們來的時候,大街上一個人都沒有,讓人傷痛,現在卻是滿街市民,送別我們。我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

大別山和沂蒙山,同為革命老區,為共和國的誕生作出了突出貢獻,醒目的紅色,是其最鮮明的底色﹔大別山和沂蒙山,荊楚文化和齊魯文化是其原色,兩地同樣物華天寶、人杰地靈。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距離不再成為距離,山山唯朝霞,樹樹皆春色。

魯鄂一家親,大別山與沂蒙山見証!(王凱 逄春階)

(責編:劉穎婕、聶俊穹)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