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一線黨旗飄揚——泰安高新區北集坡街道龍泉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紀實

2020年03月20日10:52  來源:齊魯網
 
原標題:戰“疫”一線黨旗飄揚——泰安高新區北集坡街道龍泉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紀實

山東省派泰安省司法廳工作組服務的高新區北集坡街道龍泉社區,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凝聚力、號召力、戰斗力,堅持黨支部靠前指揮,共產黨員沖鋒在前,黨旗黨徽在戰“疫”陣地熠熠生輝,激勵著社區工作人員用飽滿的精神和昂揚的斗志踐行諾言。

黨建引領,責任擔當筑牢“一面牆”

“我是誰?為了誰?”“我是共產黨員,為了社區和居民安全,我志願參加疫情防控阻擊戰,沖鋒在前,奮戰一線,決不退縮……”黨旗庄重地挂在龍泉社區疫情防控檢測點的牆上,黨支部書記帶領全體支部黨員分散站立,面向黨旗大聲宣誓,四個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正式成立,共產黨員用責任和擔當筑起了抗擊疫情的“銅牆鐵壁”。

火速集結,筑起“紅色戰線”

疫情發生后,龍泉社區黨支部第一時間統籌周邊村及社區一線力量,把“戰斗堡壘”筑在防控工作最前沿,切實做到關鍵時刻有黨組織在,關鍵崗位有黨員在。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雖然是臨時組建的黨支部,但他們秉持同一個信念--- “守一道關,護一方人” 、“誓與疫情共進退”。“我雖然是臨時黨支部書記,但我更是一名服務群眾的普通黨員,哪裡需要我,我就頂上去,哪裡最危險,我就沖在前,現在正是每一名黨員應該站出來的時候,體現先鋒作用的時候”。臨時黨支部用堅定的信念,堅實的行動,在疫情防控阻擊陣地上筑起了一道保衛群眾的“紅色戰線”。

“頭雁”帶領,壓實“主體責任”

為解決社區防控力量不足、排查體系不健全、居民生活保障難度大等問題,龍泉社區吹響疫情防控集結號,充分發揮黨支部書記“頭雁”效應,抓緊抓好責任體系建設。樹立“疫情就是戰情、小區就是戰區”的軍事化網格管理理念,創新建立“黨建引領+支部號召+網格聯動+黨員帶頭”工作模式,成立社區疫情防控戰斗隊,網格員、戰斗員、宣傳員全員出動,一線戰“疫”,成為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硬核”擔當。理順網格管理組織架構,繪制疫情軍事化防控“作戰圖”,以小區為單位成立“疫情戰斗營”,組建黨支部書記、支部委員、樓棟負責人、單元負責人四級組織架構,將責任壓實壓細。運用“黨員地圖”,發揮黨員網格員人員摸得准、情況吃得透優勢,劃區包片作戰,形成防疫防控“大網格”,僅龍泉小區就有243名黨員網格員加入戰疫隊伍。

科技引領,堅持“科學防控”

龍泉社區人口密度大、外來務工人員多,隨著復工復產、外地返鄉人員逐步增加,如何做好防控?堅持科學防控、依法防控、精准防控。嚴格做到雙証查驗“實”,在各疫情監測點實現值班人員對身份証出入証雙証查驗的基礎上,採取“人防+技防”相結合的防控模式,利用人臉識別及人証比對系統提高防控等級,堅決做到堵住口、卡住門、看住人。嚴格做到居民信息“明”,在4個居民小區推行掃描健康信息“二維碼”、進行線下線上信息登記,實施常住人員編碼建檔建冊,定制疫情防控11種類別檔案, 建立省外及省內重點區域返鄉人員跟蹤台賬,實現紙質電子版同步查詢識別管理,全面把控居民健康信息。嚴格做到盯控措施“嚴”,對“六類人群”精准管控,重點人員實行黨員干部“包保制”,實現信息一對一動態跟蹤,人員一對一精細化管控。

“在龍泉社區全面實現軍事化網絡防控、信息分類建檔登記后,整體防疫工作上了一個新台階,通過這種建制體系的運用,不論是人員管理還是經費測算,都能夠做到根據需求迅速調整,及時適應形勢變化,為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全面勝利打下堅實牢靠的基礎”,北集坡街道黨工委書記王衛這樣評價說。

握指成拳,戮力同心擰成“一股繩”

在人員少、時間緊、任務重的嚴峻形勢下,社區黨支部堅持以黨建引領,強基加拓源雙輪驅動,開展“五個起來”(黨組織動起來、黨旗飄起來、黨徽戴起來、黨員聚起來、群眾帶起來),堅持“五個走在前列”(逐戶排查走在前列、宣傳發動走在前列、預防保障走在前列、盯控追蹤走在前列、疏導服務走在前列)”活動,號召黨員干部在防控疫情中當先鋒、打頭陣、作表率,帶領轄區群眾擰成“一股繩”,全力把疫情防控這場人民戰爭打好打贏。

黨組織站好“前哨崗”,模范引領作表率。龍泉社區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支部班子成員24小時值班值守,組建黨員突擊隊、黨員巡邏隊,設立疫情防控黨員先鋒崗,保証最關鍵的地方有黨員值守、有黨員沖鋒。黨員干部或以一個簡單的小桌子、一頂救災帳篷作為工作台,卡口值守、防疫消毒﹔或穿梭於小區各樓棟單元精准摸排,走街串巷張貼公告、發放宣傳單,做到宣傳教育、出入登記、入戶摸排、重點人員盯控、隔離人員服務、困難群眾幫扶環環相扣,筑牢“隔離不隔心”的疫情防控牆。

“泰安小美”當好“接力棒”,履職盡責顯擔當。面對疫情,“泰安小美”社區志願者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第一時間編入社區疫情防控戰斗隊。他們中有已經退休多年的老黨員,還有20多歲的大學生﹔他們中有戰“疫”先鋒父子兵、還有婆媳齊上陣﹔他們不計得失、共同奮戰在戰“疫”一線。風吹雨雪天、寒冷黑夜的大門值守毫不懈怠﹔幾十棟樓來回爬,給上千數萬住戶做一次又一次的入戶排查﹔居民居家隔離封閉之后無數次抬著幾十斤的水、面、生活用品,隨叫隨到﹔沒白沒黑地整理防疫資料、逐戶逐人登記造冊﹔面對個別居民不理解不配合,耐著性子一遍遍講解防控工作的緊迫性和重要性……他們靠的是雙手、雙腳,拼的是體力、是智慧,面對疫情他們沖鋒陷陣,義無反顧。

積極分子做好“后備軍”,凝聚合力強保障。“汪書記,我已經提交了入黨申請書,看到黨員率先垂范,備受感動和鼓舞”,龍泉社區居民梁晨志願加入龍泉社區抗疫服務隊。在支部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勇於擔當、大無畏精神的感召下,越來越多的群眾踴躍加入到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來——“哥,你們已經連續值班第3天了,今天換我來!”,“我是學醫的,小區消毒的工作,交給我來吧!”,居民們也紛紛慷慨解囊,你家捐一包口罩,一瓶84消毒液﹔我家拿幾副防護手套、一壺酒精。在防疫物資緊張的當下,群眾把能拿的全部拿了出來,這體現的是基層黨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號召力,是黨員干部與群眾之間的魚水情深。

“望聞問切”,黨群同心謀劃“一盤棋”

龍泉社區回遷安置小區居多,農民基數大、教育水平較低,自我防護意識薄弱。防疫初期,串門訪友、聚眾打牌、拒戴口罩者不在少數,為提高群眾防疫能力,黨支部創新“望聞問切”工作法,與社區居民共畫同心圓。

守“望”鄰裡。黨支部發動黨員志願者,充分發揮聯戶連心作用,挨家到戶了解情況,重點關注高齡、獨居、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不留一個“死角”、不留一個“盲區”。安排專人進行包保,通過電話、微信、上門探視等方式每天聯系,幫助他們解決亟需的生活物資、疫情防護、健康服務以及心理關愛等問題。為消除湖北返鄉人員不安情緒,推行視頻和電話雙隨訪措施,既保証監控到位又有效消除隔閡。做好省外返鄉、異地勞務歸來居家隔離群眾的后勤保障工作,實施“居家無憂、隔空有愛”的無接觸服務,消融了群眾的重重顧慮。

勤“聞”呼聲。防控措施千萬條,宣傳引導第一條。防疫初始,社區居民對防控工作表現出種種不理解,如,為什麼外賣快遞不能送到門,為什麼不允許家裡親屬來訪,我出去一趟有什麼大不了,等等。為消除群眾疑慮,黨員主動佩黨徽、戴袖套、亮身份、作表率,將最新政策信息和防控舉措第一時間送到居民手中,張貼告知書,發放一封信,抖音短視頻溫情推送,社區大喇叭大顯身手,流動宣傳車“硬核”出擊,“土味”宣傳緩解了群眾緊張情緒,也筑牢了社區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

貼心“問”候。社區黨支部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成立黨員配送先鋒隊,上門發放體溫計,詳詢生活需求,提供力所能及的便民服務﹔對感冒發熱病人,安排社區醫務人員陪同就醫,建立台帳跟進身體狀況,並進行溝通疏導、心理安撫,減少焦躁情緒﹔對於外地歸來未辦理証明手續的居民,積極聯系其居住地,微信查詢行動軌跡,打印臨時健康証明﹔了解到社區大多數居民有理發需求,經過社區黨支部積極協調,附近的理發師志願到社區為居民免費理發,了卻了大家的“頭等”煩惱,大家切切實實實感受到了社區溫暖。家住龍泉社區C區的張奶奶已經3個月沒有理發了,她一個勁地說“真好啊,真好啊,多虧了共產黨,俺聽黨的話,叫在家待到什麼時候,俺就什麼時候出門,不能給國家添亂。”

“切”准脈搏。初春漸暖,農時緊迫。隨著疫情的緩和,復工復產成了急盼之事。龍泉社區黨支部全面考慮當前情況下群眾的迫切願望和需求,“疫情防控不能放鬆,春耕備耕也要抓緊,特別是農業項目,慢上一步就是慢了一年”。黨員化身辦事員,因地制宜,為有耕地居民開通綠色通道,積極聯系農業生產與物資供應﹔社區自籌資金購買1萬個口罩陸續發放給居民,基本達到人均一個﹔為復工人員開具健康証明,辦理小區出入証。

在黨員的溫情暖心服務下,社區群眾由抱怨不解逐漸到理智面對,直至今天的積極協助,甚至自覺扮演起“探照燈”角色,社區形成了防疫抗疫最強合力。在社區多個疫情防控捐款點,都傳出了這樣的聲音。“今年庄稼收成不太好,我捐100吧”,“我捐200”,“作為一名群眾,雖然我沒能參加防疫工作,拿出一點工資表達心意,我感到很光榮。”很多小朋友更是捐獻了自己的全部零花錢,“我要用我的零花錢,給叔叔阿姨買口罩。”北集坡村小學生劉心諾說,稚嫩的童音傳遞的是愛心更是希望。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龍泉社區黨支部帶領一班人“舍小家、為大家”,體現了共產黨員的使命、責任和擔當。“不退疫情,絕不收兵”,病毒無情人有情,危難時刻顯忠誠。龍泉社區居民感慨:“在危難面前,鮮紅的黨旗總會給我們溫暖和力量﹔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的共產黨員總讓我們放心和安心,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抗疫之戰必贏、戰‘疫’必勝!”

(責編:聶俊穹、劉穎婕)

推薦閱讀